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把肉

(2012-07-16 14:27:20)
标签:

文化

分类: 量子世界

    手把羊肉,俗称手把肉,是内蒙古地区广为流行的一道传统名菜。因食用时以手把肉,用刀割食,故称手把肉。手把肉是牧民款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佳肴,常有到草原不吃手把肉,不算到过草原;蒙古人不用手把肉招待客人,就未表达真情的说法。

    内蒙人非常好客,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有人骑马在草原上漫游,什么也不带,只背了一条羊腿。日落黄昏,看见一个蒙古包,下马投宿。主人把他的羊腿解下来,随即杀羊。吃饱了,喝足了,和主人一家同宿在蒙古包里,酣然一觉。第二天主人送客上路,给他换了一条新的羊腿背上。这人在草原上走了一大圈,回家的时候还是背了一条羊腿,不过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次了。

  草原上学会两句话就饿不着。一句是不达一的”——要吃的,一句是莫哈一的”——要吃肉。莫哈泛指一切肉,特指羊肉。果然,从伊克昭盟到呼伦贝尔大草原,你只要能说出这两句,吃手把肉是轻而易举的。

做手把肉时候,牧民们先将肥庾的绵羊捉住,就地切开胸腔拉断动脉,剥皮去内脏(血盛于器皿中以备煮制灌肠),然后洗净,去头、蹄,再把整羊卸成若干块,不加任何调味品放入白水锅中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一大块一大块地割着吃。用这种方法屠宰的羊和煮的时间短而嫩的羊肉,不腻不膻,味美肉鲜,富有营养。这是蒙古族平时的饮食,但就其鲜嫩可口的羊肉本来味道来说,要比其他制法如清蒸和清炖羊肉的味道鲜香。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煮羊肉时,须掌握好火候,防止过老,肉上发紫就不嫩了,吃着也不香。

当然在外界人认为,手把肉还是蒙古人豪爽的象征,也是蒙古族传统食品的标志之一。后来经菜馆改制,成为菜馆酒楼的名菜。清代时曾成为王府及宫廷名菜,当然制作工艺有了很大改良:将体壮膘肥的小口齿羯羊肉切成若干大块,洗净,入清水锅煮沸,撇去血沫,加葱段、姜块、精盐、味精和裹有茴香、花椒、草果、山柰、黑胡椒粒的调味包,煮至羊肉断生取出装盘即成。食用时加鲜汤。

    羊、牛、马、骆驼等牲畜及狍兽类均可烹制为手把肉吃,但通常所说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手把羊肉汤鲜味美,肥嫩适口,在内蒙古地区是最受珍视的菜肴,有远方客人到来,他们必用此菜招待。在热情的牧民看来,不以手把肉招待客人,就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殷勤心意。而在旅人的心目中,到草原观光旅游,没有品尝手把肉就好像不能领略草原食俗风味。因此,去内蒙古草原的人没有不品尝手把肉的。

    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吃手把羊肉时,还会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主人的满腔热情,常常使客人产生难别之情、眷恋之感。而这一切都会化作美好的记忆,永远留在客人的心中。

 

手把肉                                           风吹草地现牛羊

手把肉                                          架锅生火制作手把肉

手把肉                                             切割手把肉

手把肉                                              美味的手把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