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意出门,不愿意和人沟通,家长应该怎么办?

标签:
家庭教育育儿 |
分类: 微课 |
课程日期:2021年3月19日
王老师:大家晚上好,今天晚上我们的题目是:孩子不愿意出门,不愿意和人沟通,家长应该怎么办?今天讲这个题目,是因为有家长反应自己孩子内向不愿意出门,不愿意和熟人陌生人交流。为什么孩子会回避人际交往?不愿意个人交流?
天晴了:孩子自卑不自信。
王老师:是的。自卑的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好。自卑的孩子觉得低人一等,自然就不愿意与人交往。
天晴了:是的。
小丸子:不上学的孩子两个都有。
王老师:在之前的课,我提到过,孩子不愿意与人交往,有两个认知存在偏差,一个是认为“我不好”,一个是认为“别人对我不友好”。
天晴了:是的。
王老师:不愿意交往的孩子,会不会对别人有警惕?
小丸子:有。
天晴了:人际关系敏感。
王老师:为什么有警惕呢?
明明:因为孩子缺少安全感。
王老师: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感到紧张,担心让别人不高兴,或者别人对自己有不满,大家觉得是这样吗?
小丸子:是的。
王老师:孩子认为自己不好和认为别人对自己不友好,这两个核心的认知,导致孩子回避社交。我们分别来看下,为什么孩子会有这两个认知。
王老师:为什么孩子觉得“我不好”呢?大家觉得,你们的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不好的?
木子花开:大约六七岁时,我听儿子自己说的。
天晴了:我家孩子好像一直觉得,因为得不到父母的肯定。
王老师:其实孩子会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不好,原因也正如天晴了所说,是因为父母对孩子肯定太少。因为孩子小的时候,认知能力有限,对自己的看法依赖于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经常批评纠正孩子,孩子就会认为自己不好,长大了就会不敢主动和人交往。
天晴了:是的,现在意识到了,想找孩子的优点,鼓励表扬,但是感觉好难,有时孩子都觉得听不惯,自己就否定了。
王老师:认为自己不好的观念根深蒂固,如果夸奖不够真实自然,孩子固有的观念会排斥父母的夸奖。
王老师: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孩子会认为别人对自己不友好?
木子花开:我儿子是因为上幼儿园太早,幼儿园阿姨吓唬他,导致他胆小,加上我和他爸不怎么关心他,只知道负责吃喝拉撒,没有真正陪伴他。
王老师:孩子认为别人不友好,可能有曾经经历过不愉快的人际交往事件有关。
拉姆:是的。
王老师:在孩子小的时候,经历了重要他人的不友好,所以即使长大了,也会在人际关系中警觉。
木子花开:对的。
王老师:所以说,无论孩子认为自己不好,还是认为别人对自己不友好,都是孩子生命早年,在与人互动的过程中有不好的体验有关。尤其是对自己重要的人。现在孩子已经形成这两种观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木子花开:纠偏,我们要着手调整孩子认知。
王老师:是的,父母要改变孩子有偏差的认知。
王老师:我们常说,孩子先是在家庭中和父母有良好的连接,然后是和社会连接,最后和自己连接。因为父母是孩子早年人际互动的主要关系人,孩子产生有偏差的观念,一般来说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
木子花开:父母首先要改善融洽亲子关系。不再批评,指责,打骂等否定式教育,肯定,欣赏,赞美,鼓励孩子好的优点与行为。
王老师:父母要么在孩子早年给了孩子糟糕的人际互动体验,要么忽视了和互动。
木子花开:那时,周围的人对他不友好,父母忽视他,所以孩子形成了不好的认知。
王老师:父母现在要弥补曾经的不足。怎么弥补呢?一方面要向孩子表达:你很好。另一方面,要对孩子展现积极的情绪,让孩子感觉到关系中的善意。
王老师:为什么天晴了家人夸奖孩子,孩子会否定呢?
木子花开:因为长期的否定不良体验,不能指望一两次赞美就能改善。一方面需要经常赞美,一方面需要足够真诚。
王老师:是的,一个足够根深蒂固的观念,一定会条件反射地排斥不一样的观念。
王老师:我们改变孩子的认知,这一定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循序渐进。
天晴了:我也是想办法,想孩子多出去走走。
王老师: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不一定就要夸奖孩子,我们从最基本的开始。比如孩子有表现好的地方,我们给孩子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
木子花开:对,不一定用言语,微笑也好。
天晴了:孩子自卑不自信,家长的突然改变,孩子不适应。
王老师:让孩子走出去,我们首先让孩子在家里和父母能够主动沟通,轻松交流。如果孩子和父母的相处都不自然不主动,怎么能和外人主动交流呢?
木子花开:是的。
王老师: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和别人积极主动,谈笑自如。首先我们需要思考一下,孩子和我们自己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如果还没做到,就先不要急着把孩子推出去,这样会让孩子不适应,排斥,反而让孩子对出去产生恐惧。一定要循序渐进。
木子花开:是的,急不得。营造温馨和谐安全的家庭氛围非常重要。亲子关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都调整好了,孩子一定会越来越越有力量。
王老师:父母不要着急让孩子去跟别人交流,而是把注意力和精力用来思考: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和沟通,怎么才能更进一步?怎么让孩子积极主动找我们沟通?如果孩子和父母能够自由沟通,没有交流障碍,他才具备能力去和别人交流。那个时候,孩子才更愿意出门。
天晴了:嗯,知道了,但是我家感觉现在关系还可以了,但是孩子深入沟通还是少。
王老师:你们要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和孩子沟通。只是日常的基本沟通可能不够。
今天的文字课就到这里,下面是语音时间了,我们大家来语音,好吗?
