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毓才
徐毓才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96
  • 关注人气:2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议医师多点执业

(2013-09-25 11:29:49)

立秋过了,秋分也过了,气温一天比一天凉,也是顺应自然。然而,医师多点执业的议论还没用降温的迹象。人们备受期待的深圳方案“搁置”了,但要到什么时候再提起来,恐怕没有日子可以预期。就在这当口,天津放开儿科医师,允许多点执业,似乎没有什么前期预热。北京的民营医院18条,在人、医保、土地等焦点问题上也是步履艰难。

今天《医学界》网站转载了《羊城晚报》蒋琳莉、王俊的《深圳多点自由执业探索遇挫医生没胆没时间?》,看过之后,基本可以得出这么几个结论。卫人委不好说,缄默闭口;院长,叫停稳妥;医生即使允许,困境仍然很多;患者也有担心,害怕医生不能安心。总之,扯来扯去,还是一个字:难。

依我看,这“难”字背后也许更多的是担心,是利益,是观念。

担心什么?院长担心,医生“走穴捞金”影响本职工作,诱走病人。医生担心自己外出,医院知道了,给自己时间、精神各方面压力,况且没有时间,即使有时间,也未必去。患者担心,医生顾此失彼,不安心,给自己增加风险,而且自己花的钱不一定医保能保得了。拨开冠冕堂皇话语背后,似乎都隐隐约约有一股力量在,无非是利益和观念。

在利益与观念的较量中,也许期待政府出台文件放开,可能很难。即使出台个,恐怕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因为禁锢医师自由执业的东西太多太深太顽固。比如从培养医师的高等教育到医师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继续教育,从执业医师考试到层级多多的技术职称晋升,从上班下班假期安排到带薪休假、节假日、婚丧假安排,从医师执业到医患纠纷赔偿等等所有的教育培训、人事管理、法律,我们都处在“单位人”这个死死的桎梏里,企图某一级政府出台一个规定就想冲出“牢笼”似乎不可想象。

因此,面对当前现状,我们在期待的同时,也许还只能在呼吁声中,慢慢从转变观念入手。首先要大家认识医生的价值。逐步实现医师培训教育社会化,由医师自己参加医疗责任险。其次要特别注意护理服务体系和护理人员价值的体现,提升护理队伍学历教育层次,加强专科护理培训,特别是我国社会快速进入老龄化的大趋势中,让护理独立于医师之外,提供高质量的社区护理和专科护理服务,这也是解脱医师的极其重要的手段。再次,要让全社会认识到,医生自由执业不是洪水猛兽,不必过于担心。有院长担心,不经医院同意的多点执业没有试点经验,反过来说,都是如此认识,大家都不迈出第一步,哪来的经验?不放开,走穴肯定存在,但潜在风险以及不应该担的法律风险太大,总有一种偷鸡摸狗的意味。患方、医生、医院利益可能均得不到保障。与其这样,不如顺天应民放开试。就目前情况看,即使放开试,也不一定就会一窝蜂的好医生逃离,如果因此能够如鲶鱼一样激活旧有体制,促使做出好的改变那就是成功。第四,要真取得突破,医生自己还应该舍得放弃一些既得利益。好多事情,总得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便成了路。(徐毓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