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无论是声色光影中,还是灯光黯淡后,这个舞台存在的意义绝不只是停留在给一群音乐追逐者手舞足蹈的机会,它承载的甚至不仅仅是音乐梦想的成长之路,它提供的是很多人一生难得的历练场所,更是让所有年轻的快女拥趸们一同体验与感悟的成长之旅。
快女,向成长致敬
文 王颖娇
快女8年,成者可数,败者无数。然而,成长的舞台上不以成败论英雄——微笑也好,哭泣也罢,都是成长的方式之一。当舞台退去,幕布放下,灯光熄灭,这些快女们停止了表演,却停止不了成长的脚步。
初选:来过就会留下痕迹
“现实再骨感也阻挡不了梦想去丰满。”
喧嚣的马路上,电话那头的声音断断续续,“我看到你们了。”有点生涩的普通话,但声音清脆。
这是第8年的“快乐女声”。各赛区赛事刚刚启动,各种关于选手的新闻就充斥在各大网站上。“彩霞妹妹”是其中之一,由于打扮得很“静秋”,以至引来了无数关于炒作的质疑。
眼下,她已经走到了跟前:素颜,瘦弱,衣着质朴,用红绳绑着的两束辫子散落在肩胛上。我开始怀疑网络上关于她的描述,用“扮静秋样”来形容她,太不合适了,这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小静秋。
“上台以后特别紧张,连说话都发抖,但是唱完以后,大众评审都给我鼓掌。小柯老师还说很不错,他有句话让我特别感动,‘你跟我们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所以不要有自卑的心理,要自信’,听完我就情绪失控了。”
参加预选赛,彩霞唱的是一首家乡小调,声音淳朴响亮。出乎意料的是,没等小柯老师说完,彩霞就突然失声哭了起来。而前一秒钟,彩霞还因为不知评委的声音从哪个暗处发出来的而无措地四处张望。
她陡然爆发的情绪让评委一时语塞。顿了好一会儿,萨顶顶老师才让她平复情绪再唱一次。再次说起舞台上的短短几分钟,彩霞的情绪仍然有点起伏。“评委老师给我很大的鼓舞。我从没想过像我这样一个从农村里出来的女孩,从没受过专业音乐训练,却会得到老师的肯定。我希望在这个舞台上实现音乐梦想。”
彩霞的梦想很丰满,但她的现实却很骨感。彩霞来自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家里人很多,能养家糊口的劳动力却只有爸爸一个,弟弟妹妹都还在上学,妈妈的责任就是照顾好他们还有年迈的外婆。但是彩霞很喜欢唱歌。2、3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哼哼,等能清楚地发音吐字的时候,便听着录音机或者看着电视跟着唱;小时候唱儿童歌曲,等长大后就开始唱山歌。唱歌的梦想从没因为生活的困窘而从她的心中消失过。对彩霞来说,唱歌好像是她努力生活的一种方式。
“我喜欢黄英。她的经历跟我那么相似,她可以,我也应该尝试一下,不管怎么样,都应该有前进的勇气。”这是彩霞义无反顾地出现在了快女舞台上的原因和动力。然而,即使浑身充满了勇气,现实依然残酷着。5月2日,长沙赛区50强名单出炉,彩霞名落孙山。她在微博上写到,“音乐的梦想,我是不会放弃的!我相信,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总会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舞台!”
