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谐园岳老师是这样帮助自己儿子及其他孩子戒掉网瘾重返校园的

(2023-07-03 17:07:12)
标签:

和谐园

家庭教育

分类: 微课

怎样教育孩子及怎样转变问题孩子呢?按人成长的科学规律去做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和谐园15385545257 18009646387微信同号

(如何能唤回你,我的孩子) 视频

https://video.weibo.com/show?fid=1034:4820069344280688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videoshare?nid=sv_599115252877636727&source=search&tpl=search

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安徽淮南家庭交流中心主任

2010年12月

目录

一、我的昨天——儿子的成长经历

(一)儿子出生,如获至宝

(二)过度关爱

1、自以为是,一意孤行

2、物质过度,娇惯孩子,儿子不通情理不知感恩

3、情感过度,宠溺孩子,儿子随心所欲我行我素

(三)过度保护

1、包办代替,孩子失去自理能力

2、过度担心,孩子走哪都不放心,孩子丧失了独立自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过度期望

1、唯学习论的危害

2、家长陪读,孩子失去自主学习能力

3、学习上家长死拖硬拽,孩子学习兴趣尽失

(五) “三过度”带来的恶果

1、自然需求过度满足,社会需求严重缺失,违反了人成长的科学规律

2、电脑游戏交换学习,路越走越偏

(六)粗暴管教,错上加错

1、强行断网是强刺激

2、不上学就暴打,再次强刺激

(七)病急乱投医,几乎走上不归路

1、心理咨询,毫无效果

2、看心理医生,吃精神类药物,造成儿子两度自杀

(八)儿子活着就好,我终于开始觉醒了

1、不再折腾

2、活着就好

 

二、我的今天——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一)痛定思痛,再寻良策,喜获恩师,茅塞顿开

(二)着手成立淮南家庭交流中心,互帮互助,助人助己

(三)得到了陶教授的真诚帮助,儿子的情绪好转了

(四)儿子也出来参与我们的的家庭交流了,儿子说出了心里话

(五)一起旅游交流,为孩子们创造温馨良好的生活环境

(六)自我改变,他不理性我理性,坚决闭嘴

(七)多次参加陶教授的讲座,儿子和我受到了陶教授的多次直接帮助

(八)践行,为孩子创造不得不好的成长环境

1、坚决不再以孩子为中心,坚决不再过度关爱

2、找到突破口,坚决不答应孩子的不合理要求,重新做回老子

(九)通过反复学习、践行和感悟,我深深的知道了三过度的危害

1、不再过度关爱,物质上不再过度满足,同时给予孩子自由

2、不再过度保护,家长要忍耐,不再为孩子过度担心

3、不再过度希望,降低期望值,不再以自己的意志要求孩子

4、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的学习家长一定要放下

(十)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成绩、典型案例回顾和感悟

1、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我们帮助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孩子走了出来

2、单身妈妈和网瘾儿子

3、父母彻底改变错误教育方式是孩子转变的基础

4、跟随着成功人的脚步去学习践行非常重要

5、孩子成人比成才重要,家长必须彻底改变自己的观念

6、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大家的同时,我的孩子现在已经完全走了出来

7、一个反面案例——家长不改变,孩子就是死路一条

8、家长要明白,孩子成人是第一要务

9、一个自闭症男孩的故事——家长是因孩子是果,要改变孩子必须改变家长

 

三、我的明天——继续帮助更多的人,相信一定越来越好

(一)我们的宗旨和使命

(二)我们今天取得的成绩

(三)家长学习改变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是孩子走出来的唯一出路

(四)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信心百倍

(五)保持阳光心态,坚定信心,只要家长自己好了,孩子们就一定会好起来

(六)展望明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一定都会越来越好

 

一、我的昨天——儿子的成长经历

(一)儿子出生,如获至宝

1984年我大学毕业分配从事法医。八十年代初期的社会治安比较混乱,刑事案件高发。年轻的我,风发正茂,一心扑在工作上,31岁我才结婚成家,32岁我才有了我的宝贝儿子。

1991年6月29日中午,我在家做饭,我们同事来到我家,说一树林里发现一具男尸,胸背后有刀伤,可能是凶杀案件,要我出现场。我说今天法医不是我值班,另外我妻子也要生了。这位年轻的同事走后,又来了一个大队长,看到我妻子确实要生了,没说什么也走了。过了一会儿我们支队长又来到我家,问长问短。我心领神会,我和妻子说了句我经常说的话,“我去出现场了。”然后就和支队长一起出了门,晚上九点多钟支队值班人员用电台通知正在现场的我,说我妻子要生了,现在在市妇幼保健院,由于没有提前预约,所以没有床位,要我回去找人按排。

其实我有两个同学都在保健院,但我妻子是早产,所以没有提前准备。到了派出所后我才和我同学电话联系,但他们保健院产科确实是没有床位了。这时由于那个案情复杂,我们还在研究案件,不能回去。我就只好让我妻子家人自己在那里想办法,到了晚上十二点我才匆匆忙忙赶到保健院。

我把我的同学找到医院,问明了情况,然后我和市第一人医院联系,准备把我妻子转到那里。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我妻子已经临产,不能再转院了,无奈之下我只有认命了。凌晨,儿子出生了,早产一个月,体重偏轻,其它指标倒还正常。产后我妻子在走廊里加床呆了两天,即不方便又受风寒,妻子和家人都埋怨我,只顾工作不关心妻儿。我又何尝不想关心妻儿,共享天伦之乐呢?可是当时繁忙的工作实在让我无暇顾及家庭啊。

(二)过度关爱

1、自以为是,一意孤行

于是,年龄较大和工作繁忙的我开始对儿子有了种补偿的心理,把过多的爱给了儿子。晚上我让儿子和我们睡在一起,睡在我和妻子中间。儿子要什么东西,只要是我能做到的我都会想方设法满足他。儿子吃饭时说饭不好吃,我就责怪妻子,逐渐养成了儿子自私任性、不通情理、不知感恩、随心所欲、我行我素和挑食的坏毛病。儿子六岁时我把他送到全托的少年宫幼儿艺术学校,第二天我去看儿子时,儿子哭着说要回家。我看到儿子身上被蚊子叮了很多红斑,我心疼无比,就和老师商量,老师破例让我儿子成了班里唯一的一个日接生。

以上两个事例是我过度关爱孩子的开始。在以后的岁月里我把过度关爱发挥到极致,我主动的给孩子提供了我所能做到的最好的条件。

2、物质过度,娇惯孩子,儿子不通情理不知感恩

由于儿子是早产,身体瘦弱,我想方设法给儿子补营养。每天下班我总是给儿子买一斤油炸牙签肉串。几年下来,儿子由瘦小变的肥胖起来,刚上初中的男孩体重增加到一百七十多斤。儿子想吃什么我就给他买什么,我妻子看在眼里,恨在心里,说我会把孩子毁掉的。可是我一意孤行,不仅不听妻子的劝告,还埋怨妻子。

有一次中午吃饭时我儿子说妈妈烧的饭菜不好吃,我就埋怨妻子,“你总是做儿子不喜欢的饭菜,让孩子怎么吃呢?”儿子听后就把饭往菜盘里一扣,直接就说不吃了。我接着就说,那我们走,上饭店吃去。说完我就带儿子去饭店了。

儿子要什么东西,我就给他买什么东西。儿子上初一时,迷上足球,要买足球服,我一下给儿子买了两套。可他还要买其他国家的足球服,就这样我先后给儿子买了十几个国家的足球服。儿子看了世界杯,又要买世界杯足球,我就给他买了一个,家里已经有过一个了,这样家里就有两个足球了。有次星期天带儿子去我父亲家,父亲听说我儿子喜欢足球,他又给了儿子买了一个,这样儿子就有三个足球了。后来他去理工大学踢球,把新的世界杯足球带去踢了,回来后儿子要我给他再买一个新的,说那个世界杯足球踢过了,不新了,他要一个崭新的世界杯足球留着观赏。我说已经有仨了,不要再买了。可是儿子不愿意,闹着还要买,我没办法只好又给儿子买了一个。

3、情感过度,宠溺孩子,儿子随心所欲我行我素

在家里儿子要干什么事我总是依着他,可以说是百依百顺。一次我抱着儿子到我办公室,我让儿子下来玩一玩,儿子不愿意,还用手打我脸,我还给儿子赔笑。我的同事们都看不下去了,说这样早晚会把孩子惯坏的,可我听了却不以为然。

在生活上我也特别关爱儿子。上中学了还和我们睡一起,夏天他解大便时我怕他热还拿个电风扇给他吹着,他大便后我还给儿子擦屁股,儿子都上初二了我还给他洗澡。可以说,我对儿子的生活关心的真是太无微不至了。

(三)过度保护

1、包办代替,孩子失去自理能力

我对儿子不仅生活上过度关爱,对儿子我还过度保护,家里的事不让儿子做,儿子自己的事我也不让他做,全部都是我给他做好。儿子的所有学习用品都是我给他准备,每天上课的书本也是我给他准备好。我为儿子画课程表,为儿子包书壳,为儿子装好笔和纸。有一次我看错了日期装错了书,儿子放学后还和我大吵大闹,说他不上学了。我为儿子做的事越多,儿子就越埋怨我,说我这不好那不好。真是家长为孩子做的事越多,孩子埋怨的理由也就越多。

在家里我从不让儿子做事,有时儿子主动做事我还叫儿子不要做,我说,“儿子你不会做,你不要帮倒忙了,再说你就是会做事,学习不好又有什么用?”儿子看我这样的态度也就不做了。每当我不让儿子做事时,我妻子看了就强烈反对,和我争吵,说我这样做是不对的,要我让孩子做事。我说孩子会做事又有什么用,把时间都用到做事上了,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我们俩总是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有时儿子说,“你们不要吵了,我不做事了,也不学习了。”我看到儿子不学习了,心急如焚,就更加埋怨妻子,我说儿子的教育由我来管,你没有知识,不要你来问。妻子流着泪说,“行,我再也不管了,随便你俩怎样,以后有你后悔的时候。”

