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88@365:虚拟网络货币的演变过程与未来发展趋势(下)——北大日记(273)

(2016-07-06 11:59:21)
标签:

365

财经

比特币

分类: 经济时评

三、开放式虚拟网络货币的兴衰与未来

    在这几年电子货币的发展过程中,开放式虚拟网络货币——比特币的兴衰特别引人注目,也特别值得探究。

关于比特币的创造过程,前面已经有论述。与传统的货币和一般意义上的电子货币相比,比特币在发行,存储和流通等方面凸显了自己的独特性。在发行方面,比特币不依赖任何中央银行一类的权威发行机构。而是依赖互联网的强大功能。由于每一个比特币的获得都需要一定的成本,同时背后的密码规则保证了它的真实性和唯一性,因此它作为货币的权威性和可信性被网络参与者认同。在存储方面,拥有比特币的用户可以将其存储在电子钱包中,或者是直接存储于网络上,还可以进行备份防止丢失。在交易方面,当使用比特币购买商品时,只需要将比特币发送到对方的电子钱包地址即可。对方将会进行验证,全网节点也将会获悉交易和进行验证。比特币背后严谨的数学和密码学原理保证了比特币的信用度,每一个比特币都无法被仿制,伪造和透支。这解决了通常货币所面临的信用风险问题。与一般的货币比较,比特币具有可无限分割(每个比特币和分割为10的八次方份),无需携带,无损耗,无地域限制全球流通的优势,因此逐步受到了追捧。2009年开始,比特币发展到可以用于购买日用品,耐用消费品,甚至住宅地产。到2013年。比特币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20136月,德国议会决定使用比特币一年以上将予以免税,比特币被德国财政部认定为记账单位;201311月,美国参议院召开有关比特币的听证会,被视为美国政府开始向承认比特币的合法性迈进的一个信号;这一年在中国也涌现出了十多家比特币交易平台,开始出现了收取比特币支付的实体店,比特币对人民币的比价一度攀升至7000元人民币兑换一个比特币。

在比特币风头正健之时,201431日,两条关于比特币的最新消息吸引了人们的眼球:首先,据日本媒体报道,曾是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Mt. Gox在东京地区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该平台的未偿还债务达到约6360万美元。2014225日,Mt. Gox网站突然关闭,而且没有任何解释。其次,据新华社消息,香港首家比特币零售店2014228日开业,主营港币与比特币的兑换业务,客户可以在店铺中直接用现金购买比特币。同时,香港特区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提醒市民谨慎对待比特币投资,防范风险。

2013年年底,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开始对比特币“叫停”:2013125日央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1216日,央行约谈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相关负责人,明确要求不得给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网站提供支付与清算业务。紧接着,比特币中国、OKcoin等交易平台宣布关闭第三方支付通道。20131218日晚间,比特币交易价格最低报于2011元,两日之内价格跌幅超过60%。我国央行的这一举措意在防止比特币的投机狂潮的出现。这些消息都使人喜忧参半。既担忧比特币交易的风险,又揣测比特币的未来发展前景。

为什么比特币这一类开放式虚拟网络货币可以从诸多的非电子和电子货币中脱颖而出,但是又很容易昙花一现呢? 今后是否还会出现比特币一类的开放式网络虚拟货币呢?

应该看到,比特币一类的开放式网络虚拟货币已经脱离了人们长期以来习惯的货币内涵和外延,甚至它也不同于封闭式的网络货币。这一类开放式的虚拟网络货币有自己独特的运行规律,与现金和存款是平等的,未来它有可能成为互联网上具有货币职能的独立货币。它挣脱了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限制的桎梏,也打破了各个国家的地域限制,从互联网上直接飞跃到使用者的网络终端。只要互联网有生命力,这类开放式的虚拟电子货币就有生命力,就会层出不穷。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目前,比特币一类的开放虚拟网络货币也有其致命的弱点——没有中央银行一类权威机构背书的货币,其公信力和可接受性总是脆弱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大起大落。

目前应对这种网络虚拟电子货币的关键在于,全球的金融监管走在网络金融创新的后面。对于比特币一类网络虚拟货币出现可能对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挑战、可能带来的金融格局震荡和引发的金融风险还缺乏充分的认识和评估,也缺少必要的有效的防范、监管和控制手段。笔者认为,以“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观点来看,无论今后比特币何去何从,它的启示意义都是不容忽视的,就是互联网金融创新是无止境的,也是超越人们的传统认知的。仅仅是“堵”和“灭”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加强研究认识其内在规律,因势利导为我所用方为上策,这是未来金融学研究者和监管者面临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 本文发表于红岭创投:《互联网金融研究》总第3期(201512月)。

 188@365:虚拟网络货币的演变过程与未来发展趋势(下)——北大日记(27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