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不完全是“钱”的问题

(2015-10-23 08:06:16)
【观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不完全是“钱”的问题                    
2015-10-22           徐毓才             县域卫生   
微信号                                zgxyws88
 
昨天,县域君发表了一篇题为《贫困地区县级公立医院医改有难度,怎么办?》的文章,以豫北新乡市为例谈了贫困地区县级公立医院医改,列举了难在五个方面,即:“零加价”政府补贴不到位、基础建设及社会公共服务无资金支持、人员编制继续“空档”、服务价格调整缺乏财政保障、医保支付及退休人员工资无保障。同时也坦陈“这些问题与现象,均与县财政困难有直接关系,但也不排除目前管理机制体制存在弊端”等其他方面的原因,也提出了包括完善政策加强考核,加大中省财政投入和地方政府政治责任感三种解法。然而在笔者看来,该文并未触及医改难的实质,也未找到真正的解法。理由有三:
 
医改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钱”的问题
认为,“地方财政与基层医改有序进行十分密切,可以说决定基层医改成败”是错误的。如果照此逻辑,医改首先只能在“富裕地区”实施并取得成功,像福建三明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而事实上,这么多年,在医改中,真正像三明一样有实质性成绩的还不多,尽管笔者并不认为三明医改就很成功。如果照此逻辑,很多贫困地区就有了不改的理由和不取得进展的借口。事实上,很多富裕地区砸钱的医改并没有取得真正的成功。因为李克强总理早就说过,新医改就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在保基本、强基层两方面,实际上中央拿了大头,县级政府那点财政补助也到位了,因此不存在财政困难的“说辞”。而建机制由于本身难度大吃不准加之各地情况复杂多变,需要“摸石头过河”。后来又进一步要求“药价要下去服务要上去医保要保住”,这些,财政投入也有限,最需要的是真改。
 
医改需要是实招
新医改以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但真正抓住了实质性问题的并不多。如很多地方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一老纠结在诸如“编制”一类的闲事上,不断要求增加,殊不知编制对于县级医院根本就不是事,靠弄一个能够满足医疗服务需求的比登天还难,可以说是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梦。再比如,一老说县级政府零差率补偿不到位,实际上是没有搞明白国家强力推行“药品零差率”政策的核心,却纠结于不到位。
 
医改中政府不是全能的而是有限的
新医改特别可悲的是,政府的责任被错误理解了,有的认为,政府主导,因此上不断强化政府责任,把政府主导变成了政府包办,在财政投入方面肆意任性扩大责任,一味强调政府投入,结果致使政府大量投入打了水漂,老百姓没有得到应有的感受。有的地方以贫困为由,拒绝履行政府应该承担的六项财政投入责任,并以此为借口在应该改的方面止步不前绕着走,拖着不走,甚至制造很多麻烦。
 
基于此,笔者在此呼吁,与其他领域的改革一样,医改首先要立威立信,要像三十多年前的改革一样,大胆启用愿意改革勇于改革善于改革的一批“平民”。其次要善于听取基层意见,不要贪多求大,按照问题导向,去从解决一个一个“小”事做起。三是尽快梳理一下,布置了的有多少没做有多少做了,是真做了还是假做了,效果怎么样,没有做的为什么没做,是计划有问题不能做还是执行有问题,然后找准着力点狠抓落实。否则,再这么乱哄哄折腾下去,医改是不可能有什么好结果的。

(本文作者系陕西省山阳县卫生局副局长)
(此稿系《中国县域卫生》原创,转载须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