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笔片面倾向
(2023-03-22 07:46:53)| 分类: 教师篇 |
对片面倾向习以为常。片面看待事物是人容易出现的一种倾向,理性强的人会及时发现和纠正。作为教育者的家长和教师,更应该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教育中存在的片面倾向,促使孩子健康、全面、持续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会议以来,全国进一步实行深化改革开放的方针,在考核体系方面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率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考核权重。这表明纠偏也是深化改革开放的一个内容。偏向纠正了,道路通畅了,就能使各项事业协调、持续发展,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谐,推动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其实,事情的偏向本身就已经离开了正向的轨道,长期偏向,南辕北辙,离正向目标就越来越远,正能量不断减少,负作用不断增多,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党中央在政绩考核上的纠偏,也倡导各行各业应当自觉纠偏。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自觉纠正个人存在的片面倾向。
社会生活中有诸多偏向。在某些单位部门中,一概要某人说了算,即使说的不正确,大家也都忍气吞声或者骂骂咧咧地去做;即使他人说的对,大家也不会理直气壮地赞同支持,事后却又义正词严地高谈阔论是非功过。这种偏向甚广,危害甚大,应当纠正。几个同事处得很好,一个突然受到特别表彰或者提拔,其他几人会突然对他冷漠、远离,这种偏向是多么可悲可叹呀!有的家庭开始和睦相处,后来妻子当了领导,丈夫容不了妻子,妻子也容不了丈夫,结果分道扬镳了,或许各人只看到别人的偏向,彼此还不一定会反省到自己的偏向。评价一个人,有人先说怎么怎么好,别的人也跟着异口同声地说好;有人指责怎么怎么不好,其他人也附和着数列其不好;有人只感到自己做得多付出多,感受不到别人比自己做得多付出多。可见,偏向在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身受其害,却不知其害。
教育孩子也有诸多偏向。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看到别家给孩子开”小灶”,请家教补习功课,自家也跟着请家教,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硬逼孩子去补课。为了孩子考高分,不需要孩子做任何家务。见到邻居送孩子学钢琴,也要孩子跟着学钢琴。只要成绩第一名,就可以推荐评选三好生,上高一级的学校。上课争着举手发言,就可以得到教师肯定、赞赏、多有展示机会。只要成绩好,有了过错可以原谅。一概强调奉献,赞赏带病坚工作;强调只有时间加汗水,才能有高质量。重奖统考科目,轻视别的学科,如此等等,举不胜举。种种偏向,人云亦云,东施效颦,以偏带偏。正是这诸多教育的偏向,影响和削弱了教育应有的正能量。这值得教育者反思,值得全社会反思!
应该学会自觉纠正偏向。应当看到,片面倾向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危害着各项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各人都应当省察,自己是否有片面倾向,是否危害着自己和别人。应当看到人都可能有片面偏见,都有纠偏的责任。如果个人都能自觉纠偏,对自己,对家庭,对群体的进步发展都有益处。
社会生活中会不断出现片面倾向,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影响事业的发展,需要我们及时发现纠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