2、过度担心,孩子走哪都不放心,孩子丧失了独立自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我不仅不让儿子做事,我不仅帮儿子做事,我还怕儿子出事。儿子上初三了我还天天接送他。一次外出办案,中午准备回来的,基层派出所要留我吃饭,为了接儿子,我让派出所开车到学校去,由于路途比较远,晚到了十几分钟,就剩儿子一个人在校门口等着。其他学生早都已经全部走完了,其实学校离我们家走路的话也就十几分钟。

由于对儿子过度的保护,我的儿子没有了独立的能力、自理的能力和适应的能力,一切都得依靠父母。

(四)过度期望

1、唯学习论的危害

我还对儿子过度期望。我为了儿子将来能考个好大学 , 弥补我只上了个普通大学的遗憾,我放弃一切休息和娱乐的机会,回家盯着儿子学习。我先学好儿子要学的课程,然后再督促帮助儿子学习。儿子遇到不会的题目,我就来教他。我还和儿子一起去上辅导班,数理化英语我都能辅导。我的过度关注换来的是儿子学习态度的不端正,他认为是为我学习的。我的过度帮助换来的是儿子学习能力的下降,他学习时根本不需要费太大的劲。久而久之,儿子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我帮助儿子的错误方法,带来了不可弥补的后果。

2、家长陪读,孩子失去自主学习能力

一天晚自习后我把儿子接回家,儿子吃过饭后我叫儿子做作业,有道数学题他不会做,没有找到思路,我就做给儿子看,做着做着儿子就叫我不要做了,说他会做了。我不仅不停下来让儿子自己做,还说儿子你每次考试不是这里出点问题,就是那儿出点毛病,丢三落四的,总是被扣分,所以很难考到高分,我做给你看,你要认真的学,主要是步骤要清楚。我一段话后,儿子已经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了。我再让儿子做,儿子就在那儿磨洋工。我更加生气,我说我说的你认真听了没有?我做的时候你认真看了没有?像你这样怎么能把学习搞好,你学习搞不好,将来考不上好大学,你的前途就没有了。儿子被我说的垂头丧气,说他头疼,那天没有洗刷就睡觉了。

儿子在家学习时我总是坐在旁边看着儿子。有时儿子抓抓头,挠挠痒,我就会提醒儿子,说学习时要注意力集中,尽量不要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儿子每次开始学习时是本来饶有兴趣的,但在我的不断提醒下,儿子每次从不耐烦到反感,然后就是磨洋工了。

有次我路过家,我就回来看看,想看看儿子到底在干什么。我看到儿子在边听音乐边做作业,我就气不打一处来,不由自主的说他两句,做作业时还听音乐,能专心吗?儿子不理不睬,继续边听音乐边做作业,我就将儿子的耳机摘掉,叫儿子不要再听音乐了,儿子气的眼睛直翻。儿子开始本来是愉快的做作业的,但我却用成人的思维去管束要求孩子,说听音乐就是不专心做作业,其实是我错怪了孩子。而且我还采取了孩子们最反感的强制性的错误方法,可想而知,儿子被我搞的心烦意乱,也无心再做作业了。邻走时我还嘱咐妻子,要她看着儿子学习,要不儿子不自觉。妻子气鼓鼓的说,“我不问,你不是不要我问吗?”我说我不在的时候你还是要问的。妻子说,“你叫我问我就得问,你叫我不问我就得不问,凭什么啊?”我们夫妻又吵了几句,只能是不欢而散,结果可想而知。我回来真的不如不回来。

3、学习上家长死拖硬拽,孩子学习兴趣尽失

我的错误方式还有很多很多。一次儿子做数学课外作业,遇到一道题很难,同学们都没有做出来,我花了一晚上的时间做出来了,第二天早上我却忘了给儿子。到了单位后我打电话给学校保卫科的老师,让老师把答案给我儿子,保卫科老师说叫孩子自己做就是了,我坚持说把答案送给我儿子。回家后我问儿子那道题有同学做出来吗?老师表扬你了吗?儿子不仅不高兴,还气鼓鼓的说老师都不相信是他自己做出来的,埋怨我帮了倒忙,让我以后不要再乱帮了。唉,真是出力不讨好。

04年上半年我儿子上初一,儿子为了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让我给他转学,转到我们派出所辖区所在的一个重点中学。我想尽一切办法给儿子转了学,而且上的是尖子班。刚到班上时儿子还很努力学习,成绩也还好,但由于基础问题,和班里其他同学差距太大,一年下来学习成绩还是排到了后面,儿子学习情绪受到了很大影响。我看儿子这样的话考重点中学的希望就不大了,于是就和老师商量,让儿子重读一年初二。开始儿子不太愿意,经过做工作后还是勉强同意了。

(五) “三过度”带来的恶果

1、自然需求过度满足,社会需求严重缺失,违反了人成长的科学规律

以上是在我帮助孩子学习时的一些错误做法,我想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可能多多少少都会有我类似的错误做法吧。我们错就错在这里,我们总是以我们家长的意志去要求孩子,去安排孩子,搞的孩子好像是为我们家长活着,搞的孩子好像是为我们家长学习,可想而知,这样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方法换来的只能是孩子的抵触情绪,换来的只能是孩子的被动学习和厌学。

就这样,我的儿子渐渐的失去了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成绩也出现了滑坡,同时也没有了独立的能力、自理的能力、适应的能力、吃苦的能力、社交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平衡的能力。这就是我过度关爱、过度保护、过度希望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这样的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由于我对儿子百依百顺,造成了我的儿子的自私心理和放任性格,做事我行我素,随心所欲,到最后儿子要什么东西我就得买什么东西。

2、电脑游戏交换学习,路越走越偏

记得儿子在上初二时要买电脑,我和妻子商量后认为还不是买电脑的时候,就没有答应。儿子不敢找他妈,因为他知道他妈是不会答应的,于是就反复的缠我,开始我是坚决不同意,可儿子死缠硬磨并表态买了电脑他就好好学习。我仍然还是不答应,那儿子就威胁我说他不学习了。我害怕影响儿子的学习,就和儿子商量,儿子说他不连网,只玩玩小游戏。这样我们就给儿子买了一台电脑。

开始儿子在家只玩单机小游戏,星期天该我值班时我就带儿子到单位。儿子到我们单位旁边的网吧去上网,在网吧里一玩就是半天,玩好后情绪倒也非常好,我当时认为儿子学会了电脑,玩玩游戏倒也没有影响学习,也没有什么不好,所以儿子提出要在家装网线时我也就同意了。网线装好后儿子还和我一起订了一个计划,作业完成了就玩十分钟,完成的好就玩二十分钟,主动完成或超额完成的话就玩三十分钟。开始执行的还不错,但后来儿子觉得玩的不过瘾,要求延长玩的时间。我不同意,儿子就不好好做作业,我怕影响儿子的学习成绩,就再一次和儿子商量。儿子说他保证好好学习,平时不玩网络游戏,只是上网听听歌,下载歌曲到mp3上。我觉得儿子讲的也符合情理,就同意了。就这样儿子就玩了半年的网络游戏。

05年上半年的一天,我在值班,按我们订的制度,周末才能让儿子玩网络游戏,我就把连接网线的调试解调器带到了队里。第二天是周末,我应该回家把调试解调器给儿子,让他上网的,可是,由于发生了大案我不能回家,儿子打电话让我送回来,我就找借口没有答应把调试解调器送回去,儿子说我不守信用,在电话里和我吵。我气不过说你越吵我越不送,后来我真的没有送回去。可这成了儿子不学习的借口,不看书也不做作业。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可怎么得了。

(六)粗暴管教,错上加错

1、强行断网是强刺激

在说服教育无效的情况下,我用毛巾抽打儿子的脸,儿子哭的稀溜溜的。打在儿子脸上,疼在我的心里。为了能让儿子尽快学习不至于影响考试成绩,我再次妥协了。

问儿子有什么要求,儿子说他想买网络游戏的点卡,我问他买了点卡他能不能好好学习,儿子说他保证好好学习,我就带儿子买了点卡。其实我当时心里就基本明白了,儿子这一辈子完了,他不会好好学习了,不会有出息了。但是为了能让儿子完成学业,至少能做个普通人,玩就玩吧,总比不上学强。

06年正月初八,我带儿子去上数学辅导课,辅导老师告诉我,我儿子经常和几个不学习的孩子在一起,上课也不认真听讲,这样下去考重点高中希望就不大了,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其它问题。是的,一个未成年的男孩,如果经常泡在网吧里,是容易出事的。我当时就遇到几个这样的案件,我越想越怕。我问辅导老师怎么办,老师告诉我要坚决地拽掉网线,采取强硬的措施,不准他上网。我说我一强硬,儿子就不学习了。老师说不学习是短暂的,过段时间,他不想网络游戏了还会学习的,再说不学习也总比违法犯罪好。

我想想也是,总不能到让爸爸来处理自己孩子吧。而且我儿子是重新读的初二,初二的内容他都学过的,耽误耽误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我思前想后后决定按老师说的去做,配合老师来做。辅导课结束后老师就把我和儿子叫到他办公室,告诉儿子从今天开始就不能再玩网络游戏了,如果不听就要搞他,让我回家就把网线拽掉。我表示支持,儿子当时没有吱声。

就这样我和我儿子回家了。到了家里,我要拽掉网线,儿子求我不要拽,他保证好好学习。我说你已经保证过好几回了,可是你哪次的保证也没有兑现过的。于是我坚决的拔掉网线,儿子哭着叫我不要拔,我还是拔掉了。儿子当时就哭着离家出走了,跑了一个星期,最后到他外婆家去了。儿子真的彻底不学习了,开学也不愿回家,更不愿去学校。他外婆将他赶回家,他还和外婆吵,还将外婆推倒在地上,外婆将他坚决地赶了回来。

回来后,我让他去上学,他不愿意,我就强硬的将他带到学校。到学校后儿子不愿意进教室,班主任老师找儿子谈,在老师家门口老师冒着小雨和我儿子谈了两个小时,可是儿子就是不愿上学,除非答应让他玩网络游戏。老师用了缓兵之计,和我儿子说只要你好好学习表现好,星期六我打电话给你爸,让你玩一个小时游戏。

