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晚清学堂的运动会

“体育运动,跟扬国威,物竞天择,跟睡狮,跟世界和平,都有关系,关系重大。说白了,就是睡狮不睡觉,却在磨牙玩,意思随时准备要出去咬人。这样的游戏,委实不止比子曰诗云,而且比声光化电都要紧。”
晚清学堂的运动会
记得小时候,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每个学校,到了春天或者秋天,都会开一个运动会。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北大荒的秋天,正赶上雨季,每次开运动会都下雨,但下雨也得开,不开,学校就少办一件大事,下面的课都上不下去了。这样的运动会,其实是跟西方学来的,自打晚清办新学堂起,就开始了。
西式体育,在引入中国的时候,是被视为游戏的。字面理解很正确,也很到位,但这游戏,中国人却将之引申了,一引申却非同小可,目的是强身健体,保家卫国,进而扬中国之国威,雄视五大洲。本质上,跟改革之初引进的香港《霍元甲》之类的武打电视剧主旨一样,想通过光大武术,振兴中华,至少,别让再让人说咱们是东亚病夫。只不过,看《霍元甲》的人,无非当个玩意,但晚清的时候,人们对体育,可是寄予了厚望。
体育运动,跟扬国威,物竞天择,跟睡狮,跟世界和平,都有关系,关系重大。说白了,就是睡狮不睡觉,却在磨牙玩,意思随时准备要出去咬人。这样的游戏,委实不止比子曰诗云,而且比声光化电都要紧。
有体育课的学校,就会有运动会。晚清时节,在陈夔龙当江苏巡抚的时候,苏州的学堂要开运动会。由于在新政时期,官员也要表现自己的趋时和进步,所以,巡抚大人听说之后,表示要来参加。一下子,运动会的规模就升级了,会场定在演武场。巡抚,相当于省长,省长大人要来观摩运动会,事儿可是不小。
尽管由于巡抚大人的缘故,运动会换了个大地方,但参加运动会的各个学堂,并没有把巡抚的到来,很当回事。但是,苏州城里的各级官员,却不能不当回事,巡抚来了,他们也得跟着来。苏州的绅士,原本就好事,官员都来了,他们也得跟着来。官绅都来了,老百姓哪有不来的道理,就当赶一个大庙会了。小贩趁机赶过来,卖吃的卖喝的。
因此,开会那天,场里场外,人山人海。跟现在的学校运动会一样,一开场,各个学堂的运动队,摆开行列,列队走过,巡抚大人为首的官绅们,在演武厅检阅。学生们各个穿着军装,迈着正步,吹着洋号,打着洋鼓,让人看着,好像是在新军检阅。
比赛无非是赛跑,跳高跳远,扔铅球之类,但这洋玩意,在当时好些人看不懂。组织者油印了一些传单,告诉人们什么项目是怎么回事,规则如何,何为优胜。由体育老师骑着自行车,绕着场地散发。那时候,有识之士,什么时候都不忘了启蒙,真是有心人。可惜,他们散发传单,偏偏拉下了演武厅上的官老爷,别人都明白了,但巡抚大人却看不明白。结果,到了运动会结束,最后一个项目的时候,就出事了。这个项目是880码赛跑,呈报巡抚之后,巡抚大人不知哪根筋搭错,动了怜悯之心,说:哇,880码,太长了,学生娃子们受得了吗?改成770码吧。幸好,当时的运动会上没有篮球和足球比赛,否则,大人看着学生争的辛苦,会让发给运动员们每人一个球的。但这880码赛跑,是跟洋人学来的,平白削去110码,道理何在?学生运动员不干了,没有人体会中丞大人的体恤民情的苦心,大家吵吵嚷嚷不肯跑,要跑,就跑880码。但喜欢马屁的官员,也不肯让步,坚持要按中丞大人的指示办。一下子,局面僵在那儿了。采访运动会的时报记者,见僵局一时难以打破,灵机一动,拿出他原来准备好给运动会凑趣的一面绣着“优胜”二子的旗帜,站出来大声说道,不管是谁,只要880码跑第一,这面旗帜就归他。于是,学生们一哄开跑,官大人们也只好不了了之。随后,运动会胜利闭幕。
好在,素有巧宦之称的陈夔龙,真是会做官,事后并没有追究学生的不敬,事实上,即使他不是巧宦,也没法追究。当年的学生,见了官老爷,一直就不大恭敬。新学堂,新学生,新式的体育运动会,干官老爷何事?别看跑跑跳跳,学生干的是救国救民,富国强兵的大事业。明清传统,学生霸道,学生再怎么胡闹,地方官一般都得忍。再霸道的地方官,也不大敢跟学生较劲儿,万一出点事,都老爷(御史)参一本,事情就小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