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面前修自己
(2024-08-23 07:53:38)分类: 家长篇 |
(昆明官渡区 刘本龙)
从教育生态学的观点看见,在孩子面前,所有与孩子生活成长有联系的人,都会影响孩子。孩子的长辈都可以看作是对孩子有一定教化、示范、作用的“老师”。如此,孩子的长辈们都应该增强“自为”教化意识,关注自己在孩子面前言行举止,所做所为,将会产生的影响。
在孩子面前,在生活的具体事情中影响孩子就是生态教育。这告诉我们一个普通的道理,教育当在生活状态中传承、教化、影响孩子,实现教育目的。可惜,许多人只把教育的重任、理想寄托给学校教师,忽视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可惜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说教太多,要求太多,指责太多,包办太多,误以为这是自己重视对孩子教育。结果,适得其反,甚至离自己的本意很远。
试想,一个孩子跟着长辈外出,见到十字路口,红灯亮着就驻足等待,绿灯亮了再过去。反之,红灯亮了,长辈带着孩子跟着有的人闯过去。两种情况,即使不说一句话民,在孩子的心灵中,必然是两种不同的“烙印”。孩子面前,家长对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乐于助人,热心集体事务,孩子一定感受身同。这就是生态中的教育,在生活的具体事情中实现教育目的。
试想,在孩子面前,夫妻之间有事无事都和睦相处,好好说话,好好商量,遇到再大的问题都不互相报怨、指责,还能够互相担当,理解对方,安慰对方产,这会给孩子什么教化呢?反之,长辈之间,经常粗声大气说话,动辄争吵,发怒、砸东西、殴打,这给孩子什么影响呢?这样的生态,这样的潜移默化就必然给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
生活中长辈的许多言行,在孩子面前都是影响,都是教化,对孩子的心灵、言行、现实、未来都产生着“教育”的作用。这个作用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孩子一生的自我教育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或者消极的作用。
今天,一说起青少年的问题,一说起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一些人悲观叹息,嗤之以鼻。这大可不必。社会现实情况与现实的人密切相关,与每个家长、教师、长辈都分不开。坚信,只要我们每位成年人,在孩子面前,做好自己,活好自己,就能起到良好的净化、感化、教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