我儿子听了老师的许诺,高高兴兴的上学了。星期六晚上儿子问我,老师给你打电话了吗?我说没有。儿子说可能是他上课时讲话了,他也就不提玩游戏的事了。又过了一个星期,儿子又问我老师打电话了没有,我说还没有,儿子认为可能是他作业没有写好。第三个星期六儿子再次问我,我说老师还是没有给我打电话,儿子不相信了,说我们骗他,他就又不学习了。

2、不上学就暴打,再次强刺激

我打电话问辅导老师怎么办,辅导老师让我坚持,不要向孩子妥协,我就坚定地去做。可是儿子真的不学习了,回家不做作业,不看书,就看电视或看光碟,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我当时心里很是疑惑。五一节前,儿子又不去学校了,我又问辅导老师怎么办,辅导老师告诉我,打,狠狠地打,能打好。他还举了一个孩子被打好的例子。

五一节后,开学前的那天晚上,我和妻子商量好了,第二天早晨如果儿子还不愿意去上学,我们就打,直到他愿意上学为止。第二天早上,我们把儿子叫起来,要他去上学,儿子说他不想去,我们说不去不行,儿子还是不愿意去。按事前商量好的,我就用准备好的皮带抽打儿子,妻子见我打的不疼不痒,就夺过皮带使劲的抽打,儿子起来反抗,掐着我妻子的脖子,我见这种情况就上去拨开儿子的手,用皮带狠狠的抽打儿子,照头照脸和身上乱打一气,儿子被打得哭着喊再也不敢了,他愿意去上学了。我停下手,看见儿子满脸是血,口鼻都打出了血。

我用毛巾给儿子擦了擦,收拾好他的书本,就带着他去了学校。儿子去了学校后,经常头疼,经常肚子疼,老师动不动就要打电话让我把孩子带到医院去看看。一次老师又打电话让我去带儿子回去,我由于工作忙,没有及时赶到,儿子就在学校花园边坐了好几节课。当我赶到时,看到儿子捂着肚子低着头坐在冰冷的水泥台上,我心理特别特别难受。儿子在学校不仅上课不听讲,不做作业,还经常和同学打架,从一个好学生变成了坏学生。

(七)病急乱投医,几乎走上不归路

儿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也在深思。看来强硬的方法不行,带来了很不好的效果,虽然儿子不玩网络游戏了,但儿子连正常的生活都不行了,今天这儿不舒服,明天那儿难受。又是头疼,又是拉肚子,这样怎么能行啊。期间我不断的打电话给那个辅导老师问应该怎么办。辅导老师说过一段时间就会好了,我说要多长时间,辅导老师说要几个月。可几个月过去了,我儿子的状况越来越差,我开始怀疑起来。

1、心理咨询没有效果

我四处打听教育孩子的方法,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位中学老师说,他的一个朋友是心理咨询师,我的儿子有心理问题,他应该能解决。我就请这个中学老师和他的那个心理咨询师朋友吃饭,请求他帮助我的儿子。认识这位心理咨询师后,我经常带儿子去他的心理咨询所,他和我儿子谈了几句话后,就让我儿子一个人去玩电脑,继续玩他的网络游戏。多次咨询后,我儿子的状况依然如故,而且又玩网络游戏了。

这时我买了大量的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医生方面的书籍,通过认真的学习,我有了一定的教育和心理方面的知识。我常和那个心理咨询师探讨帮助孩子戒网瘾的方法,我们设想由那个中学体育老师带领孩子跑田埂,让心理咨询师疏导孩子,我来和其他家长交流,帮助孩子们戒网瘾。由于我儿子的状况没有好转,我们又没有经验,就没有实施。

2、看心理医生,吃精神类药物,造成儿子两度自杀

后来我觉得心理咨询师解决不了我儿子的问题,又带儿子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问了我儿子一些问题后,让我儿子在电脑前做选择题回答问题,然后拉出一张分析诊断书,说我儿子多动、焦虑、抑郁,给我儿子开了一些精神性药物,让我儿子回去吃。儿子回去吃了这些药,开始时学校老师说我儿子变好了,上课也不说话了,辅导老师也说我儿子有进步了。

可是儿子的身体却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出现了女性化特征。到了期末考试,我儿子的成绩在班上排到倒数几名了。儿子受不了这种打击,又不愿上学了,要去合肥打工。此时我已经知道了强硬的方法是错误的,是不会有任何好的作用的,于是我只有同意儿子去打工了。

儿子见我同意了,也很高兴。我试着和儿子商量,你能不能先在淮南本地打工,因为你从来没有一个人出过家门,在外地会遇到很多麻烦。儿子说可以,然后就在一个机电修理部打了工。但是刚干了两天,就觉得没意思了,也受不了那个苦,就不干了。接着就到放假时间了,儿子就在家休息。

整个假期儿子就在家看电视,也不学习,也不做作业,也不出去玩。开学前几天儿子在家里将半瓶几十粒精神性药物一起吃了下去,出现了严重症状,牙关紧闭,四肢痉挛。我回家看到后立即打电话让一个亲戚开车将儿子送到精神病院抢救,经过抢救儿子才转危为安了。

所以看来服用精神抑制性药物不行。我就又通过我大学的同学联系到安徽省最好的心理医生。经过预约,在一个星期天我们一家三口驱车到了省城合肥,排了一上午队,看了那个著名的心理医生,二十分钟的谈话,主要内容是要我儿子珍惜生活,努力学习。谈话后心理医生给开了兴奋性精神药物“利他林”,每次只给开半个月的量,半个月后还要去一百多公里外的合肥去找那个心理医生开药。由于是红处方的药,我们淮南市没有,我只能一趟一趟的往合肥跑。儿子服用了几个月利他林,也没有什么效果,后来儿子干脆就不吃了,状况也一直没有好转。

07年6月8日儿子在学校喝了两瓶白酒,昏倒在教室后面,下课后同学将我儿子抬到老师办公室,老师见我儿子已经昏迷,就赶紧拨打120急救。老师将我儿子送到医院后又通知我,当我赶到医院抢救室时,医生说孩子昏迷了,不能洗胃抢救了。我说不行,无论如何都要抢救。我打电话找来我的同学,这个医院的副院长,对我儿子进行了洗胃、输液、输氧等有效的抢救。经过一夜的抢救,儿子苏醒了,可儿子醒来后就要拔掉输液管、输氧管,说不要救他,他不想活了,救他干什么。

(八)儿子活着就好,我终于开始觉醒了

1、不再折腾

我泪流满面,看着被我们整的死去活来的孩子,我一下子觉醒了,我发誓再也不去做傻事了,再也不会听从这个老师那个老师的教导了,也不去这样那样的去“教育”孩子了,再也不会去看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了,是他们差一点害死了我的儿子。

儿子从医院回来后,我就请公休假在家照顾儿子。我再也不指责批评儿子了,儿子学习不学习的问题我也不再说他了。原来家里的电脑我送给我父亲了,儿子要买电脑,我们就又给儿子重新买了一台,而且又重拉了网线。儿子就在家里玩网络游戏,彻底的不学习了,中考也未参加。

7月初我们单位有急事,我又去上班了,我就将我儿子带到我父亲家。我上班的第一天上午10点钟,我父亲打电话给我说“你儿子说他不想活,跑掉了。”我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了我儿子,我骑摩托车带着他,儿子对我说,“我都想让汽车撞死我,你找我干什么?”

2、活着就好

我将儿子带回了家,可是儿子一个人在家,我更不放心,我担心他想不开会再次出现问题,就让妻子把她在广西刚高考完的外甥接来我家陪伴儿子。在儿子表哥来到我们家以前的日子里,我心烦意乱,坐立不安,我回家时总是慢慢的打开门,特别害怕儿子出现啥意外。每当我打开门看到儿子坐在电脑前玩游戏时,我就阿弥陀佛谢天谢地。

 

二、我的今天——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一)痛定思痛,再寻良策,喜获恩师,茅塞顿开

我痛定思痛,再一次走进书店。07年7月16日我在书城买到了陶宏开教授的书《回来吧、孩子》和配套光盘《戒除网瘾的秘诀——心灵沟通与素质教育》。我认真的学习,一下子茅塞顿开,我错了,是我害了孩子啊。我决心用陶宏开教授的理念指导我去实践。

(二)着手成立家庭交流中心,互帮互助,助人助己

我看到陶宏开教授的书里说到在当地成立家庭交流中心是戒除网瘾的好方法。我就和华中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联系,想得到陶宏开教授的帮助,在我们本地也成立家庭交流中心。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的老师告诉我8月8日陶宏开教授要去安徽电视台做节目,让我和安徽电视台联系。我打电话给安徽电视台,说明了我的用意,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说,他们需要征求陶教授的意见后再议。

陶教授8月7日晚上到达合肥。当晚9时许我再次打电话给安徽电视台《前沿访谈》栏目,栏目负责人说可以,明天给陶教授录制节目时让我们旁听。8月8日我找了辆车想带上儿子、儿子的表哥和表姐一起去合肥,可儿子此时玩网络游戏玩的正起劲,不愿意去。无奈之下我只能带着儿子的表哥和表姐去了合肥。在访谈现场我看了记者对陶教授的采访,听了陶教授的谈话,谈话结束后陶教授和我们一起进行了交流。我提出想在我们本地成立家庭交流中心的设想,陶教授表示支持,并把他的联系方式给了我。

回来后我立即着手成立家庭交流中心。几天后我把筹备的情况用短信汇报给了陶教授,陶教授当时在海口,让我打电话过去,我电话打到陶教授住的宾馆,陶教授听了我的汇报后很满意,表示支持,并问了我儿子的状况,问我儿子愿意不愿意和他通电话。我问儿子,说陶教授打电话来了,能不能和陶教授讲几句话?儿子当时在玩网络游戏,不愿意停下来。

