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关键字词
(2023-09-30 08:45:10)| 分类: 教师篇 |
1、教学构想一:语文识字教学的借鉴
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史上,识字教学历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一个重点。专家们的论证也说明:识字能促进语言、思维的协调发展。成熟的语文识字教学理论可以作为数学教学的借鉴。例如识字教学遵循“要音、形、义结合”、“要和认识事物结合”、“要与听说读写结合”、“要与写字相结合”的原则,以“集中识字与随文分散识字”、“注音识字”的形式等。
(1)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数学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要学的新知识,给教学中的不认识的关键字(词)标注拼音,自己先读读写写。
(2)“音、形、义”恰当结合。在数学教学中,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仅掌握概念的意义,即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分类,而对概念名称的读音、字形掌握不牢,这是不行的。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音、形、义”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个别指导。
(3)倡导趣味识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生动有趣的识记方法,如做游戏、 看动画、编顺口溜、猜谜语、读儿歌…… 使得识字教学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2、教学构想二:数学识字教学注意的方面
(1)数学识字教学与语文识字的区别
识字教学作为语文低年级重点教学内容之一,每节课的识字量是非常大的,是一个长期系统的教学过程,教学中须“音、形、义”结合。而我们的数学识字教学更多的是概念的教学,识字的数量相对要少很多,有时候一节课有几个识字教学,有时候几节课也没有一个识字教学,教学侧重点应该是概念的意义教学。
(2)数学识字教学还应该注意
小学数学概念的建立是学生主体进行活动的一个复杂的活动,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不断抽象的过程。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概念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应的,概念有其确定性和阶段性。小学数学概念是最基本的,往往也是初级的、有待发展的。数学识字教学应该注意:一是分散识字,经常复习。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之间,融入识字教学,并经常复习所学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字(词)。二是寻找联系,集中归纳。在数学教学中,在同一册教科书,同一单元之中,找准联系,不断深化学生概念及相关识字教学;在不同册教科书,同一知识体系不同单元学习,做好总结归纳,使学生内化所学,形成概念体系。
一、
1、从错别字看数学概念的识字教学。
当我们回过头,或许会发现:许多概念的教学都没有落实到位。不少数学概念并非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及时有效的攻克,有的“概念”始终悬而未决,成为学生知识、技能的漏洞,成了教师反复讲解、学生反复强化训练的对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漏洞”呢?深入分析,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概念本身(即概念名称)的教学——数学概念的识字教学。正因为如此,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出现概念记不牢、容易忘,相互混淆的的情况。而在数学概念练习中,书写错别字不再是个别现象,时常会出现大面积书写错别字的现象。
2、课堂教学效率与学困生转化。
课堂教学效率与学困生转化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出发,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但教学的实际却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根不上教师的课堂节奏,这使他们经常神游于课堂之处,而识字教学就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江权老师经常这样说:数学教学应当“保底而不封顶”!我们数学教学的底线在哪里,课堂教学的效率与学困生转化之间的平衡点又在哪里?我们不能把一些教育的细节,一些小的因素忽略,而应该全面的分析和研究问题。
3、数学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的衔接与配合。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数学知识体系,应当是丰富的、多彩的,与其他知识也是可以融合的。在现行分科教学的教学形式下,我们不能人为的分割各学科之间的内在和外在联系,学科与学科之间存在的交叉与重叠,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必须正确面对。
两个小小的汉字就能引发这么多的问题,我们的教育教学不能不深刻反思。这次的反思仅是对小学数学识字教学中的初步探索,在反思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分析。尤其是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之下,我们的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再认识、再思考。只有经过反思的教学生活才有意义,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找到自我。(昆明官渡区丁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