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亮丽的风景

(2024-05-27 05:37:20)
分类: 教师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每节语文课必须拿出10分钟的时间给学生写字,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不难想象,当前小学生的写字课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被打入“冷宫”。回首我们的课堂书写,字迹潦草、涂涂改改、笔画紊乱、章法全无,没有什么美感,更谈不上艺术的熏陶。这种鲜明的落差,不得不让我们审视自己的教师,我们的写字教学到底怎么了?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需求及平时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一、利用汉字历史,感受文字趣味。

从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就不难发现,教材多次出现从象形字到现代字的演变,这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好奇心,趁机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如写字教学的第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片段:先出示“马”的一系列演变过程之后,让学生自由议论。有的学生说:“中国的汉字可真古老呀!”有的说:“要是画画能代替汉字,那我们还记那些汉字干什么呀!”还有的说:“汉字变化那么大,那现代汉字还会变吗?”学生心里有这么多奇怪的想法,这些想法可行吗?老师趁机又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通过激烈地辩论甚至实验,让他们将画画记事和文字记事进行比较。最后他们会发现,原来还是我们现在学的汉字最简单,最好写,也最美观!至于“汉字还会变吗?”学生会争论不休,可能找不到最终答案,这时老师可以说:“任何事物都是要变化发展的,未来的字会变成什么样,那就靠我们来创造了。”学生们听后,学写字的兴趣就更浓了。

二、聆听名家故事,激发写字乐趣。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最初的甲骨文、石鼓文,发展到篆书、隶书,再到日后的草书、行书、楷书。在这浩瀚长河中,涌现出许许多多令后人景仰的大家。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又爱听故事,我们在写字课上,便可以适当地讲述一些书法家的故事做“作料”,会烹出写字教学别样的文化味来。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岳飞家贫用芦苇杆在地上练字的故事;又如《铁钩银画》、《怀素写字》…… 听听他们是怎样成为书法家的,学生就会被这些故事中主人公刻苦练字的精神所感染,为他们高尚的人格所打动,从而受到启发,写字的劲头也就更强了,并且还可以促使其不断向书法的高品位追求,主动自觉地解决学习写字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三、编唱儿歌口诀,领悟写字规律。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写字课显得比较枯燥。而儿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文字简练,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把笔画造型等编成儿歌,让学生乐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如“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竖”像小棒棒,“钩”像人踢脚。这样就让学生一下子记住了基本笔画的形状。如:“三点水这样写,上点下提一直线,半点突出才好看。”“撇捺在上像把伞,在中像鸟飞,在下像支架”等等。生动的讲解,准确的示范,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形象动作,亲眼看到了起笔、行笔、收尾的全过程,书写汉字也就化难为易了。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笔画要点、疏密、比例关系编,也可以根据偏旁特点编,还可以让学生自编儿歌。实践证明,把儿歌引进课堂,可以有效地带动学生自主地学习。

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写字技能。

兴趣是唤起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最原始动力。写字课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比较枯燥乏味,它没有美术课的五彩缤纷,也没有体育课的活跃动感,甚至比不上语文课的故事氛围。那么,要培养写字技能,就必须先激发学生写字兴趣,优化我们的写字课堂。有位老师发现学生在开始教笔画“横折折折钩”时,总也写不好,就和学生们玩了一个“转转转”的游戏,把体育课上的“向左向右转”与写“横折折折钩”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从身体的这一动作中,既学到了写“横折折折钩”的方法,又尝试到了创造性学习的乐趣,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还有一位老师把教学的过程设计得充满趣味性,语言也充满童趣,这节课学得是“钩”,她说:“这个钩可调皮了,它跳到不同的字中会变成不同的样子;在‘写’字中叫横钩,在‘可’字中叫竖钩,在‘心’字里叫卧钩,在‘象’字中叫弯钩,在‘成’字中叫斜钩,在“勉”字中叫竖弯钩。”然后她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让学生从书写规范的古诗中找出哪些有钩?都是什么钩?学生兴趣盎然。一起研究了这些钩的写法。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写定)横钩似鸟把胸瞧,(勉寇)竖弯钩取包揽势,(思必)卧钩弯曲向心挑,(武成)斜钩弯曲力度小,(家象)弯钩弯度莫太大。在这样的趣味课堂中,学生不仅学得愉快轻松,更主要的是掌握了钩的书写规律。

五、欣赏书法作品,增强审美情趣。

写字课上,要指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审视汉字,无论是教基本笔画,还是字形分析,都要指导学生写出汉字的神韵来,让每一个字都有灵性。这种书法之美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在能感悟到,可以从赏析人手,我们的赏析可以赏名家,也可以赏自家。自古以来,我国的书法艺术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我们可以利用课件或者碑帖让学生欣赏佳作,从作品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墨色的浓淡、行笔的疾缓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我们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课本上的普通楷体字和宋体字来进行比较赏析,要提高写字能力,在练字的时候就应该做到反复比较、反复推敲。如“它”与“安”两个字,学生反复比较得出都是上下结构,而“它”是上大下小,“安”是上小下大的特点,这样的书写才更美观,有神韵,从而使学生在脑海中留下比较深的印象,写字时就能胸有成竹,笔听使唤。在学生书写完之后,我们还可以利用实物投影或前台展示的方法让学生欣赏自己班同学的好字,看看自己的伙伴是怎样把字写漂亮的,既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督促。对小学生来说,写好一个字,都有一个由不好到好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地将自己写的字与范字进行对比,比出差距,找出不足,在“比”中取得进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写字的兴趣,同时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写字教学方法,识字教学就一定会获得成功,学生也一定会写出一笔漂亮的字。

综上所述,在写字教学中,插入故事、游戏,引进儿歌、口诀,激发联想,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从学生的情感、态度入手,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有趣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写汉字的兴趣,激活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使写字教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昆明经开区邓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读书助修养
后一篇:育人的心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