我对陶教授说,我们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牵头下准备于07年8月19日成立“市戒除网瘾家庭交流中心”,希望成立当天陶教授能发来短信祝贺。07年8月19日家庭交流中心成立的当天,我们共来了二三十个家庭的父母和十几个孩子,还有师范学院的教授、市妇联从事儿童教育的老师、市教育局的官员,还有一些心理咨询师、中学老师、新闻媒体等方面的人员。大家在一起畅所欲言,陶教授也及时的发来短信祝贺。

会议结束后一个地税局的人员找到我,要我的电话号码和陶教授的号码,我把我的电话号码给了他,并问他要陶教授的号码干什么,他说想和陶教授联系。我说陶教授很忙,你有什么要帮忙的吗?他说:我儿子的情况很严重,刚才来到会场,看到是有关戒网瘾的会,就跑了,他妈去找他也跟着走了,我想让陶宏开教授帮帮我们。我说8月23日在北京有个戒除网瘾的夏令营,陶宏开教授主讲,不知你是否愿意去。他说回家商量一下,回家后经过商量他们一家三口真的去了北京。

(三)得到了陶教授的真诚帮助,儿子的情绪好转了

07年8月30日我和妻子、儿子去送儿子的表哥回广西,在武汉换乘。我们买了三张去广西的火车票,一张回来的火车票,我妻子、儿子和儿子的表哥准备去广西,我回家。由于儿子和他妈一句话没有讲的来,儿子就生气不去广西了,我只好把票退了,又买了张回家的车票。

我打电话给陶教授,陶教授说他当时有个讲座。我们就先找了个茶座喝茶休息,妻子和儿子的表哥中午乘车去了广西。我和儿子留下来聊天时,我问儿子愿不愿意去陶教授家,他不吱声。我说我要向陶教授汇报我们成立家庭交流中心的情况,要去陶教授家。我打电话给陶教授,陶教授让我晚上6点半到他家,边吃饭边谈。

晚上6时许我和儿子到了陶教授家,我简单的向陶教授汇报了工作,紧接着陶教授就让我们吃饭,边吃饭陶教授边和我儿子聊天。饭后陶教授继续和我儿子沟通,我儿子和陶教授一见如故,谈的非常融洽。可惜我们晚上要赶9点半的火车,陶教授家离汉口车站还一个小时的路程,8时30分,我和儿子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陶教授。回到淮南后,我儿子的情绪大有好转,我也在改变着自己以前的不良做法,努力和孩子做朋友。

(四)儿子也出来参与我们的的家庭交流了,儿子说出了心里话

我们成立家庭交流中心后,矿业集团的一个处长家庭、广电局的一个家庭、地税局的一个家庭、师范学院的朱教授、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办公室主任和我自己的家庭经常在一起交流。开始我们家就我一个人参加,儿子在家玩网络游戏,妻子怨恨我不愿意参加。有时我们聚餐甚至是我请客时我儿子和妻子都不到场,我痛苦万分,只能自己和别的家庭交流。

每个星期六、星期天我们都聚会交流,有时到我单位,有时到广电局,有时到关工委。后来我想我儿子老是不参加也不是一个办法,怎么能让我儿子也参加呢?陶教授书上说最好不要到孩子的家里,特别是孩子的卧室不能去。而我们的情况不同,我们不是去做孩子的工作,我们是在一起交流。我就开始尝试到我家交流。

07年10月1日,我们三个家庭的家长及师范学院的朱教授到了我家,我们在客厅交流,我们的讲话孩子能听的到。开始我儿子在玩网络游戏,后来看电视,再后来儿子把房门打开,并加入我们的交流,我见儿子来交流了,我就回避到阳台上。

儿子说出了他积压在心里多年的话,说出了对我的不满,大家肯定了我儿子,鼓励我儿子,儿子异常高兴,交流结束时和朱教授一起去师范学院打乒乓球了。晚上7点,儿子回到家后说他想去见见陶教授,我立即打了陶教授家的电话,把我们今天交流的情况和我儿子的状况告诉了陶教授,陶教授说很好,让我们继续努力。我说我儿子想去看看陶教授,陶教授说可以,他现在要去北京,等他从北京回来。我告诉了儿子,儿子听后很高兴,洗洗澡就睡觉了,平时儿子都是要通宵玩游戏的。

(五)一起旅游交流,为孩子们创造温馨良好的生活环境

我也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调整好儿子的情绪。儿子在家情绪不好,我就想方设法带儿子出去玩玩。有时带儿子去公园和动物园玩,有时带儿子去外地旅游和考察。

春天到了,我们几个家庭一起去春游,去吃野餐,去喝甘美的山泉水。我和儿子及广电局的家长和孩子还一起去合肥考察了广电职业学院,广电局的孩子在那儿上学。儿子也想去上学,但犹犹豫豫的,再加上入学手续也不是很好办的,我儿子后来没有去成。那一次我们在合肥游玩了野生动物园和天鹅湖,两个孩子玩的兴致勃勃。通过旅游散心,家长和孩子的情绪都得到了调整,我们的家庭逐渐和谐了,久违的笑声又回来了。

我还按陶教授说的去做,经常让儿子听听音乐,当然不是直接让儿子听,而是我播放给自己听,让儿子也能听到。有时我放古典音乐,有时我放现代流行的世界名曲。有时儿子听的很高兴的时候,会跑到我的房间里手舞足蹈。有时儿子情绪不好的时候会叫我不要再放了,我也会尊重他。

(六)自我改变,他不理性我理性,坚决闭嘴

我理性的做事不再和儿子发生冲突。我知道孩子的情绪不是一天能调整好的,孩子的理性程度也不是短期内能培养好的,这需要一个过程,家长是一定要有耐心的。儿子一个人在家玩网络游戏,有时情绪不好了就在家砸东西,鼠标被他砸掉三个,电话机被砸掉两个,家里的房门柜门都被砸得这儿一个窝,那儿一个坑,我也什么都不说。我仍然保持理性,做到他错我不错,他情绪化我不情绪化,他不理性我理性。

但是,我理性了,可我的妻子还是不理性。有一次儿子在他妈妈开的商店里,娘俩发生了争吵,儿子把商店里的东西都砸坏了,成箱成箱的牛奶被跺坏,牛奶淌了一地。还有一次是儿子要和他的同学去青岛旅游,他们临行之前我们在酒店“设宴”送行,儿子和他同学先回去准备时,在商店里娘俩又发生了争吵,把成箱的糕点都跺碎了。

我回来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妻子的理性程度不行,孩子的理性程度也很难提高。这是身教的问题,无论别人怎样,我们自己都要做到“他冲动我不冲动,他不理性我理性,他错我不错,他不改我改,他不好我好”。但是我又想到了教育孩子都很不容易,改变妻子不是更是难上加难?怎么办呢?对待孩子我可以做到理性,那我对待妻子我也必须去做到理性,我只管做好自己就好了啊。

08年4月,我和儿子去北京参加夏令营,由于没有提前买返程票,又赶上清明节放假,赶到火车站时已经没有卧铺票了,坐票也没有了。儿子听说后连嚼带骂的指着我大声吼叫,在场的人都在看着我们。试想一下当时如果我和儿子争吵的话,结局会怎样呢?我当时做到了“他冲动我不冲动,他不理性我理性”。我直接去问售票员还有没有软卧票,售票员说还有一张,我就买了下来。到了候车室等车时,我一句话都不说,儿子试着找我说话我也不作声。后来儿子说,“爸爸,你年龄大了,身体不好,又有高血压病,还是你去软卧吧,我去站着。”我始终没有说话,就这样那次儿子去了软卧。

巧的是09年8月我和儿子再次去北京参加夏令营时,虽然这次我一下火车就去买返程的票,但是结果又没有买到,这次连软卧也没买到。而且这次火车上人更多,连蹲的地方都没有,人挤人,实在是太难受了。可这一次儿子连一句怨言都没有了。

几年的实践使我认识到问题孩子出自问题家庭,理性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家长的理性程度决定孩子的理性程度。我深刻反思,认真实践,我的理性程度逐渐提高了,儿子的理性程度也逐渐提高了。由于我和儿子的理性程度都提高了,我同时也尽量做到不和妻子发生争吵了,儿子也逐渐的减少了和妈妈的争吵,我妻子的理性程度也因此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七)多次参加陶教授的讲座,儿子和我受到了陶教授的多次直接帮助

07年11月的一天我在家里和陶教授通电话,我说到孩子的情况时陶教授问我孩子在不在旁边,我说在的,陶教授马上叫我不要说了。我明白了孩子正在进步时最烦别人说他不好,我就开始改说儿子的优点。后来儿子还和陶教授通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儿子信心百倍,要去武汉去拜见陶教授。

07年11月17日我和儿子一起再次到了陶教授家,上午和陶教授一起到了中南财金政法大学参加了武汉10所高校情商教育研讨交流大会,陶教授在几百人的大阶梯教室首讲,我和儿子听了三个小时。由于长时间没有听课了,儿子坐不住,但陶教授的互动讲座十分精彩,再加上儿子也想给陶教授留一个好印象,儿子坚持了下来。

但陶教授的演讲结束,儿子出来时还是烦躁不安,冲我发火,我知道儿子能坚持听课三个多小时已经很不容易了,发发火也正常。我理性的应对,不说儿子,后来儿子的情绪逐渐恢复正常。我做到了他冲动我不冲动,效果非常好。我理性了,儿子也逐渐变得理性起来。试想如果我也冲动地和孩子在教室门口大吵大闹,结果会怎样呢?那只能让别人看笑话,让别人瞧不起,也会让陶教授失望。

中午我们和陶教授及武汉十所高校的领导以及一些从事情商教育的老师们共进午餐,期间也受到了他们先进理念的熏陶。下午陶教授和他的助手蔡鹏带们一起又到了华中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参观,陶教授和我儿子又进行了沟通。晚上我们在陶教授家吃饭,陶教授和我儿子边吃边聊。原来上次陶教授是带病和儿子通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我和儿子都很感激。陶教授又告诉我们12月10日在北京举行中华第二届生命论谈,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也可以参加。

