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这问题
(2022-10-30 07:08:09)分类: 教师篇 |
1、不良的现象。时下,我们常常被一些问题所困扰,比如,路上走着走着,看见有老人摔倒了,过路的人很多,却没有人来搀扶一下。两个人产生纠纷了,快要动手了,围观的人不少,却没有人出面劝一劝。有人精神受到了刺激,想不开,站在高楼上,围观的小孩却在楼下面高声叫喊“快跳呀”。公交车上,老年人和年轻人抢座位,没抢到,便骂骂咧咧。学生间相互多看一眼,便开始对骂,随之动手。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不良社会现象数不胜数。从何时开始,我们所提倡的“雷锋”精神哪去了?学习雷锋竟成了世人的笑话?原因在哪?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确确实实地体会到了,现在的人动不动就火气冲天,骂骂咧咧;动不动就掳起袖子,大打出手。似乎只有骂骂咧咧才能解气,大打出手方能解恨。我们周围布满了火药桶,一引就爆,危险呀。那,到底哪出了什么问题呢?我们不禁要问。思考之后,我觉得是国家经济改革发展较快,贫富分化加剧,改革开放带给人们生活带来实惠的同时也严重考验着人们的价值观。
2、价值观思考。那什么是价值观呢?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精神,体现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并由此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价值观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价值观,另一类是核心价值观。在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各种价值观的地位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有些价值观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从属地位,它仅仅体现社会某个方面或领域的价值取向和追求,这种价值观我们就称之为一般价值观;另一种是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它引领和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公民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体现着这个国家或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精神追求和基本价值理念。这种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然价值观是如此重要,核心价值观又引导和统率着一般价值观,那我们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呢?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关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表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层面上来看的,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们中华儿女就一直为民族独立、国家解放、人们当家作主、国家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历经一个多世纪,因新中国的成立而初步实现。新中国历经三个五年计划、国家改革开放、与世界接轨等一系列发展经济的举措,最终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实现了人民的温饱,现在正向小康社会迈进。新中国成立后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实惠,也使国家走上了繁荣昌盛的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世界各国刮目相看,成为主导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则是从社会层面来。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把带领人民为实现自由、民主、平等历经了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又为了邻邦朝鲜人民的自由、民主、公正而战,团结亚非拉人民积极参与反对强权主义、反对霸权主义,为争取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自由、民主,谋取公正、公平而斗争,为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越来越强,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维护公平正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是适应广大人民群众这种新期待、新要求,我们党更加自觉地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深入扎实地体现到党的各项理论和实践之中。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十八大报告则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也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和关心百姓在新时代的呼声和需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从公民个人的层面,对国民提出了具体的道德准则。强烈的爱国之心让国人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全赴后继” ,激励着国人度过了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敬业、诚信、友善使人们互帮互助,温暖了人心;使人不计名利,甘于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模范人物,如焦裕禄、雷锋、王进喜、邓稼先、李素丽、杨善州等等,他们的突出贡献,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繁荣、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成为时代的楷模,成为国民精神文明建设中最亮丽的风景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虚幻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够引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价值观。正因为这样,我们决不能只将它停留在书面上、口头上,而是应该植根于国民的心目之中。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结合我这一学科从教的经历,我来谈谈如何利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昆明市官渡区王琼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