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园微课:催孩子学习,劝孩子上学,导致孩子厌学不上学

标签:
和谐园家庭教育育儿 |
分类: 微课 |
岳老师:大家晚上好!现在。本来今天晚上有一个新家长想加入群,让我们帮助她的,因为临时有事,她要改到明天晚上!昨天晚上我给她女儿咨询了一个多小时,她女儿上初一,现在厌学恐学,焦虑情绪非常严重。这个家长不断的问我怎么办?想让我告诉他一个方法,把孩子的问题一下子解决掉。
家长:多少人都这样想。
岳老师:我说她女儿知道要学习,而且以前学习成绩也非常好,现在成绩在班里还是排名前十几名,但是她对自己现在的成绩非常不满意,有时候焦虑情绪升起来,自己就不想去上学了,因此,隔三差五的不去上学。她母亲就不断的劝说让她去上学。让她不要劝说,说不劝孩子就不上学了,怎么办?
其实这位家长真的应该像您(木子花开)好好的学习学习。你儿子焦虑的时候,你陪他出去旅游,并没有催孩子,让孩子去上学。而大部分的家长是不赞同这个的,他们往往认为孩子不想上学,父母不能由着他,更不能带他去游山玩水,那样形成习惯了,以后不想上学就去玩,怎么办?
您能谈谈你的看法吗?可能有一些心理咨询师或者教育工作者都认为孩子不上学,不能惯着他,更不能由着他不上学去游山玩水。
家长:现在孩子焦虑情绪严重,学不进去,硬逼是没用的。
岳老师:我们现在帮助的孩子,有时候有焦虑情绪等等也请假不去上学,孩子的父母也受不了,也要我们不断的劝说孩子,让孩子去上学,这样的方法可取不可取呢?
家长:首要的是协助孩子缓解情绪。
岳老师:有的家长可能会说孩子不上学,你由着他,你不逼他上学,那他就不上学了,怎么办?
家长:孩子并非不想学,而是学不进去。
岳老师:这个很重要呀!这些家长可能觉得孩子是故意的,孩子就是不想去上学,家长这个时候必须劝孩子去上学,不能由着他。
家长:孩子生病了,就是心理有焦虑情绪了。
岳老师:包括以前有一些老家长也是这样认为的,如果这个时候带孩子出去游玩,由着孩子不上学,他们可能会认为就是我们不让孩子上学。他们看不到孩子生病了,他们觉得孩子是故意不想上学。
家长:这一点是关键。
岳老师:包括现在有的家长也会说我们,他们说孩子不上学了,我们不能惯着孩子,必须让孩子去上学。
家长:父母不懂孩子的心理,我是理解孩子,所以陪伴孩子用他喜欢的方式减压。
岳老师:不是有家长说吗?“就是岳老师不让孩子上学”,试问,我们做教育,做心理这一块,目的是让孩子上学,还是不让孩子上学?
家长:这些家长误会了您的意思,还有一点,这些家长不知道这些窝在家里的孩子,救援难度很大。
岳老师:孩子出现了焦虑问题,这个时候不能上学了,要把焦虑情绪消除掉,焦虑情绪消除掉以后,孩子会更好的上学。如果不把焦虑情绪消除掉,硬逼着孩子去上学,就是当天去上学了,以后焦虑情绪更严重,可能会导致孩子彻底不去上学呀!不是有一些家长硬把孩子逼到学校,到最后孩子又彻底的不去上学了吗?
孩子不去上学,把孩子逼到学校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是最差的方法,多数情况下,会导致孩子最终彻底不上学。
家长:就是RB,他们成功率也是一半,也就是说,这些趴窝的孩子不是都能走出去的。
岳老师:我是过来人,我用打的方式把孩子逼到学校,我儿子几乎没有停止上学,只不过是躯体症状严重的时候,请假半天,顶多一天。到中考前,导致孩子两度自杀,也没有参加中考,这不是更惨的结果吗?难道这些家长还想步我们的后尘吗?