回来后儿子的状态空前好转,把以前的书拿出来看,并自己做练习题,遇到不会做的题还会记下来,我下班回来后和我一起讨论。后来儿子还到我单位去看书做题,由于当时我们在基层工作,工作繁忙,儿子每次去都看不成书。儿子也想去学校,但还是没有迈开这一步。他想在网上通过黄冈网校学习,我就联系办理了有关手续,于是儿子就在黄冈网校学习了。

12月10日我们三个家庭的大人孩子一起去北京参加了中华第二届生命论谈,论谈结束后我们又去了东风宾馆,在那儿陶教授又和我们家长孩子们进行了交流。通过持续不断的和陶教授保持联系,我和儿子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我终于找到了解决孩子问题的路,我决定继续沿着陶教授指引的路走下去。

(八)践行,为孩子创造不得不好的成长环境

08年4月4日我和儿子一起去北京参加了陶宏开素质教育夏令营。听了陶教授的互动演讲,和各地的家长进行了交流,受益匪浅。孩子的转变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点,家长们必须要有耐心。我们家长的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可能比孩子的转变更难,只有家长首先改变自己的错误做法,才能还孩子一个不得不的健康成长环境。通过践行和感悟,我理清了思路,决心按陶教授的理念去做。

1、坚决不再以孩子为中心,坚决不再过度关爱

首先在过度关爱方面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我和儿子吃早点,都是我帮儿子端饭。我们早上喜欢吃牛肉汤,我以前都是帮儿子端好牛肉汤,拿好筷子,并把我碗里的牛肉全部捡给儿子,久而久之成了习惯,习惯成了自然。我决心改变过来,一天我和儿子又去吃牛肉汤,我自己端自己的牛肉汤,不帮儿子拿筷子,儿子等着我拿我就是不拿,最后儿子自己去拿了。我心里乐滋滋的。

后来再去吃牛肉汤,我不管儿子了,我自己吃我自己碗里的牛肉。儿子见了大声的喊“你怎么吃我的牛肉?”搞的在场的人都笑。是孩子错了吗?不,是我错了,是一直以来都是我把我自己碗里的牛肉捡给儿子的,现在我突然不给了,儿子当然接受不了了。

所以,不是家长改变了错误的做法,孩子就一定会马上好的,这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家长的改变也需要一个过程。我坚持做下去了,现在我和儿子去吃牛肉汤,有时儿子会帮我拿筷子,我会及时的鼓励儿子。其实家长是很难彻底的改变的,我的心肠还是太软,有时我还会把我碗里的牛肉放在碗边,儿子看没有人注意,就悄悄的捡过去,其实我还是在害孩子啊。现在的家长就是这个样,因为是独生子女,就把过多的爱给了孩子,而且给的还是物质上的爱,其实过多的物质上的爱就是害,家长害了孩子还以为是为孩子好,悲哀啊!

2、找到突破口,坚决不答应孩子的不合理要求,重新做回老子

改正在物质上主动过度关爱孩子容易,改正在物质上被动过度关爱孩子很难。由于我长期的在物质上被动过度关爱儿子,儿子要什么我就买什么,儿子要文曲星我就买文曲星,要1400多元的电子学习机我就买,还要1500多元的掌上电子游戏机我还买,要mp3我就买mp3,要mp4我就给他买mp4。要什么东西我一定得买,不然儿子决不罢休,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很难改变。我学习陶教授后知道了一定得改变这个不良习惯,我找到了突破口后坚决的执行了下去。

08年初我儿子要在网上买仿真抢,要我给他三千元,我坚决的不答应,儿子缠了我半年。开始儿子要我买我说不买,儿子和我吵闹,说凭什么不买?我说买仿真抢是违法的,是要被逮捕判刑的。儿子不愿意,说他一定要买,我说我没有钱,我不可能给你买。儿子说他用压岁钱自己买,我说那是你自己的事,儿子说他要是买了呢?我说我有两个选择,一是我大义灭亲举报,因为我是警察,不能执法犯法。再说我也这么大年龄了,如知情不报,我也要受牵连,我还想有个幸福的晚年。儿子说谁来逮我我和他拼,说后看着我,我不吱声。儿子又问我第二个呢?我说第二是我提前离家出走,与我无关,你一人做事一人当。儿子接着说谁来逮他就用枪打谁。我还是不吱声,并且去做我自己的事了。

以后儿子多次来找我谈,我就是坚决不支持。有时实在是被缠急了,我就不理他。儿子说你还学习陶教授呢,我现在找你谈话,这是你教育我的最好时机,你还差得远呢。我听儿子说得也有道理,以后儿子再找我说话时,无论儿子说的多无理,我都认真的听,慢慢的和他沟通,就这样我们来回谈了半年,这件事才算完了。这也是我第一次战胜儿子。有了这次的经历,我信心百倍。

(九)通过反复学习、践行和感悟,我深深的知道了三过度的危害

对于年龄较大的问题孩子,我认为我们家长应该去管自己要求自己,而不是去管孩子要求孩子。怎么管自己?就是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我们家长不但不能违心的依从,还要对孩子给予批评指正。如果孩子的要求不太合理,我们家长要和孩子进行理性的沟通;如果孩子的要求在情理之中,我们家长就要尊重孩子的意见。我们家长要刻苦的学习,认真的实践,要不怕反复的去努力,坚持下去,必有成果。

1、不再过度关爱,物质上不再过度满足,同时给予孩子自由

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孩子的要求也变了。父母们如仍停留在物质匮乏年代,仍在物质上过度满足孩子就会造成孩子对物质的依赖。如果父母突然不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了,孩子就受不了。其实现在孩子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爱,即家长的肯定、支持、欣赏、激励,而我们家长恰好是反过来了,孩子不需要的我们给的太多了,孩子真正需要的我们没给到。我们还去怨孩子,我们真的需要觉醒了。这是我学习陶教授的最大收获。希望家长们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2、不再过度保护,家长要忍耐,不再为孩子过度担心

其次在过度保护方面我也在努力的改变自己。原来我什么事都不让儿子做,现在我尽量的让孩子自己做事。其实一个人的不良习惯是很难改变的,不仅孩子难改变,家长更难改变,因为它有惯性,惯性是很难刹住车的。比如我决定不过度保护儿子了,放手让儿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放手让儿子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可是当儿子和他的朋友出去玩,晚上没有回来时我的心还是揪了起来。我警告自己要为儿子忍耐,要为自己忍耐,绝不能再强迫儿子了,儿子的事一定要让儿子自己做主,哪怕是犯了错误。

因为儿子最终是要独立生活的,早独立比迟独立好,早犯错误比迟犯错误好。所以我现在不再要求儿子了,充分的信任儿子,儿子有什么事也愿意和我说。现在家长最难的就是要求孩子做事要告诉父母,但是孩子却不愿告诉父母,这是为什么?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孩子自己想做的事是家长不愿看到的事,如果孩子告诉家长了,家长就不让孩子做了。其实这就是过度保护,这就是家长以自己的意志来要求孩子,这就是家长站在自己的角度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

不能做到换位思考,不能真正的理解孩子,也就不能真正的放手让孩子去经历。大家都知道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但是大家又都不让孩子去经风雨,所以最后很难见到彩虹。我彻底的觉醒了,要见彩虹必经风雨,我彻底的放手了,儿子也逐渐的成长起来了。

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我从心底里认识到了过度保护的害处。过度保护使孩子失去了能力,过度保护使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过度保护使孩子没有经受到挫折,过度保护使孩子失去了自我保护的能力,我们必须坚决改掉这个过度保护的坏毛病。

3、不再过度希望,降低期望值,不再以自己的意志要求孩子

再次在过度希望方面我彻底的改变了望子成龙的心态。不再以自己的意志去要求孩子,不再逼迫孩子去努力学习,降低了对孩子的要求,变否定、批评、指责孩子为肯定、支持、欣赏孩子,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的表扬鼓励孩子,让孩子反复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说句实在话,要家长不要以自己的意志去要求孩子,不要用成人的思想去理解孩子,不要用逼迫的方式逼孩子去学习是很难的。现在家长和孩子的矛盾主要是学习的问题,很多家长都在逼孩子学习。其实每个孩子开始都是愿意学习的,就是因为家长的不当做法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当然家长也不是有意这样做的,而是他们不知道这样做会伤害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他们认为他们尽职了,他们以为他们没有错,他们以为错在孩子。可怜他们害了孩子还以为是为孩子好。

4、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的学习家长一定要放下

过度关爱、过度保护、过度希望实质上就是家长以自己的意志要求孩子,是违法人的成长规律的。过度比不足的伤害要大的多,这也是家长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为什么有些家长没有付出多少,孩子却很优秀?而另一些家长付出很多,孩子却很一般甚至问题多多呢?这个问题家长要是不抓紧时间彻底搞清楚,家长们将会死不瞑目。

我把孩子学习比喻为拉车,老师在前面拽,孩子在中间拉,父母在后面推。开始孩子自己是用力拉的,而急功近利的老师和望子成龙的父母一个用力拽一个用力推,使的孩子不用用力拉车子都跑的很快。由于中国的现状是高考过独木桥,老师家长都想让孩子过这个独木桥,相互竞争,你拽他也拽,你拉他也拉,你用的力气大,他用的力气更大。久而久之,孩子却失去了锻炼自己独立拉车的机会,也会逐渐的失去拉车的原动力。

而此时父母们如果再看见自己的孩子拉车比别的孩子跑的慢或者没有自己想象的快,往往就会埋怨孩子不用力拉车,孩子就会逐渐失去了拉车的兴趣。再者,老师拽,父母推,车子跑的快是真正的快吗?只有孩子独立拉车跑的快才是真正的快。而且父母也不可能帮孩子拉一辈子车,孩子终究是要自己拉车的。实践证明,独立学习的孩子才会有出息。我现在是让孩子自己拉车,遇到坎坷时孩子需要时推一把,孩子饶有兴趣,我们也其乐融融。

(十)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成绩、典型案例回顾和感悟

1、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我们帮助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孩子走了出来

我们家庭交流中心成立的初期,每周都开展交流活动。我们有好几个家庭的家长和孩子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家庭和睦了,亲子和谐了,家长和孩子也能很好的交流了,孩子正在向着彻底戒除网瘾的目标迈进。我们还有很多家庭的亲子关系有了很大的改进,家里又有笑声了,父母和孩子也能沟通起来了。

