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5@365:大水壶烧出的开水——北大日记(321)

(2016-05-14 22:40:44)
标签:

365

教育

学校教育

分类: 教师生涯

翻看不久前买到的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新书《身为职业小说家》,其中第八回是“学校”。村上春树的父母都是教师,他本人也曾经在美国的大学里开过几次课,算是有一些教学的经历,因此,而今作为一个功成名就的作家,他很想谈谈他的学校体验。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一直没有离开过学校,因此也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很感兴趣。

这部分的内容很长,今天只读了一部分。从这一部分来看,村上春树本人并不是很喜欢学校教育。他写到:“无论如何,我从大学好不容易毕业时,想到‘啊,从今以后可以不用去学校了’。我记得当时送了一口气,感觉肩膀上的重担可以放下来了。”

村上春树之所以不喜欢学校,大约有以下几个原因:(1)他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不大擅长学校的功课,并不是学习成绩特别差,只是马马虎虎可以过得去。之所以这样,是感觉在学校里学习的东西很无聊,他认为世界上很多事情比课业有意思,比如阅读、听音乐、看电影、打棒球等等。他自己总结产生这种想法一方面是多少有些贪玩懒惰,但是另外一方面,他确实觉得这些具有个人意义的学习比学校的功课有意思。(2)他的本性不喜欢与他人竞争和比较,对于争名次之类的事情不感兴趣。而学校恰恰是一个需要不断比较和竞争的地方。他所上的神户高中,是公立的“升学高中”,类似于我们的重点高中。是一个学年有超过600名学生的大学校,各科定期测验,前50名的学生的名字被公布出来,村上从来没有上过榜单。(3)村上酷爱阅读。通过阅读,他感觉学习到的东西比那些死记硬背的历史年号和英文单词有意思多了。他说:“与其留意那些东西,还不如(学习那些)时间过去之后,还不会消失、仍然留在心中的东西更重要。不过,这些知识不太有即效性。这种知识要发挥真正的价值,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很遗憾这和眼前的考试成绩没有直接关系。即效性和非即效性的差别,以比喻来说,就像小水壶和大水壶的差别那样。用小水壶烧开水,水立刻就沸腾很方便,但是也立刻就冷掉。用大水壶烧开水等水沸腾要很长时间,但是沸腾之后的开水却很久才会变冷。”

村上春树列举的这几个原因,足以使他产生“厌学”情绪。如果我是老师,面对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是感到很不带劲儿的,老师总是希望自己教授的学生是热爱学校学习的。但是,仔细想一想,我却有些认可他厌学的理由。因为自己上学读书时,在不同的阶段或多或少也产生过类似的想法:对于有些课程,我也提不起兴趣;对于竞争排名,我也不喜欢:对于阅读我也特别感兴趣。

日本多年前和目前的教育体系,我没有仔细研究过,但是感觉和中国的教育体系有类似的地方,都是比较重视应试教育,注重分数,注重升学率。这样的教育体系对于培养有特殊兴趣爱好天赋的学生,比如村上春树这样的学生都有一定的不适应性,或者有某种程度的束缚性,都有需要调整和改变的必要性。

回忆起来,村上春树并不后悔自己所接受的学校教育,但是认为如果一切能够重新来过,他会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学习那些自己真正有兴趣的知识,而减少在学习一些“即效性”知识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那是一种浪费。

作为一位老师,我真心希望学校提供给学生的东西更多地是“大水壶烧出的开水。”

 135@365:大水壶烧出的开水——北大日记(321)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