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园微课:人成长的科学规律第一讲父母道,培养孩子成人!
(2022-05-13 23:04:26)
标签:
家庭教育心理咨询育儿 |
分类: 微课 |
大家好,现在开始上课。今晚我们讲人成长的科学规律。从三个方面来讲。第一人,第二成长。第三科学规律。
成长就是人在每个阶段该经历的都要去经历,包括挫折磨难。如果没有经历就没得到成长。
科学规律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自然科学规律,第二是社会科学规律。
自然规律表现为自然需求适度缺失。自然需求主要是物质需求和情感需求。
社会科学规律是社会需求要充分满足。社会需求分三个层次:第一是自由,自主学xi,自主交友,自主择业,自主择偶。第二是在自由基础上被肯定,鼓励,欣赏,赞美。第三是自我实现。
我们今天这一讲,主要是讲《人》,怎样成人?
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身份。今天我们讲怎样做父母?也就是父母道。
人的不同角色都有不同的道,道就是规律,顺道者昌。
孩子的问题说到底是父母不会教育没有做好自己的道的问题。现在我们来学xi父母道。
父母道:
1,父母是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即以全家安乐为己任,造福一家。
2,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的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3,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4,不安排老人做事,他们喜欢什么就做点什么,但要多关心老人,长劝他们多休息。
5,
父母是人伦之始,阴阳之道,阳为父,阴为母。阴阳和,才能万物生长,阴阳不和,精神痛苦,情不投意不合,即生育的子女,性质一定不好,或者儿女缺乏。
6,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7,小孩是否健康与母亲关系很大,有无智慧与父亲关系很大,是否福德庄严就看父母是否经常以快乐的爱心去做事做人。
8,子女不听话,不孝顺,首先要问自己是否也不孝顺老人,是否有做不对的地方,对上不认可父母的功德,对下子女怎么教育都不到位。
9,孩子不明理等于果子酸了,果子不甜要在树根上下功夫。
10,不要怨恨子女,更不能打骂子女,因为子女的成败也与父母本身的心性德有关,第二要考虑自己教育的方法是否有不当之处。
11,教育孩子五步曲:养、育、教、领、导,但不许管,重点要培德,把道德教育好。
12,“管”是父母任着自己的性子,找儿女的错处,拂逆他的性子,所以往往越管就越不好,因为用脾气管儿女,不但管不好,反把儿女的脾气激起来,碰起性来甚至父子成仇,都是父母不明白道的缘故。
13,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化。明白他的个性,帮他砍小枝,留大枝。不娇,不溺,不打,不骂。多鼓励常肯定,少批评,不用物质诱惑。
14,正人先正己,父母要先化除禀性,涵养天年,懂得先克己,方能教化子女,不论儿女孝不孝,但问自己慈不慈。
15,小孩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是天地的,小孩教不好,小的影响自己家庭,大的影响社会,也有负天地之恩,把孩子教好,责任重大。
1,父母是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 既以全家的安乐为己任,造福一家。
木子花开,你们家安乐吗?
木子花开:现在安乐,以前不安乐。
老师:如果一个家庭不安不乐,家庭会不会有幸福?
木子花开:不会有幸福。
老师:以前为什么不安乐?
木子花开:以前违反了道,无知还瞎教育。
老师:不安静不快乐的原因是什么?
木子花开:自己做错了。没有做好父母道,孩子痛苦,一家人都痛苦。
老师:2,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的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老师:你们尊老吗?
木子花开:尊老做的还可以。
老师:你们爱孩子吗?
木子花开:爱变成了溺爱。一边溺爱一边控制,这是最坏的教育呀!
老师:爱有时候还变成恨。比如孩子不上学,孩子沉迷手机游戏,你们恨不恨?
家长:恨,也抱怨。
老师:不论孩子怎样,我们做父母的都要爱孩子,而不是因为孩子表现的好,我们就爱他。其实恰恰是在孩子表现最不好的时候,最需要父母的爱。
家长: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家长很难爱他。哈哈,以前是抱怨,现在是爱他了。
老师:感恩天,感恩地,感恩父母,感恩配偶,感恩孩子给你们学做父母的机会,是这样的吗?
