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365:中产人家的女孩子——北大日记(323)

标签:
365财经香港 |
分类: 大千世界 |
这几天,看了一个报道,一位上海年轻男子认识了一位香港当地的女导游,两人相识相知,成为恋人,最后喜结连理。香港女孩子前往上海工作,住在男方家里,因为男方在上海有房子。女孩子找了一份白领工作,工资不低,但是每个月都给香港的父母家寄出不少钱。男方一提出异议,女方就十分不悦——她的父母都住政府的廉租房,这种房子符合条件可以一直住,但是不符合条件就要还给政府。住廉租房的女孩父母收入都不高,女方要一直帮衬着。男孩子由此产生忧虑,感觉望不到头。本来呢,他以为和一位香港姑娘结婚,女孩子职业也还好,家里必定还好吧,但是没有想到是这种情况。
我和长居香港的朋友讨论这个案例,大家都感到,在香港少见中产人家的女孩子——尽管香港女孩子的职业可以是一份白领,打扮的也十分光鲜。香港的女孩子要不然非富即贵,要不然就是上面那种情况居多——貌似中产实则不是。
反观内地大中小城市,倒是有不少中产人家的女孩子。我的学生,我们认识的一些外地熟人友人家的女孩子,不少是这种情况。家里虽非大富大贵,但是经济情况还是过得去,父母或者是公务员,或者在国企外企私企工作,有房子有医保,加之又是独生子女,所以小家碧玉掌上明珠没的说。虽然希望女儿在大城市站住脚,但是回家也无妨,在当地找份工作也不难。不指望女儿女婿多孝敬二老,能够孝敬自然好,只希望女儿过的幸福。
我们又追根寻源了一下,为何感觉上内地城市中产女孩子比香港多呢?以人均GDP计算,香港是3万多美元,内地是6600多美元,对比起来好像应该香港更富裕有更多中产人家。再仔细思考一下(或曰胡思乱想一下),找到一些原因。比如,香港的收入分配更加两极化。香港是穷人还是富人,很大程度上是以有无房产来区分的。富人有房产住豪宅,穷人没有房子或者说好房子,无论买房子还是租房子都贵的不得了。像上面那个香港女孩子,家里没有房产,租住廉租房,就归入不是很富裕的人家了。内地的大中小城市虽然有差别,但是在中小城市单位福利分房和个人买房还不是太难。再比如,香港的就业岗位流动性大,鲜有固定岗位拼年资吃大锅饭。公务员是社会精英人士,数量很少,考上很困难。当然,如果是公务员,自然旱涝保收,但是人太少。其他工作岗位,就是由劳动力市场人力竞争来决定劳动力价格。香港很长时间内是没有雇主给雇员交保险的情况的,强基金实行时间不长。所以,工作收入不稳定,也很难有中产家庭出现。反观内地,公务员人数不少,国企数量也不少,中小城市的工作岗位相对稳定,所以有中产家庭出现。
议论了半天,我们也不知道该为内地的中产家庭女孩多高兴,还是该为香港的中产家庭女孩少悲观。但是,在香港,无疑应该进一步提升中产阶层的地位,给青年人以更好的上升的通道。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至于房价——在每个大城市都是问题,都需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