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太焦虑怎么办?
(2022-05-04 10:50:49)
标签:
育儿 |
分类: 微课 |
老师:大家好,现在上课?
今晚讲课题目:家长太焦虑怎么办?
主持人:老师
时间:晚八点至九点
思考题:
1、面对孩子问题,为什么家长会高度焦虑?
2、焦虑有什么危害?
3、怎么克服焦虑?
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呢?因为我觉得家长许多时候会有知道做不到的困惑。为什么我们会知道做不到呢?
因为知道到做到,是一个理性的过程。但是我们家长面临压力的时候,容易被情绪影响。在情绪之下,我们就很难去做到。
而最常见的情绪就是焦虑。大家在平时和孩子相处时,有焦虑吗?
家长:有时有。
老师:当你们有焦虑时,你们一般怎么做呢?
家长:以前会责怪孩子,现在我听佛音,暂时远离孩子。会去运动,爬山或旅游!
老师:什么是焦虑?我们从生理、心理、行为上来认识一下焦虑。心理上,焦虑时会有什么感受?
家长:烦躁不安,悲观,不知所措。
老师:是的,焦虑的时候有没有担心?有没有生闷气?
家长:有。
老师:我们之前说过,愤怒和恐惧是人最原始的两种情绪。焦虑是否同时有这两种情绪呢?
家长:是的。
老师:担心、生气、烦躁、悲观、无助,这些都是焦虑时的心理体验。
老师:生理上焦虑有哪些表现?
家长:失眠、内分泌失调。
老师:是的。胸闷气短有没有?
明明:有。
老师:心悸、出汗等等,这些都是。行为上有哪些表现?
家长:暴跳如雷,指责旁人,总之容易生气。
老师:焦虑的时候,在言行上有攻击性。没法个人正常交流了。坐立不安,坐卧不宁。
家长:焦虑时和孩子说话会不自觉的带有控制担心,不能好好说。
老师:说的特别对。焦虑的时候我们对自己没有控制感。当我们焦虑时,我们学XI的道理,是做不到的,只想表达情绪。家长的焦虑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家长:让孩子有压力、更焦虑。
老师:父母的焦虑对孩子来说绝对是压力。
家长:大人的焦虑会不自觉传递给孩子。
老师:情绪会传染,我们的焦虑里包含愤怒和恐惧。孩子感知到我们内心有愤怒,他的内心会有什么反应?面对愤怒时,人会有两种反应。
家长:会抵触大人,或者攻击大人。
老师:是的。面对压力时,人会选择战斗或者逃跑。孩子也是这样。
所以孩子可能会用愤怒来对抗,也有可能会感到恐惧,变得更加回避父母,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所以我们常说自身和谐,然后亲子和谐。但焦虑往往是我们通往和谐路上的一个拦路虎。
我们只有认识焦虑,克服焦虑,才能建立好的亲子关系,才能让孩子转变。大家觉得管理好自己的焦虑重要吗?
家长:非常重要
老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会对孩子有焦虑呢?
家长:没有安全感,担心未来。
家长:担心孩子。
老师:担心孩子的背后是我们强烈希望孩子的发展和我们期待中一样。我们感觉自己控制不了局势,所以焦虑。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缺乏安全感、控制感。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对孩子会有期待,当孩子不符合我们的期待时,我们会感到焦虑。所以期待和控制感不足,这二者都是焦虑的原因。就像孩子对学XI有期待,但是自己能力不足,就会产生学XI焦虑,会厌学。
家长:我是对现状的不满意,由孩子现状推断出他的未来,所以焦虑。
老师:您补充了很重要一点:不合理的信念也是焦虑的原因。自我控制感不足、过度期待、不合理信念,都是焦虑的原因。焦虑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其实即使没有孩子的问题,在孩子很小时,家长也是焦虑的。
家长:变尽善尽美为精益求精。
老师:大家觉得面对焦虑,我们应该怎么办?
家长:做好当下。
老师:怎么才能管理好我们的焦虑呢?
家长:接纳自己,接纳现状。降低期望值。改变不合理信念。
老师:会不会我们知道这些观念和道理,但是情绪来的时候我们做不到?
家长:会的。不去想,这个能有效缓解焦虑。
家长:焦虑是活在未来。发愁的是以后咋办,眼前做好就行了。焦虑就是过去形容的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干耗的感觉。
老师:大家的建议都非常好。其实要克服焦虑,我们第一步是觉察焦虑。就像打仗一样,我们需要先明确敌人的位置,才能战胜敌人。
焦虑一般都会有的诱因的,我们今天要解决的,正是面对压力的时候,如何克服焦虑,避免情况恶化。
家长:自己觉察到了,就要继续学XI充电放下焦虑。
老师:是的。刚才我们讲焦虑的心理、生理、行为上的表现,就是让我们能觉察焦虑。
心理学把人的心理分成三个部分。知、情、行。认知、情感和行为。
我们的心理,基本由这3个部分组成。
他们互相影响,比如焦虑的情绪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观念和行为,我们的观念和行为,也会造成我们的焦虑。所以我们克服焦虑,可以从行为和认知入手。行为上,我们可以转移和放松。
刚才也有家长提到转移注意力。转移让我们注意力从压力情境移开,放松通过改变我们的生理反应来缓解焦虑。认知方面,我们刚才提到焦虑的原因包括过高期待和不合理信念。
所以认知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做?
家长:降低期望值,改变不合理信念。
老师:哪些是不合理信念呢?有3种经典的不合理信念。绝对化、过度概括、糟糕至极。
家长:认为孩子不好好学XI,以后就完了。认为孩子沉迷游戏,就是网瘾了,无可救药了。
老师:认为孩子不好好学XI,以后就完了。这是哪一种不合理信念?
家长:绝对化?
老师:是的。
老师:认为孩子沉迷游戏,就是网瘾了,无可救药了。这个呢?
家长:糟糕至极。
老师:是的,无可救药就是糟糕至极的观念。
家长:过度概括是哪一种呢?
老师:孩子不去上学,就认为孩子一无是处。
家长:哦,以偏概全。孩子不学XI,也许人品很好,干活很积极呢。
老师:是啊,不合理信念往往悲观、极端。
家长:感觉我们家长太不智慧了。怎么会这么看问题呢?
老师:童年经历、性格因素、教育理念都会有影响。不合理信念又叫毒性思维,中毒已久,中毒过深。
家长:是的。还有很多理念不一定是自己认为的,而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得出的结论。
老师:社会竞争激烈,普遍焦虑不堪。
家长:很多人没有自己的思想,只不过是复制粘贴嫁接了别人的思想而已。
老师:是的。
老师:所以面对焦虑,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觉察识别焦虑,然后在行为上转移、放松,最后情绪缓解后,我们要降低期待,挖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给自己解毒。
家长:我们保持情绪平和,理性对待,降低期望值,活在当下,用成长型思维来面对生活的挑战。
老师:家长都需要成长型思维。今天文字部分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们开始语音和交流。
关注微信公众号:收听语音讲解内容。
家长:老师,那天您讲解的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我记住了。其实很多不合理信念都是固定型思维导致的。
家长:谢谢老师们,学XI让我们更加明白以前错在哪里了,及时纠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