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需要合作

(2024-03-20 05:30:22)
分类: 教育篇

                   

家长,是孩子成长路上重要的榜样,从孩子进校的那一天开始,我们便开始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正确面对困难、如何正确解决问题。

在当代,大多数家庭只拥有一个孩子。作为教师、家长,我们任重而道远。一方面我们要小心谨慎,一边教会孩子科学文化知识,一边教育孩子中华文化中传统的美德。另一方面又要大胆放手,放手让孩子在独立自主的探索中学会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总之,对于教师、家长而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一个孩子成功了,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一个孩子失败了,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功成才。但是作为教师、家长,怎样去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体会出了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

家长的教育是孩子成功的基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教育不能全部依靠学校。对孩子来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亲近,也是最具权威、最有影响力的老师。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经常的,而且是十分深刻而又牢固的。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孩子在父母的关怀抚爱中逐渐认识世界,在父母的行为中潜移默化,接受人格和行为的陶冶,孩子对父母是信赖和尊敬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开学半年后,我所在的班级插进一名湖南的小女孩,她的进步就是最好的事例。才进学校第一天,她就是大哭着被家长拖进学校的,进了班级也是大哭不止,不顾家长的哄劝和我的安慰,她一直在大哭,哭到全身发抖都停不下来,最后她的爸爸不顾她的哭声丢下她离开了学校,从孩子特殊表现中我看到了她的无助和特殊,于是我先安抚了孩子并及时和孩子妈妈取得了联系,从妈妈的口中我得知了这个孩子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呆在外婆身边,从未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甚至亲生父亲已经离开了她,送她读书的是继父,了解了孩子错综的家庭关系。我又向孩子的母亲询问了她在老家读书的情况,得知她从不与任何小孩玩耍,在班级经常哭闹,让老师无法上课,出了任何问题只会大哭,母亲得知情况怀着内疚将孩子接到了身边,希望在父母身边生活和学习。

看着这个令人心疼的女孩,我信心满满的决定帮助她。于是我和孩子以及妈妈共同制定的一些措施。首先我用两周的时间和孩子建立信赖关系,从教孩子怎么举手,怎么说普通话开始学习。其次要求孩子妈妈回家开始给孩子辅导功课,从最简单的汉语拼音开始学习,增强孩子自信心。最后要求班级的孩子尽量为她提供帮助。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孩子学会了上厕所举手,但是她却总是在课堂上大哭,不能接受老师的提问和批评。就这样,她的进步以每个月甚至以每个学期改正一个不良习惯的缓慢速度在进步。到了二年级上学期,短短的一年时间,她的成绩便从二十几分进步到了八九十分。虽然她也会不定时的大哭,但是面对老师的教育,她已经能勇敢承认错误,从开学孤僻的谁也不理进步到开始和几个小朋友学跳神。她的进步,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才能达到的。

因此教师要抓住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愿,从孩子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就要取得家长的理解,明确指出教师、家长的教育教学都是为了孩子的更好发展。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要及时客观的和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协商改正的措施,家校合作,共同监督孩子改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配合,及时监督孩子纠正。同时还可以利用家长委员会的平台,不定期开展家长之间经验交流讨论,通过家长和家长的沟通,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及时的了解孩子在家和学校的行为表现。通过家校紧密的联系,让孩子在和谐统一的教育标准下规范自己,明确行为观念的是非对错,让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帮助下健康成长。

(昆明官渡区石丽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欣喜这条路
后一篇:互相汲取智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