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标题强基固本, 落实村医“名分”

(2013-09-25 12:19:53)

强基固本, 落实村医“名分”

本报记者 彭淑香 综合报道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人,说他们是医生,他们却不属于任何一个医疗单位;说他们不是医生,他们却穿着白大褂,背着医疗箱;说他们是农民,他们却走村串户看病,他们的名字叫“村医”。

  830日,卫计委网站发布《进一步完善乡村医生养老政策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的通知》(下简称《通知》),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确保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网底”不破。

  身份影响所得

  河南村医李奇峰对记者说,村医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身份定位不明,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就是村医承担国家分配的责任和义务与界定其应享有的权利及保障不相符合。

  临近退休的河北省南皮县村医高金忠说,国家在1981年就发了文件说村医是知识分子,那么村医就不应该是农民,应该享有相应知识分子的待遇和养老保障。高金忠所说的1981年的文件是原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合理解决赤脚医生补助问题的报告》(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村医同民办教师一样,是农村中的知识分子、技术人员、脑力劳动者,凡经考核合格、相当于中专水平的赤脚医生,发给“乡村医生”证书,原则上给予相当于当地民办教师水平的待遇。而据今年48日新华网报道:“国家卫计委官员表示,乡村医生的真正的身份是农民。”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济宁市政协副主席陈颖曾在今年3月《人民日报》说道,“村医虽然拥有正式的行医资格,身份却是农民,没有工资、社保、职称评定等保障,造成村医‘队伍不稳定、工作不积极’,进而影响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

  陕西山阳县卫生局副局长徐毓才说:“当前村医有许多现实问题,一是身份问题,这才是头等大事,村医就目前情况来说,身份还是农民,好多问题解决不了,核心就在这儿;二是村医的养老问题,农村很多村医年龄大,退不了休,因为退下来也没有养老金,他们眼巴巴地瞅着哪一天国家有好政策。”

  医改后如何保量

  “村医,作为国家医疗保障网的末梢,承担着最基层的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责任,在大型公共防疫工作中也发挥着一定作用,” 陈颖建议,国家应尽快改革村医管理体制,完善驻村医务人员的编制、薪酬与养老机制,同时做好农村卫生规划,使财政补贴资金在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之间的分配更为合理。

  身份转变 3月《人民日报》乡村医生马文芳建议,应参照民办老师的做法转变村医身份,这关系到全国超过100万村医的切身利益。

  徐毓才谈到,如今之所以会提到“村医身份转变”问题,主要是因为政府执行基药、乡村一体化等政策后,村医收入锐减,自然就得给政府“提条件,讲价钱”。

  补助到位 41日《健康报》报道,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医疗卫生政策研究院“农村卫生人力资源课题组”对村医做了一项调研,发现医改后村医收入普遍下降,比如医改前黑龙江省乡村医生收入每年平均为20376元,医改后,年平均收入为13550元,下降约33.5%,不少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卫生局都说没拿到公卫补助。

  830日卫计委《通知》强调,乡村医生各项补助经费实行预拨制,由县级财政部门直接将补助经费的80%以上按月拨付乡村医生,余额经考核后发放。要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不得挪用、截留。

  94日《滁州日报》报道,凤阳村医有了“工资卡”,凤阳县根据相关部门审核确定的村卫生室人员名单,统一为村医办理“村医补助资金”个人专用卡,在每季度第一个月足额预拨本季度村医相关补助资金。

  能力提升 对村医来说,国家保障政策固然重要,但村医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也须进一步提高。“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公共卫生工作的全面铺开。村医工作任务的不断增加,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科医生将成为未来农村卫生战线的主力军,”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东富乡太阳升村卫生室孟凡权说,“作为农村三级卫生网网底的村卫生室,更需要拥有优秀的全科医生,村医应该加强培训,植入新生力量,提高村医工作能力,逐步将村医转变为全科医生。”

    (本文版权归基层医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