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节奏体语应用

(2023-02-27 06:11:14)
分类: 教师篇

1.1节奏体语的概念。

节奏体语是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靠手掌击打身体各部位(腿,手臂,脚)和跺脚来打出具有节奏感的声音。

节奏体语,亦称“人体示意语言”、“身体言语表现”、“态势语”、“动作语言”等,是人际交际中一种传情达意的方式。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体态语言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了解这一点,不仅有助于理解别人的意图,而且能够使自己的表达方式更加丰富,表达效果更加直接,进而使人与人之间更和谐。 在交际中常见的体态语言主要有:情态语言、身势语言、空间语言。

1.2节奏体语的发展现状。

1.2.1节奏体语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国外:节奏体语起源于非洲落后部落,初始阶段是由于贫穷无法使用乐器来表演庆祝活动,随后当地居民发现可以用木棍、铁器等物品的碰撞来发出声音并且按照一定的旋律串联起来形成可以伴舞的音乐,由于木棍、铁器等物品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不能满足临时或远距离表演需求,所以经过长时间研究,人们发现可以通过手掌击打身体各个部位(腿,手臂,脚)、跺脚、用嘴模仿各类声音来展现出具有节奏感的声音,这种声音也可以使人们欢快的起舞从而进行表演,随后在街头随处可见用这种方式表演的人们,从而形成了一种文化,后来人们将这种文化规范化形成了节奏体语的前身。

国内:现如今节奏体语作为一个全新的运动项目,在20131220日“两操”分会举办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锦标赛上,第一次出现在全国性的比赛中,并在此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受到了一致的欢迎与认可。

1.2.2节奏体语在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教学的开展情况。

目前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专门为学生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并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授课,且授课教师都是由全国啦啦操委员会考核认定的银牌导师、一级啦啦操裁判员王伟老师领衔的一级、二级教练员团队,为学校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普及式教学。授课内容由易到难,涉及了手位、技能、基本功、套路、节奏体语、自主创编等内容。

学校有专门的啦啦操大课间活动,每天课间操时间都有全国统一课间操和啦啦操相结合的演练。

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啦啦操队“ELF啦啦操队”,队伍有队徽、队旗、队规、团队装备、口号等并且分阶段组建了比赛队、后备队和启蒙队的完整的体系,并且不断地参加全国各项赛事收获颇丰。在每日的训练中都涉及了基本功、技能、节奏体语、技巧动作,难度动作等项目。

2.1啦啦操的概念。

啦啦操,英文Cheer leading,是指在音乐伴奏下,通过运动员集体参与完成复杂、高难度的基本手位与舞蹈动作、该项目特有难度、过渡配合等动作内容,充分展示团队高超的运动技巧,体现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并努力追求最高团队荣誉感的一项体育运动。

2.2啦啦操的发展现状。

1997年啦啦操运动由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引入我国,1998年起作为推广项目开始发展,全国首届大学生啦啦操锦标赛于200110月成功举办,2004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大学生健美操协会正式正式将啦啦操运动列为体育竞赛的教学内容,2008年,啦啦操被纳入国家竞技体育运动比赛项目,到2010年,啦啦操已在全国有28个城市,两万多所学校进行了推广普及。就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而言,学校每年参加各种啦啦操赛事,斩获许多荣誉,并且被派遣到美国参加啦啦操世界锦标赛,并取得世界第四名的好成绩,现在校内啦啦操队已是一只标杆式的队伍。啦啦操在国内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

2.3小学啦啦操教学中的问题及难点。

2.3.1学生对音乐节奏掌握不好。

学生在学习啦啦操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低音、中音、高音分辨不清晰的情况,对整体音乐节奏的掌握不到位,同时容易出现动作跟不上音乐,或者超音乐节奏的情况;当学生通过学习得到改善之后,又会面临听得出重低音,却分不清音乐节拍的问题。这也是小学啦啦操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2.3.2学生舞感难摸索。

舞感是一种很飘渺,很抽象的东西,学生很难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和教学示范培养出来,只能通过学生自己不断地摸索和练习,再加上教师正确的训练方法和引导来培养,通常体现在一段舞蹈中的某个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是否流畅,过渡是否顺畅美观等等。

2.3.3学生表现力的培养问题。

表现力跟学生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善于表现自己,勇于展示自己的孩子,在啦啦操学习中表现力这一方面就占有巨大的优势,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中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励他们自信大方的展示自己,让他们在啦啦操表演或者比赛当中会表现出强大的自信,用自己自信的微笑来展示给观众和裁判,当然有自信还不够,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让学生们知道这支舞蹈想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在通过学生的肢体语言传输给观众和裁判。

2.3.4团队表演或比赛时一致性难以保证。

在团队表演或比赛时,一致性时加减分的重点考察部分,同时一致性还是检查一个团队的默契程度,动作完成度,动作发力程度的重要指标,想要达到动作的高度一致,首先要听准音乐节拍,跟准音乐节奏;其次动作到位,发力充分;最后就是不断地练习,增加队友之间的默契程度。做好以上几点,是一个团队在表演或比赛中达到一致性的基础条件。

3.1节奏体语与小学舞蹈啦啦操的相似处。

3.1.1表现形式;

节奏体语和小学舞蹈啦啦操都是通过肢体的动作根据一定的节奏加上动作之间的衔接而组成,通过演绎一段音乐或者故事的形式来呈现给观众或者裁判。

3.1.2音乐节奏;