我们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肯定。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简报报道过我们,市电视台,《今晚800》、《故事现在说》、《说长道短》等多个栏目报道了我们,为我们录制了多期节目。

《今晚800有忙大家帮》栏目是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的栏目,影响很大。老百姓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求助该栏目。这个栏目多次邀请我们家庭交流中心,请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到录制现场帮助来求助的家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单身妈妈和网瘾儿子

一个单亲母亲,她自己带一个上初一的男孩,母亲上一天班休息一天。上班时就将放假的儿子锁在屋里,休息时才准孩子出来,母子非常对立。到最后发展到孩子整夜在网吧玩网络游戏不归家,母亲怎么说孩子都不听。如果要让他不去网吧也可以,但得答应他两个条件。一个是家里买电脑,一个是不准母亲把他锁在家里。母亲没有办法满足孩子要求了只好求助于《今晚800有忙大家帮》栏目。栏目打电话过来,要我来帮助这位家长。

我们约定了时间,在电视台现场帮助了这对母子。我们中心一共去了四位家长和三个孩子。我先问了这个男孩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也了解了孩子提出的要求。孩子说完后又让母亲说了一下情况,结果母亲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说她怎么辛苦,说她怎么样为孩子好。可是孩子却不理解妈妈的一片好心,不仅不好好学习,却非要去玩游戏。等母亲说后我又问这个男孩,母亲说的是实话吗?孩子不作声。我又问男孩母亲说的话你愿意听吗?男孩说她啰嗦。我说平时母亲是怎么教育你的,你愿意她用这样的教育方法吗?男孩说他不愿意。

我就把我原来是怎么教育我儿子的过程和小男孩说一下,包括后来我的儿子怎么和我对立再也不学习的,包括当时正在通过跟着陶宏开教授学习,我知道了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父母,我改变了,我的儿子也跟着改变了。说着说着,我看到这个男孩的两眼放光了。我抓住机会让男孩说出他的心里话。男孩打开了话闸,内心的痛苦和不满一一说了出来。男孩说完后我让在座的家长和孩子谈谈他们的意见和看法。要不要给孩子买电脑呢,要不要把孩子关在家里呢?大家各抒己见,一致的意见是不能把孩子关在家里,不同的意见是关于电脑买和不买的问题。

我问男孩,如果你现在学习需要电脑的话,你妈妈会不会给你买呢?男孩说不会。我说就是现在你家里再困难,只要是学习需要,你妈妈砸锅卖铁甚至卖肾脏,妈妈都会给你买上电脑对不对?男孩点头。我说你现在学习上还不是必须要用电脑,你妈妈又是一个人带你,家里经济又比较困难,你妈妈暂时不想给你买电脑是不是实情呢?男孩不作声。

我说我来说说我的看法,你愿意不愿意听?男孩看着我。我对男孩说,这个电脑一定要买。我又对男孩的母亲说,你能不能答应我给孩子买一台电脑?如果没有钱我借给你。母亲点点头。我又问男孩你准备什么时候买?男孩说他回去想一想,等一等再说。

就这样母子俩回去了,周末我又请母子俩来到关工委办公室,我们又进行了交流。我给他们看了我们有关的视频,母亲看得痛哭流涕,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孩子也理解了母亲。后来母子俩又多次来参加我们的交流,母子现在就像朋友一样,家庭和睦,其乐融融。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已经考上了中专。

3、父母彻底改变错误教育方式是孩子转变的基础

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多数父母总是以自己的意志去要求孩子,总是对孩子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当和孩子发生冲突时总是要求孩子听自己的话,总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伤害孩子,总是要求孩子的成绩一定要好,总是会看到孩子的缺点,总是批评、指责、讽刺、打骂孩子,最后把孩子搞的灰头土脸毫无自信心和上进心,反过头来父母还再去埋怨孩子。其实没有天生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正确的教育方法。要想孩子好,父母必须好;要转变孩子,必须改变父母。

我们交流中心的一个家庭,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还是领导干部,父母对孩子的希望高,要求严。每天吃饭时都对孩子进行说教,搞的孩子和父母非常对立,孩子想离家出走。2007年12月我们一起去北京参加中华第二届生命论谈,孩子在听了陶教授的演讲并与陶教授沟通后非常开心,回来后状态大有改观焕然一新。可是由于父母改变不大,这个孩子的良好状态没有持续下去。

2008年初的一个傍晚,这个孩子的母亲给我发了一个短信,说孩子又到网吧玩游戏了,父亲非常生气,正要把孩子带回家教训。我收到短信后立即冒着大雪和我儿子一起赶到他们家。进门后儿子去了男孩房间,我和男孩的父母在客厅交流。我还没有说话,男孩的父亲就气呼呼地站起来说这个男孩屡教不改,不管不行。他说今天给孩子两个选择,一是高考以前不能再玩网络游戏,二是现在就出门自谋出路。男孩的父亲讲了二十多分钟,我等他讲的差不多了,我说我试着来和孩子谈谈吧。

我进了男孩的房间,和男孩谈了起来。我问男孩,你父亲是不是就想搞你?男孩回答不是,这个男孩是很讲道理的。我又问男孩有什么打算,因为之前我和男孩交流过多次,所以男孩很信任我。男孩听了以后不说话。我说,那要你到高考前不玩游戏,认真学习,你是不是做不到?男孩点点头。我说现在外面下怎么大的雪,冰天雪地的,你又能到哪里去呢?男孩还是不作声。我说难道你父亲就想把你撵出去吗?孩子说不是。

我说你父亲现在是情绪化,他在气头上,他不理性,你能不能理性?男孩看了看我,我继续说,你能不能先保证一个星期不玩网络游戏,给父亲一个台界下,后面的事我们再说。我儿子也一起劝这个男孩,最后这个男孩表示一个星期内不玩网络游戏了,这事才算了结。我和儿子又冒着大雪赶回了家。

我把这个男孩的情况告诉了陶教授,陶教授让我多鼓励这个男孩。由于这个男孩的父母不愿意改变,男孩后来主动离开了家,吃住在网吧。我没有放弃这个男孩,主动的和男孩及其父母交流,同时我也抓住一切机会让男孩及其父母和陶教授联系。

2008年6月陶教授再次来安徽合肥时,我让男孩、和他的父母都到了合肥,陶教授讲座时让男孩和我儿子都上台和陶教授一起交流。通过长期的学习和交流,男孩的父母终于也改变了方法,这个男孩也逐渐的好起来了,现在正在英国留学。

4、跟随着成功人的脚步去学习践行非常重要

保持和陶教授的长期联系十分重要,孩子和家长的改变都需要一个过程。2007年到今年我和我孩子每年都要和陶教授见几面。2007年见面三次,2008年见面三次,2009年见面两次,2010年见面一次。我和儿子先后多次到陶教授家,每次见过陶教授后我和儿子都信心倍增。

认识陶教授是一个过程,提高自己也是一个过程,改变孩子更是一个过程,急不得。我在认识陶教授一年后,经过自己刻苦的学习和认真的实践,自以为对陶教授的理念掌握的差不多了,自己也改变了以前的错误做法。但当看到孩子还没有多大的改变时也曾想过如果不改变环境的话,或者说孩子如果不到陶教授的身边的话,孩子是很难彻底地改变的。因为我们认为所谓孩子的改变就是对学习态度的改变,孩子上学了,孩子成绩好了,孩子就改变了。孩子没有上学,学习成绩不好就是没有改变。

5、孩子成人比成才重要,家长必须彻底改变自己的观念

这错了,彻底的错了。现在我才真正的明白,改变孩子的成功与否是看孩子是否明白了怎么做人,孩子是否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旦孩子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旦孩子会做人了,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就上去了,换句话说就是情商上去了,那孩子的成功和幸福就是迟早的事了。反之,就是孩子的成绩再好,哪怕考上了北大清华,如果孩子没有成人那也将是一事无成。

07年我在北京认识一个武汉的保送北大的男孩的父母亲。夫妻俩对儿子是百般溺爱,儿子成绩出众,但情商太低,自理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吃苦能力太差,父母不得不放弃武汉的工作,到北京陪读。可就是这样一个宝贝儿子还是成为了网瘾青年,大四时挂科太多,可能要被学校劝退了。

男孩的父母认识我后想把他的儿子送到我家,想让我来帮助他。我说改变孩子必须首先改变你们自己,你们如果不改变,孩子就看不到希望,孩子也不可能彻底地改变,你们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可惜这对父母到现在也还没有多大的改变。他们经常打电话给我,一打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搞的我都无法正常的生活。

我搞家庭交流接触了太多的家庭,接触了太多的孩子和家长,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和我谈不来的孩子,还没有一个不愿意改变的孩子。倒是有很多很多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父母,上面说的父母就是这样的父母。

我们也有认识许多能认识自己不足的父母,也愿意改变自己的父母。有一个安徽理工大学的学生,因玩网络游戏挂科太多,大四时被学校劝退了。退学后在家玩了两年的网络游戏,和父母非常对立,经常和父母吵闹,家无宁日,父母非常痛苦。

父母在看了电视台对我们家庭交流中心的报道后找到我,多次和我交流,从我们中心买了陶教授的《回来吧,孩子》和《破网重生》两本书。两位家长认真的学习,反复的实践,后来家长和孩子都走了出来,孩子考上了职业技术学院,现在在矿上工作。

6、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大家的同时,我的孩子现在已经完全走了出来

人们不禁要问,你的孩子现在怎样了?我可以自豪的说我的儿子进步最大,但不是最优秀的。我也可以自豪的说我这个家长进步最大,而且还是最优秀的。

为什么?因为我的儿子的起点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我的起点倒是和别的家长差不多。我的儿子现在是安徽理工大学的学生,心态阳光,善解人意,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正在不懈地努力。虽然还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但我们不能忘了这是一个两度自杀的男孩,这是一个痛不欲生的父亲的儿子。

7、一个反面案例——家长不改变,孩子就是死路一条

我们还有一个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的女孩,他父亲和我一个单位,这个女孩父亲对她的三过度比我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女孩的成绩一直非常好,在最好的高中上学而且名列前茅。可是由于父亲的过度关爱、过度保护,孩子没有了抗挫折的能力,没有了自我保护的能力。上高三时因为经受不了为人处事的挫折,孩子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影响了高考的成绩,最后只考了一个二本。

到大学以后也适应不了学校的集体生活,又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再加上父亲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认为孩子有心理问题,找心理咨询师咨询,错上加错,以至于现在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了。这个父亲先后五次将孩子送到精神病院,捆起来打针吃药。孩子恨死了父亲,经常打骂父亲,家里能砸的东西都砸了。母亲跑回娘家,父亲不敢回家。

我也走过这个父亲的路,可我幸运的是结识了陶教授,让我走出了这个罪恶的泥潭。而这个父亲就不一样了。他在看了今年电视台《故事现在说》栏目讲述我和儿子的故事《警察父亲和网瘾孩子》后,虽然他也多次找我交流,虽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原因,可就是不去改变自己错误的做法。而且他还一直坚持认为孩子有心理问题,却丝毫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他去找他们的心理咨询师咨询,他还是继续他对孩子的三过度,结果孩子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现实的故事,这就是害了孩子又害自己的活生生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我真心的希望这种故事不要再发生了,可是现实是每天还在发生这样的故事。

怎么办呢?父母们,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吧!