家长:问题是,这些家长认为他们的孩子问题没您家的严重,不到黄河不死心。
岳老师:是孩子的生命状态好容易学习和能坚持学下来,还是孩子的生命状态不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和躯体症状的孩子能坚持学下来呢?
家长:这些家长一门心思想把孩子弄到学校。所以,别的也听不进去。
岳老师:哈哈哈哈,采取强迫的方法逼孩子去上学,不是有家长的孩子被逼跳楼了吗?
家长:跳的是别人家的孩子,不是他家的。所以,永远不要叫醒那些故意装睡的人。
岳老师:前天晚上,一个考取莫斯科大学孩子的母亲分享了她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她觉得跟着我们学习受益最深的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孩子活下来是硬道理,把孩子逼得命都没有了,还能有什么呢?
孩子不去上学是有原因的,想方设法去除原因,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去上学,而且能很好的坚持下来。如果不消除原因,硬逼着孩子去上学,火上浇油,有好的结果吗?
家长:CC现在学习状态很好。他的一个XX大学同学却是摆烂。他问我什么是摆烂呀?
摆烂就是不用心学习,混日子。
岳老师:就比如孩子是因为严重的焦虑情绪导致孩子出现躯体症状,像昨天晚上的那个女孩是拉肚子,还有的孩子是肚子疼,还有的孩子是严重的失眠,这种严重的焦虑使得孩子不能去上学,如果硬逼孩子去上学,孩子的焦虑情绪就会更严重,这些躯体症状也会更严重,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这种把孩子心理问题搞得越来越严重的逼迫孩子去上学的方法可取吗?就是今天把孩子逼到学校了,孩子不敢不去学校,但是明天呢?问题更严重,不是更不能去上学吗?
家长:人在心不在。
岳老师:有一个愉快的心情,良好的状态去上学不好吗?更何况,人情绪好,状态好,学习效率就高。
家长:CC的不少学友都不在状态。反倒CC学习很在线。这就是学习家教的效果出来了。
岳老师:这是你帮助孩子调整好的结果,不要看孩子出去旅游几天好像耽误了时间,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长久的保持良好的状态上学学习才是真正目的呀!
家长:孩子不是为别人而学,不是为名校而学,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书法艺术,所以他愿意学。我一方面支持他通过旅游减压,一方面也协助他调整认知。
岳老师:有的孩子在初中高中也是被父母老师逼着学的,这样的孩子到了大学往往就会出现问题,因为大学里没有人逼着学习了,全靠自觉,他们已经被逼的非常的痛苦和疲惫,到了大学,正好可以缓解缓解,结果就不努力了,但是有的孩子长时间不努力,结果课程跟不上了,最终会被劝退。
家长:等于情绪,认知,都在调整。
岳老师:你做的非常好,值得大家学习呀!
家长:我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家教呀。
岳老师:可是现实中有一些家长不学习,遇到问题就简单粗暴的去解决,或者有的家长就问我们,你给一个方法吧!好像给一个方法,孩子就会去上学了,就会精神抖擞的去学习了。
家长:并不是孩子考上大学,父母就束之高阁了,不学了。
岳老师:情绪好了,认知也会好起来,所谓条件性情绪决定人的认知。当然,认知也能引起情绪,但是,长期环境导致的条件性情绪,是第一因素,有的孩子就像昨天咨询我的孩子,也知道要努力学习,非常想学习好,想保持优秀的成绩,但是有一个环境的因素使孩子焦虑情绪非常的高,一想到学习,一想到上学,一想到考试就就会拉肚子,结果就不能去上学了,不能去参加考试了。
他不是不知道上学学习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有关学习的认知,它是很好的,但是环境因素导致的他的条件性情绪左右了他的认知,其实普通的认知是意识,条件性情绪状态下的认知是潜意识,这个时候潜意识起作用,条件性情绪不好导致不好的认知,会出现一系列的不好的行为。表现出来就是人的心理问题,再说直白一些人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潜意识出了问题。而潜意识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条件性情绪。
