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在崩溃之后,在老去之前
(2012-02-07 10:58:52)
标签:
文化 |
人总会在一段时间内经历一些事情,这些事情会让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全部崩溃掉,然后再萌生出新的样子。
朴树:在崩溃之后,在老去之前
朴树说,我就是一棵理想主义的大葵花,生长在那个营养不良的世纪末端,无论是否曾经迷惘地划过自己的心河,还是开怀地蹦跳在生命的高端,其实都不过是一条成长的轨迹而已。
还是喜欢朴树,喜欢真实生活着的朴树,喜欢在最美丽的年华里有他的音乐。
作为民谣歌者,他身上那种洞察人生的悲观气质,那种对于生存的恶心感,让人震撼,让我们体会到生存的艰难与感动,让我们痛并幸福地成长,同样,也让我们有了爱生活的深刻理由。
恶魔喜欢17岁干净的灵魂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传说,恶魔喜欢17岁干净的灵魂。他在17岁这年给你十年的时间,给你无与伦比的才华,十年之后,他会回来拿走你的灵魂。
如果按时间推算,朴树似乎跟魔鬼打过这么一个交道。
17岁那年,朴树得了抑郁症,失眠,整星期不说话。那个时候他爸在外国,他妈尝试过用各种方式沟通,但是都被朴树抗拒了,“我只觉得不可能对她,不可能跟任何人说自己的想法,而且就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想怎么样。”
那种错乱的精神活动被大夫归结为青春期抑郁症,然后时间一过,朴树还是那个朴树,不过多了些对于音乐的自信与狂妄。
再后来,朴树带着不情愿考进了首都师范大学,他厌倦学校,其实在那个时候他厌倦所有的东西,除了音乐。
大学的自动退学并没有让朴树身边的人意外,只觉得那是早晚的事儿,用朴树他爸的话说:“那时候他根本没心思上学,只想待着。”
朴树心里想的是,不能只待着,做什么呢?做音乐吧。
如果说朴树一开始想要用音乐去说话,去发泄,那么渐渐地,他还是希望能用它赚点钱的,于是朴树找到了高晓松。
朴树一直都没法用“有好感”这三个字儿去形容高晓松这个人,相比于真实震撼的许巍,朴树总觉得高晓松是一个“穿着白衬衫,留着分头,戴眼镜,腰上带着BP机” 的人。
虽然俗得要命,但是朴树觉得,这人能给一个机会,一个赚钱的机会。
去高晓松那试音的时候,朴树没找到调,拿着几首自己都觉得很鄙视的歌。明知道这年轻人想搁他这“骗”钱,高晓松却舍不下,喜欢拧巴的他就这么把朴树给记下了,等着遇到宋柯回国,就这么把这个拧巴的朴树介绍给了他,成就了这俩人音乐十年。
27岁,面对那些生存的硝烟
在27岁那年,朴树遇见了张亚东这个成就了他事业巅峰的男人,《我去2000年》在2000年3月上旬总销量已过三十万张,成为内地原创作品最真实的销量奇迹,朴树成了新世纪民谣的“符号”。
在那个年头,就连街头卖白菜的大叔都能哼着《那些花儿》的调儿卖出去几斤白菜;哪个文艺男青年泡妞不唱《白桦林》,说明你out了。
真实的朴树欣慰于自己真火了,能赚钱了;但是真正的朴树却慌了。在突然而来的高度曝光下,在商业理念的碰撞侵蚀中,这个还在《那些花儿》里感觉很天使的大男孩一时有些无法适应。
“读了好多书,说天才在27岁就死了,就是说不再有才华了。”朴树不想,也不敢接受这样的岁月宿命,“我从来没面对过自己的身份证,不敢看。那一年特别恐惧,想很多。”
在那段日子里,朴树经历最多的就是崩溃。
2000年1月28日,下午4点28分,朴树对自己说,这一个月他已经崩溃了三次。
最崩溃的一次是在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厅:
“你他妈现在怎么那么牛逼呀?”主持人张路指着鼻子骂不合作的朴树。
“我他妈怎么牛逼了?!”骂到一半,朴树哭了,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他难受,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27岁的朴树只觉得不爱眼前这种生活,挣再多钱又有什么用?
那段日子,他会经常想到过去。
想到高中的时候,那种有简单理想的快乐,一个理想是把学给退了,另一个理想是留很长的头发,能很帅气往上甩的那种。
想到大学的时候,梦想就是能有一间小屋子,平房也行,最好是三环立交桥边上,有一个能看见外面的小窗户,然后能自己谋生,能养活女朋友,能买乐器,来了朋友能请他们吃饭。
27岁的朴树赢得了生存的第一场胜利,完成了他所有少年的梦想,却发现这座城市带走了他对于生活曾经所有的幻想,透着让人纠结的陌生。面对那些生存的硝烟,他轻声地对未来说:“让不成熟的都快成长吧,让成熟了的都快开放吧。”
38岁那年,其实是他真正的活了
年轻的时候,张亚东对朴树说,咱们去死吧。
朴树说,不行,我不能死,我得等我爸我妈去世后我再死,因为在我父母去世之前我的生命有一部分是属于他们的,在他们去世之后,生命是属于我,我坚信这个世界有美好的东西,在我自己的世界里我能感觉到他们,我觉得特别快乐,真的特别快乐。
38岁真实的朴树还活着,活得好好的,说是要出新专辑了。几年不见宣传的他,在这两三个月接了很多商演,长沙也来了,海南也去了,抽个空,连辽宁他也为某个汽车品牌站了台。
正如很多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一样,坐上了没有人接站的火车,从青春岁月最后的寒冬开往那个陌生的春天,他开始适应生活给予他所有的磨难,开始逐渐被时间和金钱磨平棱角。
“我原来觉得自己特牛X,天生就和别人不同,无论我装也好或者怎么样也好,我就得和别人不一样。但我现在觉得好像不是这样了,我只是个普通人而已。”
现如今的朴树已经很少崩溃,也好久没出专辑。当他再出现在大众面前时,却比以往更安静。
在崩溃之后,他学会了更成熟的思考。“内心有很多我自己也不了解。现在翻箱倒柜把我内心翻出来,我觉得是个重新取舍的过程。”
在老去之前,他依然是个“傲慢的上校”在兀自吟唱:
人如鸿毛/ 命若野草/ 无可救药/ 卑贱又骄傲/ 无所期待/ 无可乞讨/ 命运如刀/ 就让我来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