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互联网经济发达的今天,大家都在网络上做生意,哪怕是家实体店,也要通过网络宣传。
传统的广告已对大众没什么吸引力,当今的诀窍是要学会讲故事。应该是受《舌尖上的中国》影响吧,但凡卖食物的,都特别喜欢这一招。
也算不上新鲜,不过从前只是三流手段,牵强附会地和乾隆、慈禧或者其他古人产生联系,现代客人的智商提高,无非徒增笑料罢了。
高明的则不同,比如,“我的招牌菜是太婆的发明,传了好几代呢。”做私房菜的师傅说。反正老人家仙去已久,没办法考证。
还有“古法”、“传统”等等字眼,也是用得最多的。但往往需要打上一个引号,你看做蟹宴时争相效仿的蟹酿橙,都说是宋代古方,可是一千年前,就有进口的“新奇士”了吗?
发明家亦层出不穷。熟醉蟹流行了一阵,就有人说是自己首创,殊不知清代的《调鼎集》早有记载。更厉害的那位,干脆成了红烧肉之父。
你也讲故事,我也讲故事,不能太生硬,于是少不了又要扯上情怀。
“我的前半生用口干活,后半生用手。”一位曾经做过演员的厨师说。他每次做菜前,都要大谈特谈自己的演艺史,重复的内容,听过数次。
说是为了情怀转攻厨艺,也许吧,但要是手艺高超的话,何必一再夸夸其谈。最后结论,他的后半生,仍是用嘴巴工作嘛。
不得不说,标榜情怀之人,多数产品不够出色,不然他们就不会说,“我卖的不仅是食物,还有我的情怀。”
可是情怀,又不是情人,有什么稀奇?
情人多,还有炫耀的资本,情怀泛滥,你只是没长大的小孩子。
泛滥是个人自由,但还是那句话,你的情怀,没资格叫别人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