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365:我国“50后”潜在的养老困境——北大日记(270)

标签:
365健康养老 |
分类: 大千世界 |
随着中国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养老问题开始凸显出来。
以子女照料这个方面来看,我国首先触及到养老困境的一批人是“50后”,在此之前出生的人,还没有完全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一家还可以有2个或者2个以上的孩子。50后在城市居住的这代人,基本上都落实了独生子女政策,也就是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当初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的时候,就有不少人预见到,当两个独生子女结婚成家之后,要照料4个老人。其实,这也算差强人意了,实际上,很多50后处于一个孩子也指望不上的境地,其中包括:(1)失独的夫妇。就是一个孩子,但是不幸孩子过早离去,而他们又过了可以再次生育的年龄。(2)有一个孩子,但是出国留学之后,定居异国他乡。他们不可能回来居住,给父母养老。父母也不可能跟着他们移居国外,因为语言和生活习惯等等原因。(3)丁克夫妇。即不要孩子的夫妻。这些人年老之后怎么办?
北京市政协开会的时候,不少委员也对养老问题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都被广泛关注。我校中文系的钱理群教授迁入养老院的消息对不少人的触动也很大。摆在“50后”这代人面前的老年未来,似乎迁入养老院是选项之一。问题是要有足够的养老院和护理人才。
但是,最近我看了一些最新的消息。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一些养老院设施很不错,只要老年人是健康的,住在里面如同住集体宿舍或者宾馆饭店,虽然甚少家居的感觉,但是又衣食住总算有人照料,前提是经济上有足够的基础。可是,一旦老年人患病,这些养老院一般会给帮助叫救护车把患者送到其医保关系的医院,之后的治疗和护理进程,养老院就不管了(大多数是这样)。
此时,患病的老年人需要家庭成员加入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但是,对于只有一个孩子或者一个孩子也没有的“50后”老年人来说,此时,可能处于无人能够施以援手的境地。如果夫妻有一方还算健康,那么健康的这位还可以照料配偶。但是此时他们年岁也不小了,照料起来未免力不从心。这才是一个非常棘手的关键问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50后”已经进入退休高潮。再过10年,他们将迈入70岁高龄,健康状况会进一步下降。那时,上面的问题可能会集中爆发。个人以为,政府、社会和个人要未雨绸缪,早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