8、家长要明白,孩子成人是第一要务

陶教授的理念是教人怎么做一个好人。试想一个人知道怎么做一个好人了,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有了自己的目标了,知道要去奋斗了,其它的还用我们说吗?

所以教孩子学会做人,教会孩子成人,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只可惜我们国家现行的教育制度背离了人的成长规律,急功近利。应试教育,一味追求升学率,教书不育人,培养出了大批的高分低能,只会应试不会做事,只能享受不能吃苦,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的所谓“人才”。指望这样的人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怎么可能实现的了呢?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育人,培养真正有用的人,而不是唯考试学习论。我们按陶教授的理念去做,不仅挽救了很多网瘾青少年,我们还挽救了很多厌学、早恋、自闭、混世的青少年,甚至我们还挽救了很多吸毒、赌博、卖淫、盗窃和打架斗殴的青少年。

我们的做法说起来其实很简单。我们就是引导他们做人,让他们知道人为什么活着了,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了,他们自己就会努力的克服不良行为,珍惜青春时光。而不需要别人去对他们说教,而且他们最反感的就是别人对他们指指点点,说长道短。他们需要的是理解、尊重、信任,他们需要的是放手让他们经历。历经风雨才能见到美丽的彩虹。

9、一个自闭症男孩的故事——家长是因孩子是果,要改变孩子必须改变家长

今年安徽省某县一个19岁的男孩和家里人关系很僵,整天低头不语。家人认为他有毛病,就带他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是男孩没有毛病。家人又把男孩带到市第一人民医院看了心理医生,心理医生想尽办法和男孩搞了两个小时,可男孩就是一声不吭,最后心理医生说男孩是自闭症,无可救药了。家人不死心,要心理医生再给他们指一条路。心理医生想到了我,让他们来找我,这位心理医生曾经和我一起在电视台做过节目,她知道我是能转变青少年的。

这位男孩的家人通过熟人找到了我,请我帮忙。当时我刚吃过晚饭,我们打电话给我,说他们开车来接我去帮助一个男孩,我简单的了解了一下情况就去了。到了地点我们刚坐下,男孩的姑姑等家人就说了一大堆男孩的毛病。我问他们,这个孩子是天生这样的吗?孩子小的时候好吗?你们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你们的教育方法有没有问题?他们回答不上来。我说你们先出去一下,我和孩子谈谈。

他们走后我问男孩多大了,叫什么名字,男孩不说话。我又问你是哪里人,现在在干什么,上不上学,男孩还是不说话。

我就接着说,“叔叔知道你内心有很多痛苦,我儿子原来也是你这样。”

我接下来就把我怎么在儿子小时候惯儿子,后来儿子大了我又怎么严格要求儿子,我又怎么听老师的话用皮带狠狠的抽打儿子,我又怎么带儿子去看心理医生给儿子吃药,我儿子又怎么两度自杀的过程给男孩全部讲了一遍。

说着说着,我看到男孩的眼睛亮了,我抓住时机问男孩,“你父母打过你吗?”

一直不说话的男孩居然说话了,虽然只说了一个字:“打。”

我又问道,“他们打的厉害吗?”男孩说打的厉害。

我说“是父亲打,还是母亲打?”

男孩这时一下子哭了出来,边哭边说,“两个人都打。”

接着男孩就把父母及家人怎么打他的过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男孩还掀起他的衣服撸起他的袖子给我看,可怜的孩子真的被父母打的遍体鳞伤啊。

等男孩说的差不多了,情绪也得到了宣泄后,我说,“孩子,你真的受苦了,他们的教育方法有问题,你同意不同意?”

男孩点点头。

我又问道,“他们就是为了打你而打你吗?”

男孩看着我,愣住了。

我又说,“他们打你,他们是希望你好还是希望你坏?”

男孩说,“是希望我好。”

我对男孩说,“你很诚实。他们肯定是希望你好,你知道为什么吗?”

男孩没有再说话。

我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你同意吗?”

男孩继续在看着我,我又接着说,“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们的方法是错误的。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改变方法好不好?”

男孩爽快的说,“好。”

我说,“那你能不能出去把他们叫进来?”

男孩就起来出去很快的把他们家人及随同的人员都喊了过来,大家都惊呆了。不是男孩自闭吗?男孩不是不说话吗?今天这是怎么啦?

我看着还在惊讶发愣中的家人们,我平静的说:

“你们的方法错啦。你们在孩子小时候是百般溺爱,不加约束;现在孩子大了你们又处处限制,横加干涉。你们总是以你们自己的意志去要求孩子。你们总是看到孩子的缺点,你们总是批评、指责、讽刺、打骂。你们让你的孩子怎么能健康成长?你们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你们要改变不正确的方法。你们做到了,你们的孩子一定会去努力的。”

我又转身问男孩,“是不是?”

男孩有力肯定的说,“是。”

我又让男孩和家人和我一起握手,大家共同说“努力!”

男孩、男孩的家人和我的同事都非常感激我。

我说:“只要方法正确了,孩子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今天只是个开始,以后的路还很长。大家要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以后我又和男孩及男孩的家人多次进行了电话沟通,男孩和他的家人们进步都很大。我们电视台《故事现在说》栏目还专门为此做了节目,现在这个男孩发展的非常不错。

从这个案例中大家可以看到,只要方法正确,没有改变不了的孩子。家长是因孩子是果,要改变孩子必须改变家长。孩子是受害者,家长是肇事者。家长要与时俱进,刻苦学习,认真实践,争做合格的家长。平庸的家长在说教,良好的家长在解惑,优秀的家长在示范,卓越的家长在启迪,不称职的家长在批评、指责、讽刺、打骂。愿我们的家长都能成为良好优秀的家长,育成功幸福的孩子。

三、我的明天——继续帮助更多的人,相信一定越来越好

(一)我们的宗旨和使命

我们家庭交流中心已走过三年半的时间,参加过我们交流的有几百个家庭。我们经常组织在一起交流的家庭的大人孩子们一起爬山郊游,一起外出考察,一起聚餐聊天。我们加深了友情,我们互相帮助,我们易子而教,我们相互学习,我们共同提高。我们的家庭和睦了,我们的亲子关系改善了,我们家长和孩子成为了朋友,我们的家长走出了家庭教育的误区,我们的孩子跳出了家长三过度的怪圈,我们的家长和孩子都开心了。创建和谐自我、营造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家庭交流中心的宗旨。

(二)我们今天取得的成绩

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电视台《今晚800》、《故事现在说》、《说长道短》等栏目多次报道我们。先后给我们做了《如何能唤回你,我的孩子(上下集)》;《单亲母亲和网瘾孩子(上下集)》,《警察父亲和网瘾儿子》、《网络、家长、孩子》等节目。《今晚800》栏目多次邀请我们到现场帮助问题孩子,帮助问题家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我们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淮河早报也对我们进行了报道,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也给我们发了简报。现在在淮南孩子有问题找我们的人越来越多了。《今晚800》是电视台最著名的栏目,其中的一个《有忙大家帮》栏目是老百姓遇到问题解决不了时求助的渠道,也可以说是老百姓的救护神,它确实能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我们中心是《有忙大家帮》的常客,老百姓因孩子的问题求助《有忙大家帮》时,《有忙大家帮》栏目就找我们中心,我们已经帮助了很多这样的家庭。

我们不仅帮助本地的家庭,我们还帮助了许多外地的家庭。有从外地来直接赶来找我们的,也有通过电话、网络来找到我们的,几乎每天都有外地家长来找我们求助。我的新浪博客、网易博客、金战网博客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同,他们经常通过博客、QQ和我联系,向我咨询。

我们不仅自己走了出去,我们还请了进来。08年10月北京举办陶宏开戒除网瘾夏令营活动中心的负责人也来到我们当地考察,并在我们现在的活动中心市图书馆参加了我们的交流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我们中心现在已有十几个孩子戒掉了网瘾,他们有的重返校园、有的继续学业、有的考取了大学、有的出国留学、有的参加了工作。大部分的家长有了改进,亲子关系有了改善,正在向着彻底戒除网瘾的方向努力前进。

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矿业集团的男孩,考取了天津的一个大学。矿业集团姓王的一个男孩,现在在英国留学。平圩电厂的一个姓徐的男孩重返了校园,现在在合肥的一所私立中学读书。理工大学大四退学的一个姓张的男青年,在家待了两年,父母改进了,孩子上了职业技术学院,现在毕业了分配在矿上工作。地税局的一个姓戴的男孩,继续了学业,现在北京上学。矿业集团的一个姓马的女孩,重返了校园。下岗在家玩了三年网络游戏的姓顾的男青年,现在也找到工作了。电厂的姓姚的男孩继续了学业。广电局的姓张的男孩现在在合肥读大专。广电局的一个男孩考取了安徽省重点高中淮南二中。矿业集团姓张的男孩在合肥读完了高中,现在边打工边读电大。一个个体姓轩的老板的儿子,在合肥大专毕业,回家工作,父子关系得到了改善。第一人民医院姓张的男青年走出了家门,现在矿上工作。

