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物件簇拥着遐想

(2012-02-27 12:16:18)
标签:

时尚

小物件簇拥着遐想

 

在一粒沙中窥世界,在一朵花中见天堂。每个人都有保存自己喜欢东西的习惯,那些看似平凡的物件中,见证的或许是弥足珍贵的回忆。在深远的记忆角落里,总有那么些值得记录的旅程,由不经意的小物件留守。忙时匆匆一瞥,闲时抚弄擦拭,生活惬意斐然。

                                     文  段晓燕

对于喜欢的物件而言,一千个人或许有两千种不同的答案。有金银珠宝的华美尊贵,有普通石头的平淡朴实,还有与传统相关的细致精湛……如此这般,收集起来,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随着岁月的游走,喜欢的物件越来越多,而怎样给自己的藏品放置一个空间呢?有一间独属于己的工作室就最好了,众多的物件不分种类,不分大小,喜欢就好。

两位女画者,在自己的工作室空间里,收藏着多年来喜爱的物件,看似平凡,却启发着艺术的遐想,生发出对创意和自由的各种思绪。即使身居陋室,谈笑间一切皆显从容。人之所处,思之所在,晨时享受恬静,星夜开启沉思,在生动的小物件簇拥下,不尽的遐想游走在生活和工作的缝隙里。

谢丽芳:一路拾掇,喜欢就好

人物档案:谢丽芳: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与别的画家不同,这位年过六旬的画者,除了钻研于绘画,还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在社会项目上。用谢丽芳自己的话说,“个人比较混合,不是专门画画的艺术家,是个工作狂。”从为汶川之殇的300多个孩子做艺术精神治疗,到主持“蒲公英行动”,让农村孩子获得美术教育机会等等。这些活动,一路走过,伴随而归的是沿途的精致工艺品,恰是她对艺术通感的追寻,对生命的另一种思考,充满了敬畏和爱护。

刚从陕西回来不久的谢丽芳,这次带回来了一些破碎的陶片、凤翔彩绘泥塑、剪纸、脸谱等等。谈起那边地方的信天游,恨不得把我们也带过去体验一次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世上有不绝的风景,而谢丽芳有不老的心情。走入她的工作室,地上堆满了她从全球各处搜罗而来的艺术纪念品,造型各异,内涵万千,生命的尊严在此刻显得如此美丽。提起那个花了六百块钱从新疆买回来的维吾尔族乐器热瓦普,谢丽芳顿时变得神采飞扬。还有两个超大的葫芦,光是想象她把这两个葫芦运回家的场景,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天津的泥人张、禹州的钧瓷、镇平的玉雕、衡水的鼻烟壶、面塑工艺品、洛阳的唐三彩、埃及的木质面具……真可谓数不胜数。谈起每一种工艺品的出产地和小细节,让你不得不惊叹于她的记忆力。

众多小藏品中,谢丽芳收集最多的是各类人物面具,这些囊括了国内外精品工艺的面具,时常让她灵光一现。就如她画室里挂着的超现实作品般,一张张人物的面孔透过颜料安静地看着这个世界。画室里,散乱地堆放着着各种颜料,画架边的调色盘里,颜料未干的笔躺在一边,彷如为了作品释放出生命的光华般。比较起堆放传统工艺品的井然有序,画室略显凌乱,足见那堆藏品在这位画者心中独特的地位。

就如那些不分形态、不分类别的工艺品般,如何通过各种各样的材料把自己内心的东西表达出来,是谢丽芳在思考最多的问题。“我喜欢和我收来的这些东西待在一起,看着它们就觉得是一种幸福。在一种特别安静的状态下,创作也会显得更加美好。”

周玲子:石头里收集了大地上的各种寂静

人物档案:周玲子:湖南省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国画艺委会委员。

“看到这个一休哥了吗?这是有一次我带着孩子去河边玩,他捡的。”周玲子指着一堆可爱的石头,笑眯眯地讲述着一个个故事。

周玲子的工作室带着一丝古色古香的韵味。有些老旧的柜子差不多摆了10年,大多是湖南省画院的前辈们用过的。“我刚搬进来的时候,画院要给我买新柜子,我却觉得这些旧的柜子很有历史感,就如一个文化符号,充满了故事。”就如同她收集的形态各异的民间小工艺品般,那些在民间来说很普通的东西,工业化以后很少有人用,却都能变成一种文化符号,将一些精神传承。

毋庸置疑,周玲子喜欢石头。有在一个废弃的老房子里,拴马的地方捡来的石头;有从西藏带回来的“六字真言”,用布达拉宫对面那个药王山上的玛尼石做的,“玛尼堆那里很多这种石头,据说那里的东西是不能拿的,我这个不一样,是别人送的,这种佛教的东西,一般朝阳放,放在这里,就可以给我带来福气了,我觉得挺好的。”还有一些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石,放在六字箴言下面压着。“一个朋友送我的,本来是让我做成手链,但是我不敢带,古墓里面的东西,还是有点忌讳,害怕古代的美女找我。”说起一串琉璃,周玲子很是喜欢,“相传范蠡送给西施的礼物就是琉璃,很美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莉·沙克丝有诗曰:你寄居在石头上,收集了大地上的各种寂静。这些个石头,大小各异,安静地躺在柜子上,代表着一个个或深远或美丽或忧伤的故事。周玲子娓娓道来的时候,眼神是说不出的温柔。

周玲子喜欢待在这个工作室里,她很少拉窗帘,特别喜欢与阳光亲近的感觉。天气晴好午后,她会开着音乐,让淡淡的光线透过玻璃照进来,让房间里的小玩意儿们晒晒太阳。那些石头也彷如有生命一般,开始呼吸,这样的感觉,总是让她创意不断。“不做画的时候,我就看书,在一个喜欢的空间里,不经意便能营造出一种宁静的美好感,与心情有关。”

真正的艺术作品应当给人心灵的滋养,就如那些个小东西们一样,它们绝不具备哗众取宠的气质,只是有缘之人便能感受到它们透露出的精神力量。在工作上画得专注,去旅行时玩得尽兴,遇上入得眼的物件,周玲子便会不知轻重的带回来。“我就是喜欢在外面捡石头,我觉得石头最有山川的气息,会有当地的感觉。如果不开车,就捡小一点的,开车就捡大一点的石头。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捡那些和我有缘的石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黑色的芬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