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德夫:山谷里飞出的鹰

(2012-02-07 11:03:41)
标签:

文化

“我是大武山天空的一只老鹰。我从我的皇宫出发,飞过了广大的森林,飞过了美丽的小米田,飞过了会唱歌的溪流。我一直飞,飞到了壮阔的太平洋上。”

——胡德夫《老鹰之歌》

 

胡德夫:山谷里飞出的鹰

文 王颖娇

 

他是老少皆知爆红明星周杰伦的大师兄。

他被称为台湾民谣之父,是台湾的鲍勃·迪伦。

他和李双泽、杨弦并称为台湾民歌运动三君子。

他在台湾开个唱,身处香港的龙应台立马赶过去捧场。

白岩松感叹听完他的音乐,恨不得立即给他下跪。

蔡琴、齐豫、张惠妹都是他曾经和现在的拥趸。

在台湾,他可能是唯一能让两个党派的政治人物平静地肩并肩坐在一起的音乐人。

他就是胡德夫,一个满头银发,心宽体胖的台湾原住居民,他身上凝聚着所有关于台湾的一切风情韵味,浓厚的闽南语腔调,身材矮壮,民族元素的衬衣和配饰。他说话的声音像他的歌声一样深沉、低吟,饱含深意,余音绕梁。

 

 

山谷里飞出的老鹰

听胡德夫的歌,能让喧嚣的心灵立刻安静下来。他宽厚的声线配上清脆的钢琴音符,就像微风拂过森林树丛轻轻摇曳,就像海浪拍打岸边岩石沉沉呻吟,就像飞鸟划过蓝天白云静静融化,就像太阳穿过云雾阳光散落大地人们闭眼陶醉。他的每一首歌都像一个满是茧子却温暖无比的大手,将在生活中摸爬打滚的人们轻轻捧起,满心温暖。

胡德夫1950年出生在台湾屏东大武山,那是一个充满了歌声的地方,父母在工作的时候唱拔草的歌,种小米的歌,收获的歌,孩子们在上学的时候唱学习的歌,玩耍的歌。当所有的伙伴们都能唱着好听的排湾族歌曲的时候,胡德夫却只是个在山里放牛的孩子。作为当时留在家里的唯一一个孩子,他每天早上五点起来生火,然后自己骑着牛到山岗上面,逐草而去,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就把牛拴好下山上课,下课之后把牛喂饱之后再牵回家。胡德夫就这样过完了11年懵懂而快活的童年。

之后,胡德夫在父母的安排下到远离家乡的淡水去上中学。胡德夫说他离开山谷的感觉就像一只老鹰离开了山谷,承载着回忆再去别的山谷飞翔。“刚刚走出山谷的时候我头脑一片茫然,只看到自己的好朋友躲在树后跟我招手。自己也不知道这一去要多久,还以为去一会就会回来。没想到,很多朋友都是几十年后才见到。”

当时的胡德夫一定不会想到从山谷里飞出来后,他这只小鹰才真正展开翅膀翱翔于蓝天里。胡德夫说,在淡江中学,每天课堂开始校长都会带领大家在大礼堂唱歌,由此而开启了他唱歌的旅程。“我念中学的6年每天都那样唱,越唱就会越有感觉,最后会觉得这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生命总是给我们丰富的紧紧的拥抱。胡德夫此后的生活,无论好坏,无论出于他的主动为之还是为生活所逼,他的命运就紧紧与音乐联系在了一起。胡德夫遇到了万沙浪,又在哥伦比亚驻台机构咖啡厅的小角落里拿着吉他唱歌,接着台湾的电视台找到了他。一夜之间,胡德夫就火了。“我从来不知道广播电视的影响力有这么大,在台湾最繁华的街上经常有人冲过来找我签名,简直吓我一跳。”

 

歌是可以让人思考的

在哥伦比亚酒吧唱歌5年后,胡德夫遇到了李双泽。这个现代台湾文化界的传奇人物成为影响他一生音乐创作理念的人。

胡德夫第一次写歌的时候,李双泽就告诉他,你是从山上来的孩子,应该听过很多东西,可以在歌里面写写你的故事。所以,胡德夫写的第一个作品就是《牛背上的小孩》。“温暖柔和的朝阳,悄悄走进东部的草原,山仍好梦,草原静静。等着那早来到的牧童,终日赤足,腰系弯刀,牛背上的小孩已在牛背上。眺望那山谷的牧童,带着足印飞向那青绿,山是浮云,草原是风,唱着那鲁湾的牧歌。”胡德夫略带沙哑的声音像一张砂纸摩挲着心灵,昔日那些遥远的记忆会从黑洞般的时光中滑落出来,这就是他的心灵之音。

胡德夫说,写歌,不仅要写得好听,还要写得对人们有益处。他赞叹美国民歌歌手用简单的语汇表达对世界的立场和看法,赞叹他们会为社会底层人民写歌。所以胡德夫每次写歌都会想,有什么东西才是真正触动心灵的。

