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感悟】爱的教育哲学思考:爱的希望

(2014-02-21 07:04:36)
标签:

爱的教育

爱的希望

教育

【教育感悟】爱的教育哲学思考:爱的希望

爱的教育哲学思考:爱的希望

  一代先圣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教诲我们:仁者爱人。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老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所有的学生,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能照亮孩子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唯有爱的教育,才有成功的教育,所以教育要用爱播撒希望,用爱点燃希望,用爱实现希望。
  一、用爱播撒希望
  人,从出生起就已经在心里播下了爱的种子。在孩提时代,那颗爱的种子茁壮成长,并绽放出博大而自然的爱之花,是那么的纯洁无暇,是那么的朴实无华,让人无法不被这美丽的心境所折服,好比每一棵小草、小花,每一只小动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需要用爱来呵护。每个父母都对孩子学生有太多太多的希望,就像是潺潺的山间清泉连绵不断的流淌着,夜以继日的永远不会枯竭,父母用善良纯洁的心灵泉水哺育着稚嫩单纯的孩子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善良、高尚、勇敢、温和、诚实的人。愿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愿孩子出人头地,拥有自己的事业;愿孩子们身强体健,不被别人欺凌……母亲的心愿仍然数不尽道不完,因为母爱永不停息的流淌着。只是,美丽的愿望中疏漏了“爱”,那是爱的传承、爱的播种、以及爱的收获。
  爱学生的方式有很多种,一个慈祥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亲切的话语,一条作业的批语,都会在学生心中激起小小的涟漪。教育有什么理由不献出更多的爱,来塑造更多的学生美好心灵。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老师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一个老师只要以一颗真诚的爱心对待自己的学生,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以“爱满天下”为座右铭,他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陶行知为了祖国未来无数的瓦特、牛顿、爱迪生,将满腔的爱尽情赋予了他的学生。用一颗真诚的心融化了成千上万颗火热的心,这是心与心的交流,这是爱与爱的传递。俗话说得好:“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陶行知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了他的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他的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他的学生如何做人;指导他的学生学习,传授学习方法,使他的学生终生受益;陶行知为中国的教育事业默默地耕耘,无私地奉献,蜡烛一样,无怨无悔。他无时无刻不在起着示范作用,用他的执着的精神、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教育事业发挥而了光芒和热量,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和人生。他真正是中国教育用全面发展的师魂塑造人,用无私奉献的师德陶冶人,用高风亮节的师表鼓舞人,用爱播撒希望的一面旗帜和一代宗师。
  有人说,从来没有哪一个职业像老师一样付出如此的多。是啊,他们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说无私吧,太老套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们的老师,在世人肆意践踏良知时,却用生命去维护,一遍一遍地向学生们讲述着真、善、美,不惜付出毕生的代价。这是一种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的老黄牛精神;这是一种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蜜蜂精神;这是一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精神;这是一种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而自已默默奉献的绿叶精神。作为老师,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更没有显赫一时的名声和荣誉,只有付出和劳动,牺牲自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用自己的真诚与爱打动了每个学生的心,改变的将是一个人一生的生命质量。用爱心可以换回爱心,用真诚可以呼唤真诚,用爱心播种希望。
  二、用爱点燃希望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老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老师最大的乐趣。但是老师的爱也不是盲目的,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善爱。“爱”要一视同仁。学生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们有一样的智慧和热情,有一样被爱护的权利,我们应该用一样的心去关爱他们。“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老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老师手中,老师只有用自已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老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老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如果每个学生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老师的心,引起老师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著名教育大师蔡元培先生曾这样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推而广之,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优秀的老师。有人把教师比作“托起明天太阳的人”。这个比喻很恰当。“托”,不是像母鸡一样“护”着小鸡;也不是像马戏团那样“驯”着动物。教育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投入我们全部的爱心来阐释这“托”的含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心就不可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更不可能使我们成为合格的、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有了爱心的依托,我们才能培养出一支高素养的队伍,一支属于21世纪的队伍。教育工作充满着希望,决定着未来,教育工作者始终坚持用心去做,用爱心耕耘终生,用爱心创造学美好的未来。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老师有了爱,才会用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用爱点燃希望。
  三、用爱实现希望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成功的教育经验最突出的一条就是实行民主,真正的从骨子里去爱学生,把老师的角色扮演的卑微一点,学生的角色强大一点,这样的教育不仅有分数的成功,也会有社会道德的成熟。魏老师的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是他尊重的朋友,他是学生尊敬的朋友,他给学生最好的民主,学生给他最好的成绩。因为魏老师放弃了高大,所以他收获了亲近和成功。所以说,老师工作中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一颗爱学生的心。一切因爱而生,一切从爱出发。老师只有真正领会“教师”二字所蕴藏的丰富的内涵,才能真正明白,“教师”二字所包含的深重的责任。如果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那么一颗心就可以传递爱的温暖,老师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在学校,老师孩子学生的个父母,既有责任和义务教他们知识,更有责任和义务教他们做一个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人。老师要站在孩子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用一颗爱生如子的心面对和学生在一起的每一天。当学生犯错的时候,要会关切的问他们原因;当学生失落时,要会鼓励他们;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会热情的帮助他们。爱是神奇的,可以点石成金。爱是世上最伟大的语言,是激发潜能的最好动力。当桃李满天下之日,便就是爱满天下之时。
  老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收到较好的德育。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同时陶先生还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诠释了“爱”的涵义。有一天,陶行知先生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先生了解了一下情况回到办公室,见到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说。这时男声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做一名人民教师首先就要有一颗爱心,因为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是以德育德,以行导行,以智启智,以性养性,以情动情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教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老师敞开内心世界,老师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就能用用爱实现希望。
  当一名老师难,当一名好老师更难。老师不但要具有最起码的教师职业准则,爱岗敬业,还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在课堂上灵活,随机应变的掌握课堂,维持课堂秩序的能力,这是当一名老师应具有的一些最基本的条件,而更要的是老师应该有一颗爱心,金子般的爱心,对所有的学生都应该表现出对他的爱。不管他贫富与贵贱,学习是否好与坏,都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只有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每一位学生,我们才能打开每一位学生心灵的窗户,才能教育好他们。难怪有人会这样说,优秀老师就是有渊博的知识,端庄的仪表,优雅的风度,健康的体魄。可我认为,要当一名优秀老师,首先要有爱心,不热爱学生的老师,决不是好老师,学生们也决不会欢迎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