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促成长
(2023-11-27 05:31:32)| 分类: 家长篇 |
走进书房,枯坐在木桌的一方,看尘埃被阳光穿透着,缓缓下落,笔尖的答案呼之欲出,可转瞬间又被埋没。
家风是什么?
我起身走到书架前,拿出一册《朱子家训》。明末清初理学家朱柏庐对后辈的殷切教导不绝于耳:“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逾珍馐。”他认为,内在的精神远比外在的表象更加重要。
我站在书架前,翻开一页《曾国藩家书》。清代政治家曾国藩在外寄回的一份份告诫家人的家书历历在目:“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他教导晚辈:“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他认为,读书做事要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此三者缺一不可。
家风是什么?
是古往今来帝王将相都遵循的先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坚毅沉着、厚积薄发、诚实节俭......这是教参上的标准答案,格式化且不近人情。
家风真的在我身边吗? 一针一线,我的奶奶年逾七十,每天午后喜欢坐在阳台的摇椅里听着收音机为家里人补衣服。她手上灵活的穿针引线,她的影子在阳光下拉长手臂又缩短。家里人劝她:“这也太慢,太费时间了。家里不缺钱,破了的衣服可以请别人补,实在不行买新的就是了。”这时候,奶奶总是抬起头瞪大眼,故作嗔怒。她有自己的坚持,她用自己的方法慢慢表达自己的爱,慢慢来,是奶奶的主张。
一笔一划,我的妈妈回信息总是慢条斯理。我在手机这边看着顶头上的“对方正在输入”抓心挠肝:“发语音就好了,九键打字也很快啊!”漫长的等待后对面终于发来一段文字“虽然慢,但文字更有韵味,我喜欢手写输入,喜欢书写的感觉。”她有自己的坚持,她用自己的方式对待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慢慢来,是妈妈的主张。
一字一句。我在家人的教导影响下,学着大人的模样认真朗读。早上七点,我坐在教室的白炽灯下,坐在喧闹的同学中间,慢慢的咬准每一个字,沉浸在书香里:“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邻桌同学小声道:“你读的也太慢了,大家都翻页了。”但我并不在意,我发出的每个音节都是奶奶手指间不紧不慢的丝线,是妈妈屏幕前抑扬顿挫的笔画,也是我自己的主张,是我们家的家风——慢下来,精益求精!
我放下手边的书本,立在书柜旁静静沉思——
家风是什么?
它是一枕清风,伴我入梦;是一滴甘露,滋润心田;是一盏明灯,指引方向……它在父母的教诲叮嘱里,在个人的一言一行中,在中华优秀的思想文化中。家风很小,它在每天的学习生活里;家风很大,它贯穿人的一生。
现在我明白,家风家训,是家族先辈的教诲,是中华文明的集合体。你的家风,我的家训,融会贯通后就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好家风!(昆明理工大附中 李楚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