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价巨大 揭羽绒制品内幕:几块钱“飞丝”冒充几百块钱鹅绒

标签:
杂谈 |
谁都知道,便宜的羽绒服可能是假冒的。但是,到底什么东西能“假冒”得这么像呢?那些俏销的低价羽绒服,商家到底赚了多少钱呢?
商场里
记者看到,在南京各大型商场和超市专柜,都琳琅满目地挂满各式羽绒服,记者上前一一翻看,发现标价让人有些咂舌。诸如波司登、雅鹿等知名品牌的羽绒服,平均售价八九百元;更不说有些款式时尚,高档白鸭绒、白鹅绒含量高的,售价甚至达到几千元。
采访中,一名试穿羽绒服的南京市民感慨,感觉今年羽绒服价格贵了不少,以前三五百元能买到,现在都要上千元了。“其实从去年就开始涨价了。同一个款式和面料,去年的价格至少比前年高10%,而今年的价格自然跟着水涨船高。”某品牌羽绒服专卖店里,一名从事羽绒服销售已经5年的营业小姐告诉记者,价格上涨的最大原因是原材料成本提高。
网店差价巨大
既然商场里的羽绒服这么贵,网店里的是否能便宜点呢?
昨天,记者在淘宝上输入了“羽绒被 鹅绒”几个字,1万多条相关信息跳了出来。以鹅绒被为例,记者按照“2米左右的长宽”条件选择,一下子就看蒙了:最便宜的鹅绒被售价只要200多元,而贵的鹅绒被则标价5000多元。
随后,记者点开这个销售200多元鹅绒被的商家,让记者有些意外的是,买家的评价都还不错,只是有人提出拿到的这床被子比印象中的羽绒被要重些,但保暖效果还行,绝对对得起这床被子的价格。
一边是200多元的羽绒被,另一边却是数千元一床的羽绒被,各有各的卖点,到底是怎么回事?
业内揭秘
便宜的所谓羽绒服、羽绒被有可能是假的,可能很多消费者都有这种“印象”。但是,到底“猫腻”在哪里呢?一般人却根本搞不清。为了揭开羽绒制品的内幕,记者设法与一位资深卖家取得了联系,这位在淘宝上拥有较高知名度的“雪谷家纺”掌柜向记者披露了目前羽绒市场的乱象。
鸭绒冒充鹅绒算好的
“通常情况下,鹅绒原料的价格至少是鸭绒的两倍,但市场上一些鹅绒被的价格甚至与鸭绒被相当。”在这位业内人士看来,这样做而不亏本的唯一方法就是“以次充好”,“我可以肯定地说,相同尺寸的鹅绒被不可能卖到鸭绒被的价格,卖家肯定不会做赔本生意。95%的白鸭绒只有170元/斤,而95%的白鹅绒售价至少在380元/斤,这个价格都是公开的,只要去专业的原料销售网站一查就一目了然。”
那么以一条200厘米×230厘米的鹅绒被为例,填充3斤鹅绒的成本为:3斤×380元/斤=1140元,再加上被套230元,那么总价应该在1370元,最后再加包装费30元,那么这床含绒量95%的鹅绒被,其售价至少要卖到1400元才能保本。如果用鸭绒来填充的话,只要3斤×170元/斤=510元,卖七八百元也很有利润。
“飞丝”冒充鹅绒才坑爹
在这位业内人士看来,用鸭绒冒充鹅绒还不算“太过分”,那么用“飞丝”冒充鹅绒就无良了。
他说,一般一件羽绒制品的含绒量分3种:一种有短梗,同时分出许多短绒毛的羽毛,有点像高粱穗,一般是从鸭或鹅的前胸采集,真正的羽绒就是这种;一种是毛片打碎的绒,是将鸭或鹅的翅膀和尾巴上的带粗梗的长羽毛打碎;还有一种叫飞丝,是在上述两种绒加工过程中,短绒毛从梗上脱落而产生的无梗短绒毛。
“每斤飞丝的价格只有五六元,用这种材料充出的羽绒制品其质量可想而知。”这位业内人士表示,网络上有很多低价销售羽绒制品的卖家,其实就是用飞丝冒充鹅绒,消费者很难发现。因为尽管有些商家在产品上留一小块“检测窗口”,但是这些窗口里面充的是好绒,而其他你看不见的地方就“败絮其中”。
而飞丝可以理解为“下脚料”,其保暖性甚至不如好一点的棉絮。
绒丝几十元一斤
很多羽绒产品都有“含绒量”的说法,但最新的说法是:“含绒量”的提法并不准确,新国标已经去除了,新提出的是“绒子含量”的概念。
这是什么意思呢?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比如95%的含绒量中,朵绒应为90%,绒丝5%,加上3%的误差。而在老国标中,绒丝不管多少,全算含绒量,但绒丝的成本只有几十元一斤,因此这一规定的变更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
对于如何判定鹅绒制品与鸭绒制品的区别,该人士表示,除了显微镜观察外,还可以用“闻”:鸭子喜食水中的虫子,所以鸭绒普遍有一种腥臊味。而鹅是草食动物,所以鹅绒本身根本不存在异味,消费者也可以从这一点上加以辨别。
鸭绒鹅绒,傻傻分不清楚。只要不良商家不消失,消费者想花钱买到“名副其实”的货品,就得多学专业的鉴定知识,所以不要抱怨“被坑”防不胜防,从扩大知识面这个角度来看,多知道点儿,没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