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沙曾有一个“三家村”

(2012-09-24 19:20:01)
标签:

杂谈

长沙曾有一个“三家村”

撰文 聂薇

          长沙曾有一个“三家村”

 

邓映如 著名出版人、湖南文艺出版社编审

 

上世纪90年代,长沙迎宾路南路,一间建在地下车库里的独立书店——三家村书店,至今仍停留在邓映如的脑海力。

这是他记忆中,长沙唯一有过的一家独立书店。店面不大,却是包括他在内的一大批文化人汲取知识营养的精神家园。可惜,好景不长,书店没开多久,便渐渐走向衰退,最终不得不闭门谢客。从那以后,长沙的独立书店逐渐销声匿迹,邓映如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邓映如是出版人,亦是作家、策划人。因为有浓厚的读书情结,所以选择了出版社的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他喜欢逛独立书店,特别欣赏那些能坚持把独立书店做下去的老板。每次去台湾,他都要去诚品书店呆上一天,感受那里的文化氛围,然后买上十几本回去。

有人说,长沙没有独立书店,是文化的一种缺失。邓映如却不这么认为。一家好的独立书店,不仅需要文化理想,更需要经济实力来支撑。所以,不能说长沙没有文化氛围,只能说,长沙有钱又有文化追求的人,稀缺了点儿。

这些年,邓映如和独立书店的接触甚多,但和工作相关的却不多。唯一一个与湖南文艺出版有合作的是广州的博尔赫斯书店。

博尔赫斯的老板是湖南人,剑走偏锋,只做拉美文学和法国文艺出版社出的书。刚开始,曾因入不敷出,老板一度穷困潦倒,连住的房子都卖了。后来,他开始用画画赚钱,卖一幅画,可以撑好几个月。就这样,博尔赫斯熬过来了,用邓映如的话来说,就是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婆。

其实,对每个独立书店老板来说,赚不赚钱,他都不在乎,他在乎的是一种姿态,一种样式。

因为每一个书店,都是一份追求。

 

Q&A

《芒果画报》对话出版人邓映如

独立书店,请保持坚守的立场

芒果画报:出版社和博尔赫斯合作的模式是怎样的?

邓映如:我们唯一的合作模式就是他们出选题,和我们探讨,然后他们把版都排好,我们负责编审与印刷出版。资金还是我们出,但由他来补贴部分钱,或者分销一部分图书。一个真正有追求的独立书店是有自己的选题想法的,他有自己的方向,如果他认为市场上没有他喜欢的东西,就会提出想法来,再跟出版社合作,这才标榜他的独立性。几万本书中只取一瓢,他绝对是小众的,绝对是为某一帮臭味相投的人准备的。

 

芒果画报:他们的印量一般有多少?

邓映如:不多,一般就三四千册吧。像我们出版的《午夜文丛》在业界是比较有名气的,特别对法国文学、外国文学爱好者来说,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但即便如此,他们卖得最多的也就八九千,很少有上万的,毕竟这是小众的东西。

 

芒果画报:台湾的诚品书店好像效益不错,还在香港开起了分店。

邓映如:也只是看上去不错吧,所有的独立书店都是亏损状态的,诚品的老板全靠做地产赚钱才能撑下来。其实,内地很多独立书店按道理都能存活下去,以我们人口总量来衡量的话,虽然很小众,也是很大一批人。比如,刚讲到我们有些书印四五千本,这看似是个很小的数字,但事实上,在台湾和香港印四五千册就可以盈利,但对我们来说就没法盈利,这是因为港台居民的购买力高于我们。同样的书,港台的定价就比我们高,而我们只能限定在某个价位,这就注定了我们必须要薄利多销。

 

芒果画报:这么说,一个城市的购买力直接决定着独立书店的兴衰?

邓映如:可以这么说,这也是为什么长沙没有独立书店的原因。很多人买书,看半天才挑到一两本,慎之又慎地去买。而那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比如深圳人,他们买书都是推个购物车的,翻都不翻一下就买了。也许他买到的是一堆废纸,但也不会在意,因为他购买力强,就像买菜一样,这次买的菜不好吃,下次就买其他的,买书也一样,不会影响他再次去购买。当我们的国民都能把书籍提升为日用商品的时候,图书的购买力就大大提升了。

 

芒果画报:在您看来独立书店有未来吗?

邓映如:我觉得还是会有,虽然目前他们经营得有点惨淡,但毕竟它有市场需求,加上有文化理想之人的坚守,它要走下去,是没问题的。独立书店永远是爱书人的精神绿洲。

 

芒果画报:那应该如何坚守?

邓映如:就是一直保持这个姿态,不以赚钱为目的,倒闭了就倒闭了,但只要存在一天,就坚守自己的立场。做这个东西的人必定有其他的生存之道,这样才持之以恒做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