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孩子叛逆
(2024-06-08 07:29:58)分类: 家长篇 |
中高考一直备受家长关注,认为这是对孩子一生至关重要的节点。其实,真正影响孩子一生的关键期,可能被大多数家长忽略了,那就是孩子四、五年级的时候。为什么这么说呢?
孩子一般在 10 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们强烈需要父母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们当作大孩子。但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这一心理,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而故意与父母作对。父母们不要认为孩子故意与你作对只是单纯的不听话,其实背后隐藏着孩子渴望你理解、渴望你尊重的深层原因。孩子自我意识正处在形成期,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但由于生活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孩子的观点和看法往往是不全面的,或是错误的,因此,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会让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很大的变化。
面对这一情况,家长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方法一:找准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孩子会出现“烦死了”“好烦呀”之类的话语,而且会越来越频繁。很多孩子在作文里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妈妈让我穿的衣服总是我不喜欢的;我喜欢长发,妈妈却让我剪成短发……妈妈这都是不尊重我的表现。”“爸爸妈妈不让我和同学玩,不让我读我喜欢的那些课外书。他们好像永远都不相信我。”其实,孩子的烦恼并不仅仅是针对玩具、衣服、发型,或者是课外读物,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当孩子真正得到理解和尊重之后,他的一切消极、叛逆的情绪都会消失。例如,面对儿子并不如意的成绩单,有一对明智的父母是这样做的:孩子数学没有考好,他已经做好回家挨“板子”准备。回到家后,他把成绩单往客厅的茶几上一扔,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晚饭也是在战战兢兢中度过。晚饭后,爸爸妈妈什么也没说,回到自己的卧室里看电视去了。孩子实在坐不住了,他心想:难道是爸爸妈妈没有发现我的成绩单?于是,他悄悄地来到客厅,在他的成绩单旁边,爸爸妈妈给他留了一张便条。
儿子:
爸爸妈妈知道这次没有考好,你心里也很难过。你不必紧张,爸爸妈妈不会惩罚你,因为惩罚孩子永远都不是教育的目的。爸爸妈妈相信你肯定不会放弃努力的,因此,在下次考试时,我们不要求你取得多么好的成绩,只要能比这次的成绩前进一点,我们就会很满意。读了爸爸妈妈的便条之后,这个小男子汉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是轻易不流泪的,但我被爸爸妈妈的理解和尊重感动得流泪了。在拿着成绩单进家门的那一刻,我都做好了与爸妈吵架的准备。但现在我知道了,那是没有必要的,我的爸妈是天底下最懂儿女的爸妈!是世上最好的爸妈!正处于情感突变期的孩子,容易生气、发火,但也容易被感动,特别是被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感动。
方法二:培养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四、五年级是孩子情绪、情感的突变期,也是培养孩子控制自己情绪能力的关键期。这时候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对是非、爱好有了明显的分辨能力,然而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和方式有限,或者不会与父母沟通,而这恰恰是促使他们情绪恶化的原因。从心理学角度来讲,面对孩子表现出的悲伤或软弱,父母一定不要呵斥,要允许孩子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同时又通过恰当的方式把这种负面情绪发泄出去。只要孩子发泄够了,他自然会恢复心情的平衡。父母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沙袋,允许孩子对着沙袋发泄情绪;允许孩子养小动物,当孩子不愿意向父母倾诉时,可以鼓励孩子对着小动物倾诉;鼓励孩子跑步、做运动发泄情绪……这些都是帮助孩子发泄情绪的好办法。但最重要的一点仍然是,父母要理解和认同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自由表达悲伤和软弱。应该让孩子明白这一点:有了负面情绪,没有关系,说出来,看父母有没有办法。(中小教培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