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毓才
徐毓才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96
  • 关注人气:2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系列3编制:存废两难间

(2014-09-02 17:15:45)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系列3

编制:存废两难间

 徐毓才(陕西省山阳县卫生局)

  

编制,无疑已经成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最大的阻力之一。今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合理核定编制”,要求各地可结合实际研究制订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标准,合理核定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总量,并进行动态调整,逐步实行编制备案制。

然而,一直以来,这一政策推进异常艰难,难怪有的地方直接提出废除公立医院编制。那么,对于县级公立医院,编制到底是存还是废呢?

名存实亡

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由此可见,编制具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对人员数量和领导职数下达约束性指标,二是作为财政拨款的依据。实际上,目前县级公立医院的编制既没有控制住普通员工,也没有限制住领导职数。加之很多县级公立医院均为自收自支,财政并不负担人员工资,因此上,对于县级公立医院,编制已经名存实亡。一方面在普遍超编的情况下,人照进;另一方面领导职数随意安排,基于此医院基本上已经没有编制概念。

卡住了谁?

尽管,应该受编制约束的组织、人事和财政部门在行事自己职权的时候并没有把编制当回事,但当医务人员有事要求他们的时候,“编制”便突然扑将出来横梗在路上成了拦路虎,将他们一个个拒之门外。一是进院。医科类大学生,他们都是医院需要的,但由于没有一个“好爹”,在这个拼爹的时代,往往应该进入医院成为编制内的人却进不去,美其名曰“没有编制”。反之,有很多医院不急需的人却一个个都进去了。二是晋职。医务人员混一辈子,就是想早一点儿晋职,涨一点儿工资,然而辛辛苦苦拿到了上面规定的论文(论著)、外语,求爹爹告奶奶弄到了接连三年的年度考核“优秀”,准备好了需要的病历,填完了许许多多的表格之后,没想到一个“没编制”就让一切成为泡影。三是聘任。费尽千辛万苦,经历了材料审核、现场答辩,好不容易职称批下来了,但是人事部门不聘还是白搭。聘书拿不到,工资调不上。理由还是一个,没有“岗位设置”,而根本还是没有编制。

向哪里去?

既然已经名存实亡,既然已经成为县级公立医院发展中的拦路虎,为什么在改革中不能下狠手,动快刀?和所有改革一样,之所以难,就是因为这里面纠结着太多的权和利。十八大之后,新一届中央领导多次提出“简政放权”,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在今年出台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意见中也提出“逐步实行编制备案制”,这便是县级公立医院编制改革的方向。什么是备案?就是存档备查,即你有义务让上级主管机关或有关机构知道某件事,但不需要他们的批准同意。这也就是说,医院可以依据实际开放床位数按照精简、高效、科学、合理的原则,自主编制本医院的各级各类人员的配置,不再需要上级有关部门批准。

当然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自然不错,实际上也许并不容易。一方面权利总是很美很诱人,放弃需要极大的勇气;另一方面,李克强总理曾经约法三章,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因此一谈到县级公立医院编制,一些地方很可能拿这个当挡箭牌,果如此,为什么不可以直接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