离开家乡久了,看到同胞在外辛苦地当劳工,胡德夫就会把那种错综复杂的心情、浓浓的乡愁和美丽的憧憬写进《大武山是美丽的妈妈》里面;大学毕业以后,看到学弟学妹开联谊会又没办法上去跟他们问好,胡德夫就写出《最最遥远的路》送给他们;为海山煤矿写《为什么》,为台湾原住居民写《太平洋的风》……胡德夫说他从来不会没有理由地去写一首歌。“我会有这样一种思维习惯,是因为我听过许许多多的歌,这些都让我觉得歌是可以让人思考的。只是我想得太多,写得太少了。”

为了给原住居民争取更多的权益,胡德夫曾经花10年时间回到原住民部落去搜集他们的音乐,并提出了一个叫“海洋蓝调”的概念。“海洋蓝调”就像海浪几千年几万年以来一直拍打岸边,也拍打着原住居民的心灵。“那些歌都是类似‘哎嘿嚯’的虚词,但是我们唱起来是有喜怒哀乐的,表达的感情超过了一个语汇。黑人传唱了200年的是蓝调,我们台湾原住居民流传了几千年的是深蓝调。”

2005年,胡德夫在唱民歌三十年以后才出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匆匆》。胡德夫说他写的歌不多,但可以留下来听听。一路走来,胡德夫孤独过,艰辛过,也想要放弃过,但是这是一条没有机会回头的路,还好他是个歌手,还好有音乐的力量。

 

 

Q&A

跟生活贴切,跟生命贴切

 

芒果画报:为什么会唱民歌唱了30年后才开始发专辑?是不是也是考虑到市场?

胡德夫:我写的歌不多,正好在一次整理歌曲的时候,一个朋友说既然有这么一些不如录下来,当名片送给朋友也不错,然后就做了。我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市场。如果我想着自己的民族音乐,看到身边的人和事这样的题材,然后再去想市场效应的话,我就会写不下去。我的歌如果是在三十年前,根本出不了唱片,根本没有市场性。现在就会好些,年纪大了,有些故事在里面,可能有些东西就是大家的回忆。可能大家就会说,哎,可以来听听。

 

芒果画报:为什么有的歌曲会用卑南族方言,有的又会用国语?

胡德夫:我有尝试过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出心中不同的咏叹。因为光用国语不能表达自己咏叹的深度和普及度,只有唱自己卑南族的歌的时候才可以表达得更加详细。当然我也会去学其他部落的语言,也会变成我的歌里的一种元素。世界之大,很多的歌都需要去学,去欣赏,去分享,去唱。

 

芒果画报:有人评价您是台湾的鲍勃·迪伦。

胡德夫:之前唱歌的时候我们都会唱很多西洋的歌曲,最主要是受到美国民谣先驱的影响。听他们的歌,知道他们的音乐精神,了解到他们是从生活中写歌的。但我不是他,我没有他那么厉害,但是我希望我的歌也能表达出对社会和环境的关怀,不要视而不见。这样的歌会跟生活贴切,跟生命贴切。一首歌是生命的一个注脚,可以发出喜悦的声音,也可以发出警讯,可以充满希望,也可以满怀悲伤。

 

民谣也可以当道

 

芒果画报:音乐对您的人生产生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

胡德夫:其实,从那个山谷出来我没觉得庆幸,呆在这个山谷里面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也挺好的。有段时间,面对这么大的世界,那么复杂的思绪,觉得以前的憧憬都轰然倒塌了。尤其在民谣运动之后,我会觉得很孤单,因为参加那个运动不能跟很多的朋友联系,怕他们受到波及。就只能沉下心来走另外一种不同的频率,步调和节奏。直到最近十年才开始慢慢地又联系了。庆幸的是,家人都非常支持我。这让我体会到生命当中更多的酸甜苦辣。

 

芒果画报:您觉得内地的民谣和台湾的民谣有什么不同?

胡德夫:大陆和台湾的民谣有很大的不同,内地的民谣比较像我们读中学时唱的歌。西南西北地区的歌非常有趣,尤其是在西南,他们唱的歌非常原生态,非常高亢,这在台湾很少可以听到。那些由虚词唱出来的歌已经超过了语言,只有“哎哟嚯”的表达方式是我们的祖先经过了几千年的光阴去操练,再筛选出来的语音谱,尽管整首歌都是虚词,但是比一般的歌曲更能表达喜怒哀乐。

 

芒果画报:您怎么看待现在流行音乐大行其道,民谣却比较小众的现象?

胡德夫:民谣也可以当道。你看鲍勃·迪伦的民歌都在当流行歌曲播放。我不知道怎么才叫大众,像伍佰那样吗?(笑)没有不可以的歌,都可以尝试一下,我们正在往大众走。以前我们都是孤孤单单地在台上弹钢琴唱歌,但是现在能合作的有很多。我想再过两三年,大家就会知道集中的力量有多强大。这也是我现在要做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