天晴了:孩子自卑不自信。
王老师:是的。自卑的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好。自卑的孩子觉得低人一等,自然就不愿意与人交往。
天晴了:是的。
小丸子:不上学的孩子两个都有。
王老师:在之前的课,我提到过,孩子不愿意与人交往,有两个认知存在偏差,一个是认为“我不好”,一个是认为“别人对我不友好”。
天晴了:是的。
王老师:不愿意交往的孩子,会不会对别人有警惕?
小丸子:有。
天晴了:人际关系敏感。
王老师:为什么有警惕呢?
明明:因为孩子缺少安全感。
王老师: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感到紧张,担心让别人不高兴,或者别人对自己有不满,大家觉得是这样吗?
小丸子:是的。
王老师:孩子认为自己不好和认为别人对自己不友好,这两个核心的认知,导致孩子回避社交。我们分别来看下,为什么孩子会有这两个认知。
王老师:为什么孩子觉得“我不好”呢?大家觉得,你们的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不好的?
木子花开:大约六七岁时,我听儿子自己说的。
天晴了:我家孩子好像一直觉得,因为得不到父母的肯定。
王老师:其实孩子会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不好,原因也正如天晴了所说,是因为父母对孩子肯定太少。因为孩子小的时候,认知能力有限,对自己的看法依赖于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经常批评纠正孩子,孩子就会认为自己不好,长大了就会不敢主动和人交往。
天晴了:是的,现在意识到了,想找孩子的优点,鼓励表扬,但是感觉好难,有时孩子都觉得听不惯,自己就否定了。
王老师:认为自己不好的观念根深蒂固,如果夸奖不够真实自然,孩子固有的观念会排斥父母的夸奖。
王老师: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孩子会认为别人对自己不友好?
木子花开:我儿子是因为上幼儿园太早,幼儿园阿姨吓唬他,导致他胆小,加上我和他爸不怎么关心他,只知道负责吃喝拉撒,没有真正陪伴他。
王老师:孩子认为别人不友好,可能有曾经经历过不愉快的人际交往事件有关。
拉姆:是的。
王老师:在孩子小的时候,经历了重要他人的不友好,所以即使长大了,也会在人际关系中警觉。
木子花开:对的。
王老师:所以说,无论孩子认为自己不好,还是认为别人对自己不友好,都是孩子生命早年,在与人互动的过程中有不好的体验有关。尤其是对自己重要的人。现在孩子已经形成这两种观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木子花开:纠偏,我们要着手调整孩子认知。
王老师:是的,父母要改变孩子有偏差的认知。
王老师:我们常说,孩子先是在家庭中和父母有良好的连接,然后是和社会连接,最后和自己连接。因为父母是孩子早年人际互动的主要关系人,孩子产生有偏差的观念,一般来说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
木子花开:父母首先要改善融洽亲子关系。不再批评,指责,打骂等否定式教育,肯定,欣赏,赞美,鼓励孩子好的优点与行为。
王老师:父母要么在孩子早年给了孩子糟糕的人际互动体验,要么忽视了和互动。
木子花开:那时,周围的人对他不友好,父母忽视他,所以孩子形成了不好的认知。
王老师:父母现在要弥补曾经的不足。怎么弥补呢?一方面要向孩子表达:你很好。另一方面,要对孩子展现积极的情绪,让孩子感觉到关系中的善意。
王老师:为什么天晴了家人夸奖孩子,孩子会否定呢?
木子花开:因为长期的否定不良体验,不能指望一两次赞美就能改善。一方面需要经常赞美,一方面需要足够真诚。
王老师:是的,一个足够根深蒂固的观念,一定会条件反射地排斥不一样的观念。
王老师:我们改变孩子的认知,这一定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循序渐进。
天晴了:我也是想办法,想孩子多出去走走。
王老师: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不一定就要夸奖孩子,我们从最基本的开始。比如孩子有表现好的地方,我们给孩子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
木子花开:对,不一定用言语,微笑也好。
天晴了:孩子自卑不自信,家长的突然改变,孩子不适应。
王老师:让孩子走出去,我们首先让孩子在家里和父母能够主动沟通,轻松交流。如果孩子和父母的相处都不自然不主动,怎么能和外人主动交流呢?
木子花开:是的。
王老师: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和别人积极主动,谈笑自如。首先我们需要思考一下,孩子和我们自己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如果还没做到,就先不要急着把孩子推出去,这样会让孩子不适应,排斥,反而让孩子对出去产生恐惧。一定要循序渐进。
木子花开:是的,急不得。营造温馨和谐安全的家庭氛围非常重要。亲子关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都调整好了,孩子一定会越来越越有力量。
王老师:父母不要着急让孩子去跟别人交流,而是把注意力和精力用来思考: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和沟通,怎么才能更进一步?怎么让孩子积极主动找我们沟通?如果孩子和父母能够自由沟通,没有交流障碍,他才具备能力去和别人交流。那个时候,孩子才更愿意出门。
天晴了:嗯,知道了,但是我家感觉现在关系还可以了,但是孩子深入沟通还是少。
王老师:你们要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和孩子沟通。只是日常的基本沟通可能不够。
今天的文字课就到这里,下面是语音时间了,我们大家来语音,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