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苦瓜颂

(2014-02-28 07:03:39)
标签:

美食

分类: 老波头颂食材
    第一次接触苦瓜,印象深刻,十二岁罢了。
    那时苦瓜在上海并不流行,往南的城市则较为常见。我对食物的好奇心强烈,在厦门著名的老店“鹭岛”,看到菜单上有道苦瓜酿肉,即叫一客来送茶。
    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就这么整颗塞入口,啊,苦得交关,硬着头皮才吞得下去。剩下的那些,把肉馅挖出来吃掉,逃之夭夭。
    算是一次失败的经验,不过我一向坚持,任何稀奇古怪的食物,要给自己三次尝试的机会,说不定就此爱上,像榴莲和宁波人的臭货,即是如此。我养成这个习惯,是从苦瓜开始的。
    再度与苦瓜相逢,是两年之后,老外婆患上糖尿病,听说苦瓜有点疗效,结果变成家里餐桌上的常见食材也。
    外婆厨艺了得,经她处理,似乎没那么苦得难入喉,接着就慢慢学会欣赏苦后回甘的味道了。一来二去,当今我已变成一个苦瓜痴,吃起来面不改色,再苦也吃得下去。
    上海人发现苦瓜是所谓健康食品,通常榨成汁,捏着鼻子干掉,菜式上的变化,远远及不上南方的广东人。
    广东湿热严重,一早发现苦瓜性凉清火,对身体有益。最简单的,片片后拿来冰镇,吃时点蜜糖,小孩子也能接受。大排挡上用来搭配牛肉,猛火炒之,镬气十足,也引得老饕下筷。
    高级一点,和排骨一起炆,非常可口。奇怪的是,苦瓜虽然个性十足,但是并非霸道,作为辅料的话,苦味不会掩盖其它食材,隐隐约约,更显得错综复杂。
    除了炆排骨,和螃蟹同煮,亦属一流。再不然返璞归真,下点豆豉清炒,相当惹味。
    还是觉得太苦怎么办?可以烧锅滚水,撒把盐,将苦瓜飞水后捞起,即过冷河,把汁挤出,这时的的苦瓜,色碧绿,又爽脆,凉拌或者炒皆宜。
    但是嗜食苦味的朋友,反而认为不够刺激。所以广东的大师傅发明出用挤过汁的苦瓜来炒生苦瓜,叫做“苦瓜炒苦瓜”,好玩又好吃。其实苦瓜汁弃之可惜,代替清水蒸蛋羹,是另一种变化。
    日本人也有吃苦瓜的习惯,本土只是炸炸天妇罗那么单调,到了南部的冲绳,就丰富得多,他们把苦瓜当成宝贝,像我们一样炒鸡蛋,炒猪肉或是猪杂,吃得不亦乐乎。
    广东人嫌苦字不吉利,改为凉瓜。一般的苦瓜食皮不食瓤,还有一类变种,成熟时苦尽甘来,外皮金黄,瓤呈红色,甜得不得了。因为形状的关系,又称为癞葡萄,也很难听是不是?古人想出锦荔枝的别名,谐音“金铃子”,高雅得多。还是温州人最浪漫,按当地的说法,叫“红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刀鱼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