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65:被想念的白杨树——北大日记(274)

标签:
365教育北大 |
分类: 家在燕园 |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北大校园中从图书馆的南门西侧向北走的一条道路。这条道路风景乏善足陈。它的左侧是静园四、五、六院的东墙,右侧是图书馆的西侧,都是属于建筑背阴的部分,所以在风景秀丽的校园中,这一带很是平淡无奇。
但是,道路两侧的白杨树,却是根深叶茂,粗壮高大。而且,带有年代久远的痕迹。
这些白杨树至少有50年以上的树龄了。应该是在我们还十分年幼的时候被种下的。它们的“同伴”有一大批:现在那条大名鼎鼎的中关村大街,如果没有被拓宽,从白石桥到中关村,道路两侧齐刷刷地全是这样的白杨树。往日里,332路公共汽车从颐和园出发一直行至动物园,必定经过这条沿途白杨树“站岗”的大街。
但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某一年某一月某一天,一夜之间,中关村大街两侧的白杨树全部被砍伐倒地了——因为马路需要拓宽。不久,道路被拓宽了,但是遮阳挡雨的白杨树却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一批白杨树的残存的“同伴”除了照片上的这条路上的树木,还有一些。在成府路由东向西的方向,走过倒数第二个红绿灯向右转入一条小路,可以斜插到清华大学西门,沿途道路两侧还有这样粗壮的白杨树。因为这条道路上有北大附小的校门和北大幼儿园的校门,平时接送孩子们上下学的车辆络绎不绝。凡是去过的人都可以感受到那些屹立半个世纪的白杨树带给人们的“福利”——夏日遮阴,冬日挡风。
今天,送别我指导的今年毕业的博士生,聚餐时大家谈起,校园里东侧新建的大楼一座座高大巍峨,但是——没有树,或者树很矮小。夏日里从学校里一路走过来,被晒得头晕脑胀。此时,我们是多么想念那些高大的白杨树啊。但是,盖起一座大楼可能只需要一、两年,拥有一条白杨树沿街而立的大街需要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那些至今还硕果仅存的白杨树,会想念它们多年前消失的同伴吗?我不是它们当中的一员,但是,我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