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姐其人
(2013-09-02 07:10:58)
大家知道汪姐,多数是缘于《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其实在此之前,她的私房菜早已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
又不是那种冠以“私房菜”之名,大卖流水线食物的二流馆子,真正的私房菜,一大特点,就是只做熟客,大家口口相传,一两桌生意,根本忙不过来。拍摄纪录片,只是让汪姐从幕后走到台前罢了。
当今的价格,是按人头算,500块一人,你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可以提前告知,不然的话,汪姐一早即去菜场采购,全由她做主。当然,蒜子烧河鳗、酱汁肉这些拿手菜永远不会断货,像热气鲳鱼、墩鸡做的白斩鸡之类,未必买得到,就看大家的口福了。
贵吗?从前我也疑惑,但是毕竟不是公开经营的餐厅,房租又高得惊人,而且汪姐的性格,收了钱,一定给足你。这个价钱,是合理的。
去得多了,和汪姐交上朋友。她是真正意义上的性情中人,用上海话来讲“刮勒松脆”,说话做事,爽气得不得了。就像她炮制地道的上海佳肴,右手整瓶酱油,左手整包糖,双管齐下,一点也不手软,谓之“煞根”再对也没有了。
汪姐的菜量极大,最佳的饭后消食手段是请她坐下,大家乱聊一通。话题还是离不开吃,吃,吃,讨论的最多的是那些老法家常菜。本人极健谈,说起做菜,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我们明明已饱得不能动,却总是被她引得流口水。
和汪姐相似的,是“福记”的老板娘朱姐,这两个人一起在场的话,连“梅玺阁主”邵宛澍兄这样的快嘴也插不上话。
关于汪姐,后来上海纪实频道“真实第25小时”拍的那部同名纪录片更加详实。看过的朋友都记得最后汪姐炒豆沙把腰扭到的镜头,真实场景,并非有意为之。
恰好家父近来也患腰病,主治医生嗜吃,是汪姐的粉丝,我请他到汪姐那里吃了一餐。两人聊得投缘,医生要替汪姐诊断,正合我意。
汪姐开心,“这下子,还能再烧十五年。”听得让人感动。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