彩霞说,她一直都很紧张,但是她有自己的办法,就是和姐姐一起唱《忐忑》。现在,无论彩霞是不是对这个结果还忐忑,但是她的梦想一定不再忐忑,通过这个舞台——即使它是转瞬即逝的——她一定确信了这一点。“不管将来会怎么样,我都会勇敢地面对,一直走下去。即使被淘汰,我也不会认为是失败,我能站在这里让专业的评委听我唱歌,给我点评,就是我的成功。”
在彩霞的眼里,梦想其实就是现实,是一个让她能够在山里真正快乐起来的东西。每个人对梦想的选择都不一样,但是我们都希望,自己所喜欢的东西也能让其他人欣赏。我们是,彩霞也是。
PK:不断地触底,不断地挺起
“这是一个生产明星的工厂,更是一个助人成长的车间。”
黄英,彩霞最喜欢的快女,同样来自农村,同样从来没受过正规的音乐训练;但是,她一路历练一路歌,最后披荆斩棘地站到了2009年快女全国季军的领奖台上。
“我从小就喜欢唱歌,长大后,音乐就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线条,音乐是很美的东西,我会用一生去认识它。”黄英喜欢唱歌,更有唱歌的天赋。在参加快女之前,黄英在家乡的彩虹艺术团表演,经过她改编再演唱的民歌,不仅老人喜欢,年轻人也乐意;更让人佩服的是,黄英唱歌不用乐队,清唱起来,原汁原味。她独特的“黄英腔”,用略显沙哑的声音演绎着带有摇滚风格的民歌,把民歌自然、原始的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
然而,在快女舞台上,黄英并没有像在艺术团那样如鱼得水。好或不好,都在发挥的一念之间,甚至,有时候自己都无法拿捏。全国300强突围赛,黄英完美演绎《映山红》,台湾著名编舞大师蓝波当场激动,宣布黄英直接晋级;全国60进20突围赛,黄英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站到了PK台;全国总决赛18进15突围赛,黄英与曾轶可,刘惜君PK,最后留在了待定席;十强突围赛,黄英首轮就进入待定席,之后进入最后四人PK赛,再度与曾轶可进行PK,但还是以一票之差惜败曾轶可,沦入终极PK,最后黄英背水一战才有惊无险的争得十强最后一张门票。
能走到最后的选手没有谁没上过PK台,但是没有谁比黄英更频繁地走上PK台。7进6、5进4、4进3,被淘汰的危险挥之不去,一路充满挫折,一路在边缘游荡。
全国三强赛,黄英的眼睛又突然过敏。“她的眼睛当时根本无法睁开,只能紧急前往医院治疗;她太累了,而且一个农村里出来的孩子能走到今天太不容易了,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工作人员感慨着。巫启贤却一直支持黄英,“我力挺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梦想。我希望黄英能够带出一种讯息,无论住在哪里,住在山的哪一边,都可以走到这个舞台上,发出你们的光辉。”
黄英是带着全国季军的荣耀和艰辛的泪水离开舞台的,光芒再耀眼也无法掩盖背后盈襟的血泪。舞台上残酷的PK,使她初尝失败的苦楚,情感的折磨,竞争的残酷。来自媒体、观众、竞争对手的压力、要求、流言蜚语都由她沉重地背上舞台。没有谁甘心离开舞台,所有风轻云淡的感言都只是重压之下的自嘲。因为,这是一个可以生产成千上百明星的工厂,更是一个帮助年轻人成长的车间。
赛后:让自己继续发光发亮
“我的存在,对我是一个永久的神奇,这就是生活。”
8年时间,从超女到快女,会唱歌的“女声”很多,但是能从海选突围,在PK赛中屹立不倒,舞台灯光黯淡后仍然活跃在音乐界的“女声”却很少。黄雅莉是少数中的一个,6年前,她与李宇春同台竞争,最后获得全国第6名。
短头发,瘦小,不爱说话,这是现在的黄雅莉。与当年那个超女舞台上的PK小斗士相比,变得娴静了许多。
2005年超女结束后,黄雅莉顺理成章地签约了天娱。出唱片,参演电影,拍广告,甚至是出书,“超女”舞台灯光的熄灭并没有让这个非“前三甲”的光彩黯淡下来。三年后,黄雅莉转到台湾福茂唱片公司,在台湾开始了新的音乐发展之路。
“除了出唱片是真正地步入一个专业的领域外,其他的都觉得来得太快了,都比较表面。拍电视剧和电影是临时客串,出书也是因为发了一张专辑应景的。我希望以后所有的工作都像我现在出唱片一样,能够一步一步扎实地进行。”黄雅莉井井有条地整理着她的工作思路,设定好了目标,走得稳稳当当,不紧不慢。
或许跟其他在大陆发展的一些当红“超女”相比,她的成长看上去很缓慢。但是,她的实力却在悄无声息地扩张,蛰伏一段时间再出现,才发现昔日的小女孩已经长成一个有自己创作想法的专业歌手了。“几乎不敢相信,这一年我都在唱歌,唱我的专辑,每首歌都唱了一个月以上。为的就是提升自己的水准。”
黄雅莉在她的第一张专辑已经开始尝试自己作词,后来她用了一年的时间写博客,每天一篇。“就当是练笔。我希望自己越来越会表达。如果以后的作品可以更多地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感觉会更明朗,歌手的特点也更加鲜明。”实际上,黄雅莉的特点已经很鲜明,她想做一个专心致志的创作型歌手。
对所有的“女声”来说,“超女”是一个可以过渡到另一种人生状态的平台,是山穷水复还是柳暗花明,就要看自己是选择费力向上还是轻易往下。黄雅莉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尽管要不断地向上攀爬,但是她觉得这是她的理想生活状态——每天遇到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唱着属于自己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