家长:现在基本能做到。
如果是感恩的这个家庭,就会越来越好,孩子就会越来越好。反之,如果是抱怨的家庭,就会出问题,孩子也一定会出问题。
家长:学xi之后,家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老师:你做的不错,所以你的孩子转变了。
3,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是这样做的吗?
家长:做了。我就用抗美援朝烈士大伯的事迹激励儿子。
老师:4,不安排老人做事,他们喜欢做什么就做点什么,但要多关心老人,常劝他们多休息。
家长:这一点我们做的不错。
老师:5,父母是人伦之始,阴阳之道,阳为父
阴为母,阴阳和才能万物生长,阴阳不和,精神痛苦,情不投意不合即生育的子女性质一定不好,或者爱你缺乏。
家长:父母关系是第一位的,父母感情不和,对子女影响非常大。
老师:有的家长在想方设法的向外求,不知道改变自己。 要想解决好孩子的问题,父母必须做到阴阳合。大家同意吗?
家长:同意。他们没有整体观,家庭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整体,父母不和,天昏地暗,孩子能好吗?
家长:我是领悟了,现在在积极营造好的夫妻关系,现在和爱人感情很好,每天都笑哈哈。
老师:6,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长:是呀,孩子出生后,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母亲,父母就是他的全部世界。
老师:7,小孩子是否健康与母亲的关系很大,有无智慧与父亲的关系很大,是否福德庄严,就看父母是否经常以快乐的爱心去做事做人。
家长:是呀!
老师:8,子女不听话,不孝顺,首先要问自己是否也不孝顺老人,是否有做不对的地方,对上不认可父母的功德,对下子女怎么教育都不到位。
家长:是的。
老师:9,孩子不明理等于果子酸了,果子不甜要在树根上下功夫。
家长:反思自己,对于父母,还是有一些地方不够到位。
老师:光去找孩子的问题,光去找果子的问题,有没有想到要找自己的问题呢?
家长:以前,父亲很疼我,他脾气不好,我就仗着他的宠爱,顶嘴。现在好后悔,要给父亲道歉,女儿不孝。
老师:10,不要怨恨子女,更不能打骂子女,因为子女的成败也与父母本身的心性德有关,第二要考虑自己教育的方法是否有不当之处。
家长:我就顶嘴,父亲孩子跟我顶嘴也不正常。父母要反躬自身,反省哪里做的不对,尽快调整。
老师:11,教育孩子五步曲:养、育、教、领、导,但不许管,重点要培德,把道德教育好。
老师:什么是养?什么是育?养和育有什么区别?
家长:养是抚养,育是培育。
老师:什么是教?教字是怎么写的?左边是什?右边是什么?
家长:教是孝的文化。
老师:说的好。孝是怎么写的?老是怎么写的?
家长:老字去了匕,有子来赡养。
老师:你学的不错呀!
家长:我是领悟的了,我是最笨的学生,我下功夫来学家教的。
老师:老子就像一个人被黄土埋了一半,有一个匕首插在他的心脏,实时危及到他的生命。而把匕首去掉,放上孩子的子,有孩子来顶上,老人就无后顾之忧了。孝就是这样来的。
@快乐木子花开你的功夫如此之深,所以你的家庭变了,你的孩子变了。而另一些家长还在想办法改变孩子,没想到改变自己。
家长:是的,家庭幸福了,孩子自然走出来了。
老师:什么是领?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要带着孩子去做,这就称其为领。
什么是导?
家长:导就是引导。
老师:导是启发引导孩子,而不是对孩子进行说教。更不能对孩子进行批评指责。
家长:是呀!
老师:12,管是父母任着自己的性子找儿女的错处,拂逆他的性子,所以往往越管就越不好,因为用脾气管儿女,不但管不好,反而把儿女的脾气激起来,碰起性来甚至父子成仇,都是父母不明白道的缘故。
什么是管?大家知道什么是管了?还会去管孩子吗?