家长:很多人不下功夫,也不去想什么潜意识,所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岳老师:导致孩子有条件性情绪的第一人,往往是父母。比如昨天晚上咨询的女孩的父母都是教师,从小就灌输学习的重要性,孩子学习成绩也非常好,父母容不得孩子学习不好,孩子自己也容不得学习成绩掉下来,一旦学习成绩不如意,孩子的心情情绪就会不好,父母这个时候再加压,孩子的情绪就会更焦虑,以至于无法学习,不能去上学,结果孩子父母更焦虑,更催促孩子去上学,恶性循环,导致孩子经常频繁的请假不去上学。
那些真正成绩不好的孩,他们反而天天去上学,反正学习也是倒数几名,父母也不讲了,随他们去吧,结果他们反倒没有什么压力了,也不焦虑,正常的心态去上学,也就能坚持下去了。
人的心理问题就是潜意识的问题,潜意识非常强大,左右人的行为。改变环境,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情绪状态,潜意识逐步的好起来,孩子上学坚持学习指日可待。
家长:心态是最重要的。
岳老师:反之,不断地催促孩子去上学,把孩子的情绪搞得越来越不好,孩子的认知也越来越不好,潜意识状态就越来越不好,心理问题就越来越严重,最后彻底不去上学,水到渠成。
我们是让大家不要去说教,不要去刺激孩子,不要去破坏孩子的情绪,不要使孩子焦虑,不是不让大家让孩子去上学,而是不能用这种直接的从长远看效果不好的方法去让孩子上学。
给孩子营造和谐温馨的成长生活环境,让孩子心情愉悦,孩子怎么可能不去上学呢?上学努力学习是一个生命状态好的孩子的副产品。一个焦虑不堪,痛苦无比的孩子,能真正的学习好吗?
大家还知道空心病吗?哪怕他考上了北大,因为空心最终结局也不会好。到了大学再退回来,或者没有了生命,那不是更悲惨吗?
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统计,北大新生40.4%厌学,大四的学生30.4%厌世。
家长:多少人都这样想。
岳老师:我说她女儿知道要学习,而且以前学习成绩也非常好,现在成绩在班里还是排名前十几名,但是她对自己现在的成绩非常不满意,有时候焦虑情绪升起来,自己就不想去上学了,因此,隔三差五的不去上学。她母亲就不断的劝说让她去上学。让她不要劝说,说不劝孩子就不上学了,怎么办?
其实这位家长真的应该像您(木子花开)好好的学习学习。你儿子焦虑的时候,你陪他出去旅游,并没有催孩子,让孩子去上学。而大部分的家长是不赞同这个的,他们往往认为孩子不想上学,父母不能由着他,更不能带他去游山玩水,那样形成习惯了,以后不想上学就去玩,怎么办?
您能谈谈你的看法吗?可能有一些心理咨询师或者教育工作者都认为孩子不上学,不能惯着他,更不能由着他不上学去游山玩水。
家长:现在孩子焦虑情绪严重,学不进去,硬逼是没用的。
岳老师:我们现在帮助的孩子,有时候有焦虑情绪等等也请假不去上学,孩子的父母也受不了,也要我们不断的劝说孩子,让孩子去上学,这样的方法可取不可取呢?
家长:首要的是协助孩子缓解情绪。
岳老师:有的家长可能会说孩子不上学,你由着他,你不逼他上学,那他就不上学了,怎么办?
家长:孩子并非不想学,而是学不进去。
岳老师:这个很重要呀!这些家长可能觉得孩子是故意的,孩子就是不想去上学,家长这个时候必须劝孩子去上学,不能由着他。
家长:孩子生病了,就是心理有焦虑情绪了。
岳老师:包括以前有一些老家长也是这样认为的,如果这个时候带孩子出去游玩,由着孩子不上学,他们可能会认为就是我们不让孩子上学。他们看不到孩子生病了,他们觉得孩子是故意不想上学。
家长:这一点是关键。
岳老师:包括现在有的家长也会说我们,他们说孩子不上学了,我们不能惯着孩子,必须让孩子去上学。
家长:父母不懂孩子的心理,我是理解孩子,所以陪伴孩子用他喜欢的方式减压。
岳老师:不是有家长说吗?“就是岳老师不让孩子上学”,试问,我们做教育,做心理这一块,目的是让孩子上学,还是不让孩子上学?
