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不蜗居

撰文 张慕莹
屋宇蜗小,设计加持
人多地少的城市,渐渐陷入寸土寸金的困境。80年代尾巴上的一批人也已迈入25岁的大关卡,即将告别父母与租屋,面临人生第一套房的选择。对于贴着个性标签的80后来说,既然经济选择了的蜗居时代,那么就让设计来实现独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
J2厚华设计总裁冯厚华(Jason)一直很遗憾:现阶段,人们对空间品质设计的研究太少,“我们希望通过运用艺术、通过实践立体的设计理念提升空间的品质。”实际上,完美的空间设计,是学会审慎周密地了解空间,顺应结构,有节制地利用每一寸空间。然后植入个性,大胆创造,使得蜗式房屋,适应屋主的居住与生存。
个性的塑造有时源于细节。玄关、卧室、客厅拐角……每一处细碎的空间,在80后屋主眼里,都将拥有不同的性格。杨佴环境艺术设计首席设计师杨佴相信“空间有生命,空间是活的,空间能够与人对话,与自身对话。”厨房也许温馨、也许火热、也许清淡干净得通透;阳台可以晾满衣物,也可以被懒人沙发与绒毛玩具占据。当空间不够时,请用丰富的细处来凑。
“空间的营造是需要归纳和界定的,使之有形、有神、有性格,不能什么都想要。空间一定是包含有人的空间,是包含人思想的空间,要让空间具有生命感。”
空间魔法书
挑一处满意房屋,说难不难,一切遵从心头好便是。可若要打造一处居所,同时满足经济适用与个性艺术,就实在需要一些功力。80后的迷你宅以40~80㎡户型为佳,或为单身公寓,或容纳三口之家。乐居置业专家刘璐曾推荐东怡外国小户型“空间精装”满足了小白领们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
好的户型加好的设计,就是实现80后不蜗居的空间魔法。
1.提高利用率——方正·户型
习惯上,我们把房间的主采光面成为开间(面宽),与其垂直的称为进深。户型方正十分适合空间的充分利用。
一般意义上的户型方正就是指户型的进深与开间之比合理。进深与开间之比一般介于1:1.5之间较好。进深过大,开间过小,会影响户型采光通风,房间内会显得比较暗,许多空间只能置屋;而进深偏小,开间过大不利于房间保温,也将浪费许多空间在房间过道上。
2.扩大视觉感——明亮·色调
利用深浅不一的明亮色系(如:白色调)可以扩大空间的视觉感。搭配不同的地毯来区分空间,营造出更大更多元化的设计感。让元素引导视觉空间一直延伸至阳台处,满足空间的视觉拉长,自由多变。
3.玻璃换通透——简约·材料
4.隐匿衣帽间——柜子·隔断
5.向上延伸——壁架·收纳
墙面是非常好利用起来的空间,床头不用做床笠,而选择几何形状的吊柜在保有设计感的同时,也可以放上许多摆件,甚至可以兼具床头柜的作用。壁上的书架也是小户型房间替代书柜的好选择。层高足够的话,用上吊柜可以在不妨碍活动区域的基础上,满足冬藏的需求。
6.一处多用——复合·功能
功能区的叠加可以最大程度榨干空间。上架下桌的组合能够实现书房工作区的搭配;小方桌取代餐边柜轻松将厨房与餐厅相结合;桌与床以上下排列,其中还可以用收纳楼梯连接。
7.占满角落——契合·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