家长:管这个蠢事我干过。管的孩子把家里的玻璃都砸了。我们家现在早已风和日丽啦。彼此都夸赞彼此。我和儿子都夸爱人,你咋嫩好呀。然后,爱人和我,都夸儿子好厉害。
老师:明白孩子的个性,有的孩子温顺听话,有的孩子倔强执着。
家长:以前不明白,硬干仗。我儿子聪慧敏感,自我要求高,有点完美主义。
老师:对于那些倔强执着的孩子,能硬来吗?
家长:不能硬来。他说你越尊重我,我越配合。
老师:“你们越尊重我,我越配合”这句话很重要。可是现实中,很多人是不尊重孩子的,所以孩子总是拧着来呀!
家长:是呀,儿子说,你们都不尊重我,我怎么去尊重你们?我们以为自己是父母,有尊严,孩子不能忤逆。可是自己没有做好,并不能赢得孩子的天然尊重。
老师:砍小枝,留大枝,是这样做的吗?知道自己孩子的大枝是什么?小枝是什么吗?孩子与孩子是不一样的,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读大学,都能读博的,而且也不是读大学这一条路。如果孩子是读书的料,就应该走这个读书的路,如果不是的硬逼效果不会好。可是,现实中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是觉得孩子能读大学的呀!而且觉得读大学了,孩子才会好,好像不读大学,孩子就完了。
家长:我家孩子愿意读书,但是不适应学校生活。路有千万条,父母眼中只有一条。
老师:如果孩子不是读书的料,不是上大学的料,父母觉得孩子完了,孩子怎么可能不完了呢?
家长:客观现实确实如此,是父母的视野限制了自己的心灵。
老师:不娇,不溺,不打,不骂,是这样做的吗?
家长:现在不打不骂做到了,娇惯还是有的。
老师:父母往往是对孩子既娇惯又溺爱,把孩子教育出问题了,又开始打骂,所谓爱的要死,恨的要命,这让孩子怎么成长呢?
家长:是呀,完全违反了人成长的科学规律。
老师:多鼓励常肯定少批评呢?
家长:这个做到了。
老师:很多父母是很少鼓励,不肯定,反而是多批评。多鼓励场肯定,少批评,这是道。
不用物质诱惑。而我们很多父母往往用物质奖励孩子,诱惑孩子,最终导致孩子厌学。好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家长:是的,如果早懂这些,孩子不会被养成这样。
老师:14,正人先正己,父母要先化除禀性,涵养天性,懂得先克己,方能教化子女,不论儿女孝不孝,但问自己慈不慈。
正人先正己,解决别人的问题必须先解决自己的问题。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化除禀性,什么是人的禀性?
家长:就是人的xi性和脾气吧?
老师:是的,禀性就是人的一些不好的性格xi性脾气。
什么是天性?俗话说人的天性是美好的。对父母尽孝,爱孩子,这些都是人的天性。
动物的天性也是爱它的后代,但是动物没有孝性,不会对父母尽孝,这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
我们先不要怨孩子对我们不孝,而是要去找自己的问题,我们对孩子慈不慈?
作为父母你都不慈,孩子怎么会孝呢?
比如有的父母觉得孩子现在不学xi沉迷游戏,他们对孩子就没有慈爱之心了,只有怨恨之心,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孩子对父母不孝。
家长:我也渐渐明白,修炼自己是最快最容易的路。改变自己是神,改变他人是神经病。
老师:无论孩子怎样,我们对孩子都要有慈爱之心。孩子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是我们后天教育的结果。因为人的天性都是孝的。是我们的不当教养,把孩子变成了不孝之人。
家长:是的。
老师:15,小孩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是天地的,小孩教不好,小的影响自己家庭,大的影响社会,也有负天地之恩,把孩子教好,责任重大。
因此,无论如何下再大的功夫,都要把孩子教育好。即便是现在孩子没有教育好,出了问题,我们也要亡羊补牢,尽最大的努力去补救,永不放弃,永不言败。
祝大家都能按父母到去做,都能教育出好孩子,都能转变,没有教育好的孩子,孩子们都能越来越好!
家长:永不言败,永不放弃,坚持到底,笑到最后!
老师:好,今晚课程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