家长:这些家长误会了您的意思,还有一点,这些家长不知道这些窝在家里的孩子,救援难度很大。
岳老师:孩子出现了焦虑问题,这个时候不能上学了,要把焦虑情绪消除掉,焦虑情绪消除掉以后,孩子会更好的上学。如果不把焦虑情绪消除掉,硬逼着孩子去上学,就是当天去上学了,以后焦虑情绪更严重,可能会导致孩子彻底不去上学呀!不是有一些家长硬把孩子逼到学校,到最后孩子又彻底的不去上学了吗?
孩子不去上学,把孩子逼到学校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是最差的方法,多数情况下,会导致孩子最终彻底不上学。
家长:就是RB,他们成功率也是一半,也就是说,这些趴窝的孩子不是都能走出去的。
岳老师:我是过来人,我用打的方式把孩子逼到学校,我儿子几乎没有停止上学,只不过是躯体症状严重的时候,请假半天,顶多一天。到中考前,导致孩子两度自杀,也没有参加中考,这不是更惨的结果吗?难道这些家长还想步我们的后尘吗?
家长:问题是,这些家长认为他们的孩子问题没您家的严重,不到黄河不死心。
岳老师:是孩子的生命状态好容易学习和能坚持学下来,还是孩子的生命状态不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和躯体症状的孩子能坚持学下来呢?
家长:这些家长一门心思想把孩子弄到学校。所以,别的也听不进去。
岳老师:哈哈哈哈,采取强迫的方法逼孩子去上学,不是有家长的孩子被逼跳楼了吗?
家长:跳的是别人家的孩子,不是他家的。所以,永远不要叫醒那些故意装睡的人。
岳老师:前天晚上,一个考取莫斯科大学孩子的母亲分享了她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她觉得跟着我们学习受益最深的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孩子活下来是硬道理,把孩子逼得命都没有了,还能有什么呢?
孩子不去上学是有原因的,想方设法去除原因,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去上学,而且能很好的坚持下来。如果不消除原因,硬逼着孩子去上学,火上浇油,有好的结果吗?
家长:CC现在学习状态很好。他的一个XX大学同学却是摆烂。他问我什么是摆烂呀?
摆烂就是不用心学习,混日子。
岳老师:就比如孩子是因为严重的焦虑情绪导致孩子出现躯体症状,像昨天晚上的那个女孩是拉肚子,还有的孩子是肚子疼,还有的孩子是严重的失眠,这种严重的焦虑使得孩子不能去上学,如果硬逼孩子去上学,孩子的焦虑情绪就会更严重,这些躯体症状也会更严重,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这种把孩子心理问题搞得越来越严重的逼迫孩子去上学的方法可取吗?就是今天把孩子逼到学校了,孩子不敢不去学校,但是明天呢?问题更严重,不是更不能去上学吗?
家长:人在心不在。
岳老师:有一个愉快的心情,良好的状态去上学不好吗?更何况,人情绪好,状态好,学习效率就高。
家长:CC的不少学友都不在状态。反倒CC学习很在线。这就是学习家教的效果出来了。
岳老师:这是你帮助孩子调整好的结果,不要看孩子出去旅游几天好像耽误了时间,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长久的保持良好的状态上学学习才是真正目的呀!
家长:孩子不是为别人而学,不是为名校而学,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书法艺术,所以他愿意学。我一方面支持他通过旅游减压,一方面也协助他调整认知。
岳老师:有的孩子在初中高中也是被父母老师逼着学的,这样的孩子到了大学往往就会出现问题,因为大学里没有人逼着学习了,全靠自觉,他们已经被逼的非常的痛苦和疲惫,到了大学,正好可以缓解缓解,结果就不努力了,但是有的孩子长时间不努力,结果课程跟不上了,最终会被劝退。
家长:等于情绪,认知,都在调整。
岳老师:你做的非常好,值得大家学习呀!
