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于求成有害
(2022-09-19 07:16:10)分类: 教师篇 |
急于求成即无视儿童身心成长发育的客观规律,期望对子女的教育和期望能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表现为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子女早日成材、迅速成材,最好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能鹤立鸡群成为人人传诵的“神童”。在教育行为上表现为盲目进行早期教育,认为孩子学得越多越好,学习的时间越长越好,在“这都是为你好”的前提下,“威逼”、利诱孩子学习那些孩子们根本不愿意学的东西。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和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扼杀子女的兴趣,家长往往功利思想严重,很少考虑子女的意愿,自认为孩子应该学习什么,孩子就必须学习什么。
另外,急于求成心理还影响子女个性形成。为了使子女早“成龙”、快“成凤”,加班加点对孩子进行训练“打造”,孩子的时间和空间被那些对其成长毫无意义、甚至有害的训练所挤占,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快乐童年,他们没有时间或被家长拒绝与父母谈心、聊天,更没有时间撒娇、亲昵没有时间与同学、伙伴们游戏、交往。家长也不在乎甚至反对这些在他们看来毫无意义的举动。“你的任务是学习,只要学习好,什么也不用管”。家长没有思考过自己的子女究竟需要什么。
相反,在犹太家庭中平等身份的对话教育方法是犹太家庭的一个特色。父母会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当孩子说的有道理时,父母能表示赞同,当孩子任性时,父母能有耐心地和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思考父母说的有没有道理,而不是简单的武断的做出决定。这是社会生活中两个主体之间的交流,肯定了孩子作为一个“人”的事实,体现了自主能动性的发展。
如果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和爱心,父母不能倾听孩子的内心,孩子就会内心孤寂,缺乏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