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朵里泡汤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向爱琴海 |
一个柔暖的名字,
一段唯美的神话,
千年流淌的温泉水,
万朵绽放的石棉花,
聆听棉花堡洁白的过往。
从远古起,土耳其温泉就闻名于世,其沐浴方法经过数个世纪流传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且土耳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也使它成为享誉世界的温泉胜地,美丽的神话传说更是给土耳其温泉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而纱。最早把土耳其与“浴”联系起来,是我在看到由法国著名画家安格尔创作的世界名画《土耳其浴女》之后。《土耳其浴女》创作于1862年,安格尔借助众多正在沐浴的优美的人体来表现一种单纯与丰富、动态与静态的完美结合。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浓郁的东方情调,既是传统的古典艺术中所从未有过的,也使观赏者充分领略到土耳其“浴”的无限魅力。
在土耳其,洗尽一身铅华的除了土耳其蒸汽浴,还有流行甚广的户外温泉泡汤。在卡帕多西亚,就有一处泡汤的好去处。在这里,你可以头枕着云朵,身卧在“棉花”丛中,让千年流淌的温泉水洗去身上的浮尘。
土耳其人给此地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棉花堡”。棉花是指其色白如棉,远看像棉花团,其实是坚硬的石灰岩地形。而城堡是指它由整个山坡构成,一层又一层,形状像城堡。温泉自顶流下,将山坡冲刷成阶梯状,平台处的泉水久蓄成塘,人们可坐在里面泡温泉,既解乏又健康。
关于棉花堡有一个浪漫的希腊神话:很久以前,一位名叫安迪密恩的英俊牧羊少年因与月神瑟莉妮幽会,忘记挤羊奶,致使羊奶横流,覆盖了整座山丘。不过科学的解释是,雨水渗入地下,经过漫长的循环又以温泉形式涌出,在此过程中溶解了大量岩石中的石灰质和其他矿物质。当温泉顺山坡流淌时,石灰质沿途沉积,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片片阶梯状的钙化堤。
棉花堡的温泉深浅不一,有的只及脚踝,有些可到腰部,温度终年保持在 34 摄氏度左右。泉水富含钙、镁等矿物质,对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皮肤病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具有特别的疗效。许多游客身穿泳衣,惬意地浸泡在水池里,更有一些身材曼妙的美女,穿着三点式,神态自若地漫步在棉花堡上。蓝天、云朵、碧水、“棉花”、丽人,构成了童话般的美景。
除了自然景观,棉花堡一带尚存有许多的古迹。罗马帝国时期这里曾被几代皇帝选为王室浴场,达官贵人和朝拜者大量涌入,城市不断拓展,修建了宽阔的街道、剧院、公共浴场,盛极一时。观光者可以看到容纳 2 万人的古罗马剧院遗址、有巨大柱廊的千米罗马大道、露天体育场、水塔、浴池和规模庞大的古代公墓。据说这里其后的衰败是因为发生了大地震,温泉池底散乱分布着的古神殿大理石石柱和残破雕像向世人诉说着其曾经的繁华。1988 年,棉花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土耳其政府为了进一步保护好这一世界奇观,规定游客必须赤脚上堡,以防鞋底磨损棉花堡的石灰岩,于是慕名而来的游人只好当起了“赤脚大仙”。棉花堡的“棉花”看似白白的软软的,然而当脚接触到棉花地的那一刻,才知道“棉花”其实生硬得很,只好安慰自己来个天然脚底按摩。
沿着人工凿出的渠道,我小心翼翼地走在湿滑不平的水中。这个长 2700 米、高 160 米的奇异“城堡”并非都是天然的。为了保护珍贵的棉花堡,土耳其政府对天然泉水实行有计划的管控,比如在原有地形上用水泥砌成一阶一阶的人工阶梯边缘,有助于泉水中的碳酸钙堆积在上面,形成人工石灰阶梯。另外,为了保持地面干燥,让胶状的碳酸钙沉淀物有足够的时间接受阳光暴晒而变硬,有些区域要控制放水,但如果干涸时间长了,又需重新注水。区分天然石阶和人工石阶并不困难,天然形成的阶梯边缘会沉积出一条条棱状突起,人们踩在上面脚底会感到刺痛,而人造石阶因边缘有一定厚度,看起来比较单调统一,富含钙质的温泉水缓缓流过脚下,暖暖地消除了一些疼痛感。
棉花堡日落是另一道风景。当太阳的光芒一点点由金色变成绯红、殷红、桃红、玫瑰灰,棉花堡会像一朵绮丽的莲花,幻化出仙境般的光影。脱下鞋袜,泡泡温泉水,懒懒地看着阳光折射下泉水呈现出浅蓝色或碧绿色,配上白色“棉花梯田”及远处的青山,让人有置身人间福地的感觉。
告别棉花堡,在去往下一站的路上经过一家棉纺织品中心,在这里偶然看到一张明信片,上面竟然是五彩缤纷的棉花堡。导游说,这个地方在距离白色棉花堡20多公里处,面积不大,与之前的棉花堡属同一地质结构,只是色彩斑斓。虽然不太清楚其色彩从何而来,但那鲜艳欲滴的棉花堡形象从此便留在了脑海,等有机会我一定前去造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