家长:我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家教呀。
岳老师:可是现实中有一些家长不学习,遇到问题就简单粗暴的去解决,或者有的家长就问我们,你给一个方法吧!好像给一个方法,孩子就会去上学了,就会精神抖擞的去学习了。
家长:并不是孩子考上大学,父母就束之高阁了,不学了。
岳老师:情绪好了,认知也会好起来,所谓条件性情绪决定人的认知。当然,认知也能引起情绪,但是,长期环境导致的条件性情绪,是第一因素,有的孩子就像昨天咨询我的孩子,也知道要努力学习,非常想学习好,想保持优秀的成绩,但是有一个环境的因素使孩子焦虑情绪非常的高,一想到学习,一想到上学,一想到考试就就会拉肚子,结果就不能去上学了,不能去参加考试了。
他不是不知道上学学习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有关学习的认知,它是很好的,但是环境因素导致的他的条件性情绪左右了他的认知,其实普通的认知是意识,条件性情绪状态下的认知是潜意识,这个时候潜意识起作用,条件性情绪不好导致不好的认知,会出现一系列的不好的行为。表现出来就是人的心理问题,再说直白一些人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潜意识出了问题。而潜意识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条件性情绪。
家长:很多人不下功夫,也不去想什么潜意识,所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岳老师:导致孩子有条件性情绪的第一人,往往是父母。比如昨天晚上咨询的女孩的父母都是教师,从小就灌输学习的重要性,孩子学习成绩也非常好,父母容不得孩子学习不好,孩子自己也容不得学习成绩掉下来,一旦学习成绩不如意,孩子的心情情绪就会不好,父母这个时候再加压,孩子的情绪就会更焦虑,以至于无法学习,不能去上学,结果孩子父母更焦虑,更催促孩子去上学,恶性循环,导致孩子经常频繁的请假不去上学。
那些真正成绩不好的孩,他们反而天天去上学,反正学习也是倒数几名,父母也不讲了,随他们去吧,结果他们反倒没有什么压力了,也不焦虑,正常的心态去上学,也就能坚持下去了。
人的心理问题就是潜意识的问题,潜意识非常强大,左右人的行为。改变环境,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情绪状态,潜意识逐步的好起来,孩子上学坚持学习指日可待。
家长:心态是最重要的。
岳老师:反之,不断地催促孩子去上学,把孩子的情绪搞得越来越不好,孩子的认知也越来越不好,潜意识状态就越来越不好,心理问题就越来越严重,最后彻底不去上学,水到渠成。
我们是让大家不要去说教,不要去刺激孩子,不要去破坏孩子的情绪,不要使孩子焦虑,不是不让大家让孩子去上学,而是不能用这种直接的从长远看效果不好的方法去让孩子上学。
给孩子营造和谐温馨的成长生活环境,让孩子心情愉悦,孩子怎么可能不去上学呢?上学努力学习是一个生命状态好的孩子的副产品。一个焦虑不堪,痛苦无比的孩子,能真正的学习好吗?
大家还知道空心病吗?哪怕他考上了北大,因为空心最终结局也不会好。到了大学再退回来,或者没有了生命,那不是更悲惨吗?
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统计,北大新生40.4%厌学,大四的学生30.4%厌世。
【微课】怎样消除空心病?帮助解决孩子空心病问题。
什么是《空心病》?怎样解决空心病问题?
救救孩子!北大精神科医生:40%北大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
感兴趣的家长可以看看我发的上面三篇文章!
木子花开您做的很好,所以您的孩子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而那些结果不好的孩子的家长应该想一想,自己做的怎样?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因好了,果还好不了吗?让我们都来给孩子营造一个比较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越来越好吧!
家长: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岳老师:是呀!好,今天文字课我们就到这里,下面我用语音来总结一下。
前一篇:和谐园微课:要不要提醒孩子睡觉?
后一篇:孩子挑食和厌食,家长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