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中应用

(2022-10-17 08:49:04)
分类: 教师篇

【案例】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X+X高)X2

你们能不能将所学的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呢?

(一)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师:学校利用假期时间粉刷教室,请来装修公司粉刷,假如你是装修公司负责人,请你想一想,你需要做那些准备

学生讨论回答:准备工具、材料、测量等。

师:在计算粉刷面积时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并回答

出示例题:一个教室长8米,宽6米,高4米,要粉刷四周和屋顶,除去门窗和黑板面积20平方米,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如每平方米用涂料0.25千克,准备了30千克的涂料,够用吗?为什么?

学生审题。

师:要求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就是求教室的什么?少了哪一个面?

学生试做:

A8X4X2+6X4X2+6X8=160(平方米)

160-20=140(平方米)

140X0.25=35(千克)

35-30=5(千克)

B:谁还有不同的解法?

小结: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只求长方体或立方体几个面面积的例子。如:游泳池,鱼缸等。

(二)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

师:你愿意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吗?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愿意”,学生们积极动手,分工合作,不一会儿,有的组就把长方体做好了,可好像不太满意;有的组做失败了,垂头丧气,我问:“这是为什么?”他们说:“不好看。”、“组合不起来”……这时,学生门纷纷总结经验,找找失败的原因。“我们动手太盲目,忽视了侧面与底面的关系,没考虑清楚就动手制作了。”对他们的这种先设计再实践的方法,我给予充分的肯定。我问:“你们愿意再尝试一次吗?”学生们跃跃欲试地回答“愿意”。只见他们先在纸上记下所需的数据,然后根据数据,有的做侧面,有的做底面……做成了长方体。

【反思】

1.教学要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发展。所以我让学生去发现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在课堂中和生活中的区别,使他们意识到课堂中的数学是经过提炼总结出来的。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如计算出粉刷教师至少需要多少涂料。因此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向深层次发展。

2.教学要激发学生的过程意识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再创造”。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过程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节课围绕“制作一个长方体”展开活动,探究脉络清晰,学生经历了“实践——失败——总结——再实践——成功”的探索过程。学生经历了失败才引起思考,在对与不对的斗争中撞击智慧的火花,课堂的生命活力由此呈现。在总结之后的再一次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体现出来,这种情不自禁的创造来自感悟与体验,只有经历这样的感悟与体验才能得到能力的锤炼、智慧的升华。(云南红河州保文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本土诗二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