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食枣养脾

标签:
美食 |
撰文 李思
世界上有七种果树的栽培历史超过四千年:红枣、芒果、无花果、海枣、橄榄、香蕉、石榴。枣应该是其中的“长者”。
至少在汉代,人们已经对枣子的养生作用有了相当的认识,如一面铜镜上就刻着“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礼泉饥食枣”句子,等于是“一日食三枣,青春永不老”的古汉语版。枣子的药用价值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112首方剂中,有红枣参与的就达36首!对中药略知一二的人应该知道,红枣是中药里的“百搭”,有些中药加了红枣,会增强药力的发挥。
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红枣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吃枣适量 养生长寿
“一日三枣终身不老”、“一梨六枣”,不论吃枣的数量是三颗还是七颗,我们不知道是哪本医术定下的,这样的俗语已经查不到来由。但是,我们却记下了吃枣对养生的好处。
三枣,好比新楼盘开盘,标出的价格像似均价,实是最低价;六枣,相当于汽车里VIP或豪华版,卖点在于内饰而无关“心脏”。红枣味甜,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细胞:药理研究发现,红枣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胆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护肝脏,红枣中还含有抑制癌细胞,甚至可使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的物质。
所以,底线是,不低于三枣,不多于七枣。低,于事无补;多,于身有害。中国北方产枣地曾有“一斗枣,二斗粮,里面还有二斤糖”的谚语,红枣中含糖量多,糖分摄入过多总不太好,也容易生痰生湿导致水湿积于体内,而加重水肿症状。过量进食生鲜红枣,易产生腹泻并伤“脾”,食用过多会引起胃酸过多、腹胀。
但每天“三枣”或不多于“七枣”的吃法,足以养生,确实不是胡扯。“一日食三枣,郎中不用找;一日食七枣,一辈子不显老。”
鲜枣干枣 互相搭配
鲜枣脆嫩多汁,甜度高,口感佳,最重要的是含维生素C特别多,是柑橘的8-17倍,苹果的50倍以上,其含有的人体所必需的胡萝卜素也远远超过其他枣制品,被营养学家们称为“天然维生素丸”。另外经常食用鲜枣的人很少患胆结石,这是因为鲜枣中丰富的维生素C,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胆固醇少了,结石形成的概率也就随之减少。
干枣,即是我们平时说的大枣,红枣。干枣味甘,性湿,补脾和胃,益气生津,滋心润肺,养血安神,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入药则以干红枣为主,气血双补。它补脾的功效能强,“脾为后天之本”,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能长寿。
干枣中钙和铁的含量比鲜枣要高,对于补钙补血补铁很有好处。而且干枣里面含有一种叫环磷酸腺苷的物质,能抑制癌细胞生长,有抗癌作用。干枣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煮粥或煲汤,能使其中的营养成分很好地释放出来。煮粥或煲汤时如果能将干枣和一些食物搭配起来,能起到增强疗效的作用。
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
王文东
红枣粥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养血安神的功效,在这里特别推荐用我们的发芽紫米,紫米又叫月子米、补血米。它有淡淡的药味,所以又叫药米。发芽紫米粥,放上冰糖和红枣来调味,吃起来软香糯甜,补气养血,而且发芽紫米煮粥营养易吸收,口感又好,也特别适合老年人来吃。现在的人工作压力大,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老是气短乏力,而且一上班就犯困,每天吃一碗红枣发芽紫米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TIPS:
五类人最好别吃枣
腹部胀气者:进食过多枣会引起胀气,腹胀气滞者和有腹胀现象的孕妇,均属于忌服人群。经期女性:枣性温,体热的人不可多吃。同时,体质燥热的女性,也不适合在经期服食,因为这极可能会引起经血过多而伤害身体健康。
胃病患者:吃枣时一定要充分咀嚼,否则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急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吃生时一定要将皮去掉,否则容易损伤胃黏膜。枣味甘甜,会刺激胃酸分泌,所以胃酸过多、经常反酸者不宜食用。
糖尿病患者:枣的糖分较多,含糖量超过20%,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加节制过量进食,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儿童:儿童各个脏器较弱,进食过多枣,易伤“脾”。由于鲜中含糖量较高,一次吃太多极容易形成蛀牙、引起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