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量少质优”的医学精英教育可以探索但难以适应我国当前实际

(2012-08-24 21:43:57)
标签:

杂谈

“量少质优”的医学精英教育

可以探索但难以适应我国当前实际

徐毓才

一要分析医学生“逃离”的原因。报载,我国每年培养约60万医学生,只有约10万人穿上“白大褂”。我不知道这数据从何而来。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医生风险太大、工作太累(身心俱疲)、待遇与付出极不成正比。睁眼看到,都是高中同学,学其他专业的都在“快乐”而“悠闲”地生活着,你让谁不动心,谁还愿意去穿着“白大褂”而不逃离。就连村医做保险一年多就得到公司奖励的小轿车,这怕是做村医一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

二要分析我国的医疗人才到底是过剩还是不足。没有宏观数据,单从我们这个小地方可以看出,医疗卫生技术人才是相当的缺,从县级医疗机构到卫生院一直到村卫生室,全面出现青黄不接局面,县级医院医生面对狂潮般就医者,全部都在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很多人顾不上休息,常常累倒累死在岗位上,而卫生院常常只有一两个医生,卫生室很多村医年纪已过60岁,没法退休,也没有接替者,据我在基层观察,这个行业正在遭受“寒冬”。所以,在我看来,我们很缺人。精英教育显然不适合。

三是要客观分析基层为什么留不住人。我相信每一个考生当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都怀揣一个美好的梦想。当在电脑上选择医学院校时,也一定是慎重的。可为什么通过大学四五年学习会变呢?为什么这麽高的“逃离”比例会出现在当今综合国力世界第二新医改取得巨大成就的时期呢?为什么某高校博士到基层调研会得出“死也不下基层”的结论呢?凭我的体会,在当下中国,越到基层你将丧失的越多,得到的越少。而且除过“资源性亏损”外,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工资、待遇、晋升全部是“政策性亏损”,不但影响个人,无疑还会影响一个人一辈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