节奏体语的基本节奏是把长短不同的音组织起来,形成有规律的强弱变化运动;舞蹈啦啦操是将长短不同的音乐经过裁剪、添加再通过音乐特效衔接在一起所形成的独具特色并且利于舞蹈编排的音乐。

3.1.3身体控制;

节奏体语和舞蹈啦啦操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包括力量、平衡、柔韧、爆发力、协调性、灵敏性、反应能力等基本素质,通过音乐节奏的变化适时的将这些能力通过身体展现出来。

3.1.4比赛形式;

节奏体语和舞蹈啦啦操都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比赛,比赛可分为规定套路和自选两个部分,以音乐节奏,队形创编,动作难度,成套难度,成套衔接,动作一致性,动作发力程度,动作规范程度等等的方式进行分值评判。

3.2节奏体语在小学舞蹈啦啦操中的运用。

3.2.1表现力训练中的运用。

小学舞蹈啦啦操在锻炼学生表现力时,学生自主创编的音乐节奏,通过节奏体语的方式展现出来,可以很好的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展现的时候适当的给予肯定的评价可以极大的加强学生的展现欲和自信心,而展现欲和自信心则是表现力最基础且必不可缺的部分。

3.2.2乐感训练中的运用。

小学舞蹈啦啦操在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觉时,可以将音乐以小段的形式出现,将这些小段的音乐节奏通过手掌击打身体各部位和跺脚的方式来展现,使学生对音乐中的重音低音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方便学生在做动作时踩点准确性的改善,同时也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音乐,熟悉音乐节奏。

3.2.3动作创编中的运用。

小学舞蹈啦啦操在动作创编时可以在节奏体语的基础动作上加上美化的衔接动作或者啦啦操中的操化动作,使之形成节奏感十足的新的啦啦操组合动作。

3.2.4发力训练中的运用。

小学舞蹈啦啦操在训练动作的发力程度时,节奏体语中击掌或拍打身体各部位时使声音洪亮、干脆、有力、点到为止、令行静止的特点和到音乐节奏的高潮部分时整齐洪亮的团队口号,可以有效的帮助舞蹈啦啦操训练动作的发力。

3.2.5专注力,一致性训练中的运用。

小学舞蹈啦啦操在训练团队默契程度和动作一致性时,可以通过闭眼听指令击掌或拍打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来训练,在闭眼状态下听到指令时可以做到整齐划一的话,对于听到音乐节奏时作出指定动作的专注力和一致性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以大大增强队伍的团队荣誉感,是一个不错的团建方法。

3.3节奏体语对小学舞蹈啦啦操的帮助。

3.3.1表现力、创编能力、自信心的帮助。

节奏体语中动作个性,节奏自由的特点,非常适合学生的自主创编,给学生充足的发挥空间,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提供有利条件,努力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3.3.2理解音乐,掌握节奏的帮助。

节奏体语通过肢体语言对音乐节奏的表达,让学生更直观更自主的理解音乐的低音、中音、重音,对音乐节奏的理解更是有质的帮助。

3.3.3发展身体机能,加强动作创新能力。

节奏体语通过手掌对身体各部位(腿,手臂,脚)和跺脚的击打发出声音,使这些声音形成一定的旋律,再根据这些旋律配合上舒适协调的动作,使学生肢体更加协调,动作更加舒展,动作之间的衔接更加顺畅,再加上舞蹈啦啦操的操化动作,加大了新动作产生的可能性。

3.3.4动作力量展现的帮助。

在小学舞蹈啦啦操教学中通过节奏体语击打身体部位时的力量与定格,和音乐节奏的高潮部分时整齐洪亮的口号,加强学生在学习舞蹈啦啦操时定拍和亮相时的力量的展现。

3.3.5专注力,一致性,默契程度的帮助。

使用节奏体语中手掌击打身体各部位发出的声音的特点,闭上眼睛,充分释放听觉神经收集信息,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专注力,再通过击打声音的整齐度来提升团队的默契程度,提高动作的一致性。

结论:

经此次调查研究发现,就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而言,节奏体语教学在小学舞蹈啦啦操教学中的运用广泛而灵活,两者之间具有很多相似之处,有很多实用的方法可以借鉴,并且可以充分开发学生自助动脑动手能力,具体表现如下:

1.提高学生在舞蹈啦啦操中的表现力、创编能力、自信心。

2.强化学生理解音乐,掌握节奏的能力。

3.发展学生身体机能,加强动作创新能力。

4.加强学生动作力量表现。

5.提升学生专注力。

6.加强舞蹈啦啦操动作一致性。

7.增强团队默契程度和团队荣誉感。

结束语:

经过不断地调查研究学习,我终于完成了《对节奏体语在小学舞蹈啦啦操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的论文。从开始研究论文题目到系统的实现,再到论文的完成,每走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与挑战,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受,从对舞蹈啦啦操略知一二到现在的二级啦啦操教练员,从普通的体育教师到专职的体育舞蹈教师,每一次的改变都使我对未来的憧憬增加一分。

虽然我的论文作品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可以自豪的说,这里面充满了我学习的收获和生活在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这个大家庭中的喜悦,我相信最后一定会苦尽甘来。

最后感谢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对我的培养,感谢陆鑫校长对我的信任、理解与支持,感谢师傅王伟老师对我的工作,生活,专业上的帮助与关怀,感谢全校师生的理解与配合。我在这致以最诚真的谢意。(昆明经开区余永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芳草地在心中
后一篇:关注孩子心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