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怎么缓和和孩子的关系?
(2022-05-04 10:52:25)
标签:
育儿 |
分类: 微课 |
课程日期:2021年3月15日
老师: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上课的题目是:家长要怎么缓和和孩子的关系?
为什么讲今天晚上的题目呢?因为大家都已经认识到不能刺激孩子,但是亲子关系得不到改善,孩子状态也没有起色。今天我们讨论一下,究竟应该怎么改善亲子关系。
老师:在之前的课,我们提到,人的心理可以分为认知、情绪、行为三个部分,大家还记得吗?
家长:是的。
老师:我们改善亲子关系,不仅仅是我们的行为,也涉及到我们的认知和情绪。什么是认知、情绪和行为呢?
老师:比如我们看到孩子黑白颠倒玩手机,我们的认知就是我们的观念、态度,比如我们可能会想:孩子这样玩手机是不对的,会让孩子跟社会脱节。
家长:是的。
老师:什么是情绪呢?我们看到孩子玩手机,我们会有情绪,会焦虑,会烦躁,会胸口堵得慌,呼吸加速,心跳加速,手心出汗。这些就是情绪。
家长:是的。
家长:我现在已经没有这种症状了。
老师:什么是行为呢?我们在认知和情绪的共同作用下,我们可能会去要求孩子,可能会骂孩子,和孩子发生争吵。
家长:我家手机已经正常化。他自己说,没有依赖。
老师:我们改善和孩子的关系,也要从这3个方面入手。认知方面,大家觉得什么样的观念有助于我们融洽亲子关系?认知是最内层,隐藏最深的,最难改变的。
家长:孩子的事情,他自己做主。
家长:认知是信念吗?
老师:在大脑能想到的观念都可以称作认知。可以是一个想法,也可以是一个信念。
家长:孩子的事情,无论是吃喝玩乐,睡觉,上学,学XI,玩手机等等,都要由他自己做主。
家长:是的,想想以前家庭发生几多手机大战,哎!现在放开了,他也不疯玩了。父母越害怕,越控制,孩子越沉迷。信任孩子,相信这是暂时性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老师:对孩子的观念:要给孩子自由,让孩子自己做主。对关系的观念:父母越是控制,孩子越是失控。对问题的观念:问题是暂时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老师:如果我们能有一系列积极、理性的认知,我们的心态和状态一定会不一样。为什么有的家长明知道正确的观念是什么,却不愿意接受呢?
家长:没有耐心,过度焦虑,放不下。
家长:因为他不能接纳现实。
老师:是的。因为家长面对孩子问题时,会产生负面的情绪,在情绪之下,无法理性地接受新的观念。不接纳通常也伴随着情绪。
家长:老师,家长的希望值太高 ,把自己的愿望,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 希望孩子去实现。
老师:是的,对孩子过高的期待,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不合理的认知,让新观念难以立足。
家长:我有深切体会,因为我的根深蒂固,所以孩子整整走了五年,至今还在恢复当中,如果没有遇到岳老师,我们现在还在黑暗中
。
老师:知、情、行是互相影响的。我们要改变认知,观念的学XI,情绪的调整,行为的改变,都是需要的。改变观念是首当其冲的。
家长:对的。
老师:其次是情绪。大家觉得什么样的情绪会让父母和孩子的状态更糟糕?
家长:家长的焦虑执念足以压垮孩子。
家长:担心的情绪。
老师:愤怒和悲观是不是?
家长:是的,这是毒思想。
老师:无论是焦虑、担心、愤怒、悲观,这些情绪被孩子感知到,孩子心里会怎么想?
家长:孩子会更担心,更焦虑 ,更无力。
家长:孩子会更加迷茫,更加焦躁,更加愤怒。
老师:是的,孩子也会被负面情绪传染。负面情绪激发负面情绪,正面情绪激发正面情绪。那什么样的情绪是有助于缓和亲子关系的呢?
家长:接纳、平和。
家长:乐观。
老师:愉悦是不是呢?
家长:是的。
老师:虽然孩子辍学在家,家长很难愉悦起来。但是如果家长能用愉悦的情绪面对孩子,孩子会感觉到家长接纳了现在的自己。他会感觉到父母加在自己身上的枷锁消失了,自己不用再去防御再去对抗了。
家长:是的。
老师:如果家长能够有平和、乐观、愉悦的情绪,孩子还会不理家长吗?
家长:会理的。
老师:孩子在过去的十几年接受了家长许多负面情绪,怎么能指望孩子在没有感受到家长积极情绪的情况下,就去主动找家长沟通?
老师:那我们怎么才能拥有积极的情绪呢?
家长:理解孩子的处境,与孩子共情。
老师:我们首先要避免消极情绪的影响。要觉察情绪,当消极情绪来的时候,转移注意力,换一个环境,放松。其次我们在大脑中重复、强化积极的观念,会让我们形成积极的情绪。第三,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行为,来改变情绪。
家长:漠视孩子的缺点,找孩子的优点。
老师:这是用积极观念改善情绪的具体有效方法。
老师:什么样的行为会改善情绪和认知呢?
家长: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唱歌,跳舞,学XI。
老师:是的,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舒缓自己的情绪,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的状态更好一些。
老师:我们可以对孩子有哪些行为,能改善我们的关系呢?
扫描二维码,关注和谐园微信公众号!
家长:我现在看我儿子哪儿都好。他和我谈学XI的事我只是笑着看着他。具体他怎么学,怎么安排课程,我一律不管。不学也不管。因为我发自内心的相信我儿子。
老师:表扬鼓励孩子,孩子不排斥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个拥抱,为孩子准备一个小礼物,这些都会缓和和孩子的关系。我们这么做,仅仅是爱孩子这个人,哪怕现在他的状态不好。
老师:文字课部分到此结束,接下来是语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