还有一个反面的典型个案,一个姓李的个体老板,开始参加我们家庭交流中心的活动,我们和他沟通,要他改变原来的教育方法,即不能过分顺从孩子,也不能过分要求孩子。不能对孩子爱的要死,更不能对孩子恨得要命。这个家长领悟不了,后来不参加我们的交流活动了,结果他的儿子因为在网吧里盗窃,被逮捕判刑。试想想,一个没有什么教育儿子能力的家长离开了我们家庭交流中心团队,那会是多么可怕,结局是多么悲惨的事啊。

(三)家长学习改变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是孩子走出来的唯一出路

回想我们走过的历程,我感慨万千。有喜有悲,有苦有甜。

喜的是我和我儿子走出来了,我们中心的一些家长和他们的孩子也走了出来。悲的是我们还有很多家长在痛苦之中,他们还在害他们自己的孩子,他们害了孩子还以为为孩子好。他们是自己痛苦还给孩子带来了痛苦,他们整了孩子还怪孩子整了他们。他们知道怎么做人却不注重孩子的做人,他们知道感恩却不引导孩子去感恩,他们要的是孩子成绩好而不是孩子综合素质好。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肇事者,他们不知道不知感恩、不会做人的孩子成绩再好也不会有出息,他们不知道不知感恩、不会做人的孩子是心理不健全的孩子。他们不知道教育的真谛是培养出知感恩会做人的人。他们违反了教育的规律,违反了人成长的规律,他们被碰的头破血流。

苦的是我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苦的是我受到了太多的误导;甜的是我终于找到了育人之路,不仅使我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走了出来,我还帮助了许多家长和孩子一起走了出来。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苦到尽头方知甜。

现在我感到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父母们不知道要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不愿意去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而且中国现在大多数地方也没有培训家长的机构,孩子出了问题时家长们才如梦方醒,但却为时已晚。这时父母们才到处寻找治疗孩子的方案,开始寻找治疗孩子的机构。而很多地方针对孩子问题的所谓治疗机构也是应运而生,但他们却只顾赚钱,不管孩子的死活,不管孩子的好坏,不管能不能改变孩子,只要有钱赚就行。我们拘留所就关过这样一个从某戒网瘾基地回来的孩子……

另外,找我们的大多数问题孩子父母,他们即便就是到了这种地步了也往往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他们找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我们帮他们改变他们的孩子,而当我们给他们指出他们的教育方法有问题需要他们自己改进时,他们却往往不以为然,不愿意改变自己。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与我国的现状有关。今天的中国是高科技信息时代,是市场经济时代,是独生子女家庭时代。父母们的压力都很大,父母都知道竞争的残酷,父母们都希望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所以父母的心态变了,变的急功近利了。

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从多子女的家庭变成了独生子女家庭,从贫穷的国家变成了比较富裕的国家,从社会主义的铁饭碗变成了不努力就吃不上饭的纸饭碗,从农业经济和工业不发达的时代变成了目前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我们这些父母是从苦中过来的,我们知道不努力将意味着什么,但很多父母却害怕孩子吃苦受累。但现实是不吃苦就不会知道甜,苦尽才能甜来;吃尽人间苦,方为人上人。可是有几个父母肯让自己的孩子吃苦呢?所以他们不由自主的都去过度关爱过度保护孩子,把孩子搞成了不通情理、不知感恩、我行我素、随心所欲的孩子。父母让这些孩子十分自我的同时又让孩子失去了自我保护和独立自理能力,父母们让这些孩子普遍没有了人生努力的方向。而这些父母却还要对这样的孩子寄予过高的希望,你说这些孩子们痛苦不痛苦?是父母扭曲了孩子,却反过来抱怨孩子不成器,悲哀啊!

我刚才为什么说悲哀,因为没有哪个父母是想害孩子的,他们也是中国现状缔造出来的。那别的发达国家为什么不是这样呢?因为中国发展的太快了,准确的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太快了,思想意识和教育理念没有跟的上物质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发达国家已经发展了几百年了,而且他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初期也并没有像我们这样急功近利,不像我们这样忽视了对下一代的全方位教育。

(四)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信心百倍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信心百倍。我们家庭交流中心将沿着陶宏开教授指引的道路勇往直前。几年的家庭交流实践也使我深深的认识到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不是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一用就灵的。它是需要家长用心的去学的,是需要家长认真的实践的。要想教育出卓越的孩子必须要有卓越的父母,父母的教育能力决定孩子的未来。

我们要面对现实、认识现实、改造现实。我们要去探索、去学习、去实践,实践出真知。几年的学习、探索和实践使我们逐渐认识到大环境的改变才是根本。但大环境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也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能够做到的。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在当今中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么不协调的状况下,不是还是有很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培养的很好的吗?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不就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吗?

在当今中国,我认为教育要改革,而且首先应该从家庭教育改革开始。我们的能力无法去改变大环境,但我们可以先给我们自己搭建一个大棚在这个大棚中我们可以先通过学习来改变我们父母自己,我们的家庭交流中心就是这样一个搭建在严寒中的大棚。

(五)保持阳光心态,坚定信心,只要家长自己好了,孩子们就一定会好起来

家长们应该怎么改呢?首先家长要放手,不要再"三过度”了。其次是家长要尊重孩子,把孩子当做独立的社会人去对待。再次是家长要适当示弱,大树底下的小树怎么也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只有家长弱了,孩子才可能成长的好。家长们只要按人成长的科学规律办事,家长们只要和我们一起勇于探索,大胆的实践,用心的总结,我们就一定会逐步成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愿我们父母都能成为有心人。

对那些孩子问题比较严重的父母我还要说几句肺腑之言。无论孩子的问题严重到何种地步,我们父母都要保持阳光心态,做到无怨无恨,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只要坚持这样做下去,亲子关系一定会逐步改善的,孩子的问题也一定能逐步解决的。

但实际中我们遇到过很多家长往往是自己先垮掉了,自己先认为没有希望了。试想一下,家长自己都认为无可救药了,谁还能救得了你和你的孩子?毛主席说过,“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胜利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只要有一息尚存,就有扳回胜利的可能。

家长在和孩子发生冲突时家长一定要理性,一定要做到孩子冲动我们不冲动,孩子错了我们不错,孩子不改我们要改,孩子不好我们要好,我们不是为孩子活着的。家长如果真的坚持这样做了,我们的孩子是一定能走出来的。我们实践的太多了,如果父母背道而行,结局肯定悲哀。我上面已经举过这样的例子了,希望父母们能认真体会。

(六)展望明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一定都会越来越好

我们家庭交流中心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还有许多急需改进的地方,我们下一步准备把家庭交流、家长(孩子)咨询、家长培训等各项工作同时展开。因为怎样转变问题孩子和怎样教育好孩子都不是交流几次和咨询几次就能马上解决问题的,是需要家长进行系统的学习的。我们也绝不应该仅仅是在孩子出了问题再来解决问题,我们更应该去预防问题孩子问题的产生。我们要培训出有育儿能力的父母,我们要育出卓越的孩子,这也将是我们家庭交流中心下一步的工作重心。

我们将继续刻苦学习,认真实践,进一步搞懂搞透人成长的规律,还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引导孩子健康自由的成长,为自己、为家庭、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岳老师写于2010年12月)

 

 

(1)和谐园教育心理咨询系列语音课程

https://m.lizhi.fm/vod/user/2564084135274801708

 

(2)成功转变孩子的家长分享:

1.《家长改变,孩子和我们涅磐重生》。

这是来和谐园长期班学xi的第一个孩子。2012年和谐园成立,这个家长的孩子第一个来到和谐园长期班,经过三个月的生活学xi践行孩子从休学到重返学校,从不学xi到自觉学xi,顺利的考上本科,在大学里发奋学xi,珍惜那失去的时光, 去年考上985研究生。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一个懂事自觉向上的孩子重新出现,家长的改变换来了孩子的新生。整篇文章真实真情真感受,写出了家长和孩子的心声,希望大家能从中领略到一点自己需要的东西,也是这位家长的心愿。愿所有家长孩子都能像这个家长孩子一样涅磐重生,越来越好!

https://mp.weixin.qq.com/s/tWS84Nag8UZlxvmaUGsaTA

 

2.《我们的成长道路》

这位家长通过来和谐园学xi面授及和谐园派老师(成功转变的孩子)去和孩子一起游学,孩子终于重返校园,后考取国外大学。https://mp.weixin.qq.com/s/BG5W5J90qS2awWts1pgorg

3.一个戒掉网瘾考上一本大学现在已经工作的孩子成功转变的心路里程

https://mp.weixin.qq.com/s/wIoaUsgtVcBpyOCRUE_nmQ

 

4.坚持八年孩子考上本科在反复中不断的向前迈进

https://mp.weixin.qq.com/s/QuuUzV_cB6-8qTdPzQmSCQ

 

5.一个初二休学的女孩成功复学并于几年后考上英国的大学

https://mp.weixin.qq.com/s/n-2qC0GN_B-HD-kXy6aucg

 

6.岳老师帮助自己孩子及其他孩子戒掉网瘾的心路历程

https://mp.weixin.qq.com/s/TEq2urJOzffVmLI55IkX8w

 

7.岳老师帮助孩子戒网瘾视频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videoshare?nid=sv_599115252877636727&source=search&tpl=search

 

8.孩子在跌跌撞撞中茁壮成长(一个厌学辍学网瘾叛逆孩子成功转变的心路历程)

https://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a67a5760102zlyp.html?ref=weibocard&from=10D1195010&wm=9856_0004&weiboauthoruid=1700361764

 

和谐园教育心理咨询(180 0964 6387  153 8554 5257微信同号):专注解决青少年厌学、网瘾、叛逆、茧居、抑郁等成长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