东西徘徊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向爱琴海 |
安卡拉独立大街北端是塔克西姆广场,广场的散漫感终于让我们品味到那种穆斯林城市特有的味道。欧洲城市中的广场多是一个空间,四周建筑紧密地围合着广场。而穆斯林城市的广场多是一大块空地,周边建筑与广场之间没有有意识的依存关系。塔克西姆广场处在这两种状态之间,就像土耳其处在东西方之间一样。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100年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浪花。但在最近这100年里,人类社会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1911年时,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古老帝国分别是奥斯曼帝国和大清帝国,它们都是依靠武力实行独裁统治的多民族国家,前者已经存在了600多年,行将就木,后者虽然只有267年的历史,但也气数已尽,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代替两者出现在世界舞台上的是英、法、美、德等西方国家,它们同样依靠武力,占有了大量海外殖民地,并向全世界输出自己的价值观,是新的世界霸主。在西方国家所发明的话语系统里,奥斯曼帝国和大清帝国这两个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帝国,被统称为东方帝国,成了落后和愚昧的代名词。
有意思的是,同为濒死的东方帝国,奥斯曼帝国和大清帝国却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前者几乎被欧洲列强瓜分殆尽,差一点就从地球上被抹去了,但它置之死地而后生,在仅存的一小块核心领土上卧薪尝胆,完成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转型。
1963年欧洲共同体与土耳其签署《安卡拉条约》,授予其联系会员国资格,迄今为止,40年过去了,可土耳其却迟迟未能跨入欧共体(欧盟)的门槛。2002年12月,欧盟举行了哥本哈根第五次扩大会议,又宣布了十个入盟国家,但土耳其的成员国资格又被推迟。土耳其的入盟之路如此坎坷,是欧盟对土耳其进行“刁难”,还是土耳其自身有原因?
欧盟何时接纳土耳其将取决于欧美土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国际局势的演变,尤其取决于土耳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及其经济发展水平。伊拉克战争后,在中东地区的“反恐”、武器扩散以及“中东民主化”建设方面,美国都需要其盟友土耳其长期和有效的合作。土耳其也会以积极的姿态在这些方面与美国合作。
土耳其入盟的主要障碍或许不是欧盟,而是其自身。土耳其军人势力很大,他们常常操纵着土耳其政府,“反对欧盟所提出的大部分变革计划”;民族主义者害怕加入欧盟会损害国家主权利益;而最大的问题还是库尔德问题,它就像长在土耳其身上的一个“毒瘤”,严重阻碍了土耳其的社会发展和民主进步;土耳其的经济也令人担忧,预算赤字、公共债务、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利率都与欧盟目标相去甚远,土耳其要想加入欧盟仍尚待时日。
尽管亲西方仍是土耳其战略的基本底色,但是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下也出现了所谓“向东看”的趋势。有人说土耳其要成为“欧亚的中国”(Eurasian China)。2002 年,伊斯兰主义的正义与发展党(AKP,下称“正发党”)上台后,连续执政至今,正发党政府一方面积极介入中东地区事务,另一方面对于加入欧盟这一长期战略逐渐失去了热情。现在,一个不再跟在西方后面亦步亦趋的土耳其正在告诉世界,它有一个“大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