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40@365;蔚秀园忆旧——北大日记(326)

(2016-05-19 22:15:59)
标签:

365

教育

北大

蔚秀园

分类: 家在燕园

蔚秀园位于北京大学西门的对面。令众人印象最深的是它一直是北大教职工的宿舍所在地。从北大西门出来,隔着一条马路,就是蔚秀园的大门。为了便利行人安全地穿过马路,在这里还专门设立了一个过街红绿灯。

据说,蔚秀园原名为彩霞园,是清代康熙皇帝第九子贝子允瑭的赐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后来在清代亲王们手中辗转,最后成为道光皇帝第七子醇亲王的花园,被称为蔚秀园,又称七爷园。到1931年,燕京大学建校之后,燕京大学从醇亲王的后人手中买下蔚秀园,作为教职工宿舍。不少燕京大学的著名教授都在其中居住过,其中就有北大地理系的著名教授侯仁之先生,他是燕京大学毕业生,1940年从燕京大学毕业之后留校工作,就住在旧园小岛西跨院的西房内。

 根据现有的一些回忆,1952年全国院系合并之后,燕京大学并入北大。蔚秀园还是作为教师宿舍使用。但是,在我记忆中,5060年代很长一段时间里北大并没有在蔚秀园里大兴土木盖楼,而是把原有的一些房屋分配给一些教职工居住。也就是从燕京大学时期就有的那些利用原有园林建筑改建的房屋,零零散散大约有数十间。因为这里残存皇家园林的树木、水塘和亭子,又年久失修,显得十分寥落,所以在此居住的教职工数量并不多。我们小时候“到此一游”时多半是去玩的,并不记得有多少同学家居住于此。一般来说,天色太晚的时候,我们还不敢去,总感觉那里太荒凉。蔚秀园里成规模地建造教师宿舍楼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了。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一次去蔚秀园,倒不是去玩,而是作为“红小兵”的一员去完成任务。在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因为运动频仍,我们这些89岁的孩子也上不成课了,被学校派去蔚秀园查看谁家养了鸡。如果发现了,就告诉人家不许养鸡了,不讲卫生,赶紧把鸡宰了。其实,现在想一想,我们这么年幼,不具备什么权威性,人家哪里会听我们的话。但是当时感觉理直气壮的,戴着“红小兵”的红袖标,一小队人就出发了。那时的蔚秀园很是荒芜,居住的人家也不多。而且白天下午是上班时间,一般家里也没有人。我们在园子里乱走,半天也没有看到一只鸡。眼看日落西山,组织交给的任务要完不成,心里不是不着急的。

天无绝人之路,在一栋破败的大院子门口,我们听到了公鸡打鸣的声音。赶紧循着声音走进院子。这个院子虽然破败,但是气势不小,有回廊和楼梯,房子还是两层的。我们又往楼梯上爬,终于来到一家门口。这家30多岁的女主人开始听见我们的声音有些吃惊,但是一看到来的是几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明显松了口气。待到我们说明来意,她竭力忍住笑:“好好,我明天就把我家公鸡宰了,现在我抓不到它,它在屋顶上呢!”顺着她手指出的方向,我们看到一只大公鸡站在高高的屋檐上,很是威武,根本不知道末日即将来临。

对于我们来说,这天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虽然并没有亲眼看到女主人把鸡宰了。女主人还很客气的地送我们走下回廊出大门。我们感觉某些地方的景致很像颐和园的画中游。我们一行人像走在黄昏的耕织图里。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北大开始在蔚秀园里盖楼房。那时,能够分到蔚秀园的宿舍也是要有一定资格的老师。我记得厉以宁老师就在这里住过一段。80年代初,他教授我们课程时,我们还到他家里去过多次。

2014年冬季,北大有关部门开始对蔚秀园里的中岛和东岛上原有的居民大杂院进行清理腾退,进行古建修复,用作科研和教学。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拓展部分好像要落脚于此。蔚秀园历史上,新的一页即将被翻开。

140@365;蔚秀园忆旧——北大日记(326)

140@365;蔚秀园忆旧——北大日记(3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