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医改有多少期待与隐忧
(2013-08-27 12:48:51)刚刚从媒体得知,三明医改“走了一条不靠增加财政投入的改革路径”,笔者很感兴趣。因为,从前大家看到的多是政府大手笔投入强行推动的医改,明显地觉得不可持续,而且并没有在建机制上做出什么可以惊人的变革。
三明,到底有什么特色?
仔细读过报道三明医改的文章——《三明医改背后的加减法》,总体感觉开篇很惹眼,写到:“随着院长、医生年薪制,‘三保’基金统一管理等一系列公立医院改革举措连环推出,名气不响亮、经济欠发达的福建省三明市迅速成为全国医改的明星城市”。中间内容不多,仅仅只是“榨油”式挤压医生、院长的智慧与劳动,后面能否持久,仍然令人担忧。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1 药品跟踪监控是否能够挤压出药价虚高水分?
说实话,对药品进行跟踪监控并不是三明的创举,从2006年全国掀起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时,很多医院都采取了很多办法,这些办法就包括对重点药品进行跟踪监控,对超常药品实行降价、停药,对使用量排名靠前的医生约谈、处罚等等打压措施。然而,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是药品价格是通过招标决定的,医院决定不了,市上也决定不了,后来政策又规定,不准“二次议价”,医院原来通过打压价格的做法被认定为非法。今次,三明市在跟踪监控的基础上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对被发现有回扣品种的药品生产企业和配送企业,列入黑名单,踢出三明,也是老调重弹,是否真的能够挤出药价虚高的水分值得怀疑。
2 没有政府投入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年薪制感觉在“榨油”
仔细研读,三明医改的初衷只是“控费”,起因是医疗保险基金透支和药品腐败案件。采取的手段主要有三条,一是挤压药价虚高水分,遏制开方回扣,前面已经论述。我们不否认这么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合理用药,减少不合理用药,从而减少医药费用支出,但效果有多大,不好说。二是推出了院长、医生(技师)年薪制,目的是将院长从赚钱赢利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变原来的灰色收入为阳光收入,吸引并稳定医生队伍。
三是为防止取消药品加成医院收入减少,政府全面负责公立医疗机构基础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从我们的实践经验看,仅仅通过这么几下子,很难真正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医疗费用也难以真的降下来,因为一家医疗机构的营利能力很有限,在医疗服务价格特别低的情况下不可能大幅度增加,于是,感觉年薪制好像在“榨油”。
3 医保基金重在运行而不在管理
按照文章的说法,三明医改,还有一个备受关注的做法,就是实现市县两级、3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整合,成立了市级统一管理的三明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作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暂由市财政局负责管理。从我们的实践经验看,医疗保险基金重在科学运行,而不在管理。把钱放在银行,设立一个基金专户,谁也拿不去,肯定很安全。但医疗保险基金是要花掉的,怎么花,才能让群众满意,医疗机构满意,这才是根本。而对于运行,恐怕财政部门不在行,因此财政部门管基金恐怕欠妥。
4 只增加2-3万元,还要承担那么严酷的考核,恐怕难以留住好医生
据媒体报道,三明医改最吸引眼球的做法就是院长、医生年薪制。按照相关文件规定,三明市22家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的院长实行年薪制,以每年30万元为基数,经费由财政全额支付,目的是充分体现院长代表政府对医院的管理职责。同时,还建立了5大类34项的考评体系,分别从医院服务评价、办医方向、医院管理等方面对院长进行考核,连续两年不合格者,将予以免职。
而对于医生年薪制的标准,三明市政府又进行了调整,将住院医师的年薪标准从原定的7万元调整为10万元,主治医师从12万元提升至15万元,副主任医师从18万元调升到20万元,主任医师维持25万元不变。医生年薪由医院的医疗收入支付,科室业务收入不得列入医生绩效年薪考评内容。
无疑,年薪标准的提高,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实力强的欢欣鼓舞,实力差满是担忧。
一是左右为难的政策。看看前面的规定,“医生年薪由医院的医疗收入支付,科室业务收入不得列入医生绩效年薪考评内容”。医生年薪要由医疗收入支付,反过来业务收入又不得纳入绩效考核,是不是很别扭。
二是与年薪制配套的严格的考评制度,如平均住院费用、基本药物使用、检查化验费用的比例等每一项都有明确规定。因此一些医生担心,“到年底能拿到八五折的年薪就算好的了。”
对于一些规模小、业务收入低的医院的医生来说,年薪制更多的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有院长认为,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政府没有补偿,仅今年上半年医院就减少了113万元的收入。“对于实现年薪制的上限,大家连想都不敢想,即便是按70%发放,医院也拿不出这笔钱。” 本院医生和其他医院同级别医生的收入差距就会拉大,医院还能留住人才吗?
5
三明医改也不是什么好样板。一些局内人不无担心。一是政策只是写在文件上而不能落地,恐领导易人而反复。二是与其他地方医改政府大夸口大投入难以持续相比,三明这种“榨油”式医改恐怕也难以持续,前者,政府背不动,后者医生吃不消。三是药品零差率并不能解决看病贵的根本问题,况且,三明医改不但取消了药品加成,就连中药饮片也实行了零差率,而且政府还没有补偿。归根到底,政府办医责任不落实,医改恐难成功。不促进医药市场快速健康发育,医改也难以成功。(徐毓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