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案例
(2023-02-16 14:07:29)分类: 教师篇 |
位置与方向是《数学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的“空间与图形”中所安排的一个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遇到了许多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为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但对于我们班的学生拿来说,多数学生缺少对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分不请具体的位置与方向。尤其是地图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与实际的面向太阳升起时的位置方向,面向夕阳或晚上面向北极星时的不同位置方向,更是混淆不清。于是,我勤于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向有经验老师请教、学习,明白了儿童只有在牢固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这几个基本空间方位之后,才能够掌握按水平方向分出的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我就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首先,多安排几个课时,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例如,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时,就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他们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确定东方,再与前、后、左、右这几个基本空间方位相联系:明确后面是西,左手指向北,右手指向南,认识四个方向。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操作活动,就让所有的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利用已有的基本空间方位知识(前、后、左、右)为基础,与新知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建立了联系,获得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通过自己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虚心向有经验老师请教、学习,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创设了许多既符合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特点又便于操作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再进行加强指导后,学生逐步掌握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除了个别的几个后进生以外,大部分学生基本都能分清楚地图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位置与方向;也能分清楚实际的面向太阳升起时的位置方向,面向夕阳时的位置与方向,晚上面向北极星时的位置方向。
教学反思
位置与方向,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对于我们班的学生来说,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多数学生缺少对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分不清楚具体的位置与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的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虚心地向有经验老师请教、学习,然后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多安排几个课时,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对于困难大的学生,拿出耐心加强个别指导。但是,位置与方向,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确实比较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好上,反应慢的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图上的位置方位与实际的位置方位总是混淆不清。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对于这部分后进学生,我一定要加强个别指导,让他们逐步掌握位置与方向。(云南红河州白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