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课件设计

(2024-10-07 06:52:00)
分类: 教师篇

 

地理网络课件是基于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ge(超文本标志语言))或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等网络语言格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按新课程标准设计、运行于网络环境、利用浏览器显示、服务于学生探究学习的教学软件,是一种新型的互动学习的平台,是地理学习资源库与学习工具的有机结合。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各地区、各学校城域网、校园网大力发展的今天,网络教学由于能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符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发展趋势,因此越来越受到一线地理教师的关注,许多教师正在进行着十分有益的探索。进行网络教学的关键是设计制作一系列学习资源——地理网络课件,而目前真正面向学生,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地理网络课件是少之又少。但是目前地理网络课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教育网络“有车无货”的现象突出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城市城域网、各个学校校园网的建设,“有车无货”的现象十分突出。有的学校花数十万元购买了诸如K12教育资源库、中教育星资源库、科利华教育资源库等教育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库都是为教师的教学参考服务的,而针对学生学的资源很少。有的乡镇中学这几年也纷纷建成了专用的网络教室,通过宽带或电话线接入互联网,可是大部分时间里,这些专用网络教室要么闲置,要么用来做简单的打字练习、学习办公软件的使用。远未发挥其在现代教育技术主阵地中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适合学生学习的地理网络课件所致。

2、互联网上海量信息不利于学生学习

目前互联网上有关地理的学习资源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地理教育网站,另一类是面向大众的地理科普网站,第三类是地理教师的个人主页。这些网站主要是面向大众的,其中的资源主要是服务于教师的教。学生面对庞杂的资源会感到迷惑,无法有效选择,容易迷失方向。需要教师根据教学设计,选取其中有用的资源制作成地理网络课件,供学生学习。

地理网络课件设计的理论基础

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教育应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由的心理气氛和学习气氛,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为自己负责,学会自我探索,形成健康的人格,成为“自我实现”的人。人本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罗杰斯更主张:教育要创造出一种特殊的心理气氛,使学生感到自由和安全,可以任意发挥好奇心,不怕出错和失败,既可从书本上和老师那里学习,也可以从环境、同学和个人经验中学习。

3、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与所见的东西(新刺激)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联系、顺应,构建自己新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经验,并赋予经验以意义。”

(昆明呈贡区 何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研高考早准备
后一篇:成长有爱陪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