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标点符号
(2023-12-26 21:51:52)| 分类: 教师篇 |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称标点称号为“无形的文字”、“无声的语言”,标点符号在我们日常生活交流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然而应试的压力、灌输的教学,过多地重视知识的本位和情感的感染熏陶,大部分教师并未充分意识到标点符号的强大作用,更多的是蜻蜓点水情况。结果是部分学生在书写,朗读甚至与人交流中都出现了很大偏差,在语言发展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郭沫若先生说过:“标点一定要恰当。标点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显得无足轻重。”在2011年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再次强调指出,从低段就应该重视标点符号的教学。所以扎实的标点符号教学对于小学各个阶段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清楚地认识这一点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才能让学生的语言向规范、健康、得体的方向发展。
一、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曾经在自己学校进行过一次习作的普查,对作文中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况进行调查:3年级291人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者36人,大约占12%;基本正确者大约150人,约占50%;基本错误者73人,占25%;完全错误的38人,占13%。其中通篇无标点的有4人,“一逗到底,句号关门”的有46人。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滥用标点现象非常普遍。究竟是何原因致使许多学生不能正确使用标点呢?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意识不强
标点符号的使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教师会上专门针对标点符号教学的课,也很少有教师会给学生布置专门针对标点的作业。阅读课上,老师们注意的只是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发掘文本的人文内涵;习作课上,老师们注意的只是指导学生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标点,在被老师忽视的同时,当然也就被学生漠视。在读文时,他们无视标点的存在;在写作时,他们不拿标点当回事,认为只要字不写错,就不会影响到习作的得分高低。
(二)方法不当
(三)训练不够
任何一项技能,要想熟练掌握它,就应该进行充分地练习。目前小学生之所以没能正确、灵活地使用标点,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训练强度不够。练习中偶尔出现的、没有系统的练习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昆明官渡区刘丽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