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心理对策
(2022-08-07 06:55:05)分类: 教师篇 |
想。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深人班级,利用适当的
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
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在作文教学中布置《写给老师的话》
等题目,使一些较内向的学生或有“难言之隐”的学生通过书面形式
与老师交流思想。老师则应该对此做好保密工作,并针对不同性格的
学生区分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个别帮助。另外,与
学生谈心,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个别谈心,
可以发现、掌握某些同学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
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
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使个别谈心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
有做学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烦
闷向老师倾诉。当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有困难,家庭生活受挫折时,
他们心情苦闷,情绪失衡时,老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开展
谈心活动,老师应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让他们把心里
的积郁情绪渲泄出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
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老师评定一个学
生品行的首要条件,
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
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常常
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这些学生只有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如果
教师不尊重他,他也感觉不到自尊,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坚持
正面教育引导,尽量不要当众批评。实践表明,只有从尊重出发,学
生才能打开自己的心扉,心理教育措施才能奏效。
的差距相对而言并不悬殊,他们嫉妒的主要对象是老师对某些同学的
偏爱,和老师对取得优异成绩同学的溢于言表的过分欣赏之情。因此,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做到公正和公平,师恩普施,师爱遍洒,切
不可厚此薄彼。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对那些暂时落后、有待进步的
学生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爱意,并采取具体的措施,帮助指导落后的
同学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彻底改变落后面貌赶上来,从而
从根本上消除嫉妒心理。
点成绩,尤其是对那些落后程度比较严重的学生,更应该用“放大镜,,
去寻找他们淹没于问题与缺点之中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
地给予肯定、鼓励、赞扬。这样就能使他们重新点燃自尊心的火种,
获得克服缺点、发奋进取的勇气和自信。美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亚
伯拉罕·马斯洛认为,及时地发现、充分地肯定一个人所取得的成绩,
能使他产生“最佳情绪体验”,即“感到强烈的喜悦、欣慰、幸福……
还会埘别人,对整个世界产生爱意,甚至会有一种要马上做点事作为
报偿的欲望”。对于年幼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表扬、肯定、奖励等
外部手段往往有更大的作用。
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越对手的过程。“合作”是指学生群体为了共同El-
的而相互协助以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这两者是对立
统一、相辅相成的。由于认识上的偏颇,以前对小学生强调竞争多了
良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优化学生间的人际关心,在组织学
生进行适量和适度的竞争同时,必须强调、强化与之互补的“合作”。
合作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增强群体凝聚力,形成和谐的教育
气氛。
濡目染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主要有赖于学生所处班级心理环
境的状况。老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
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
化地影响学生。
释放,帮助一些学生克服自卑、焦虑情绪。对于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取
得成绩,那怕是一点点进步,老师都要大力鼓励,充分调动他们学习
积极性。小学生以鼓励为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营造一个充满信心
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
加勤奋,力争全面发展的上进心。经常开展集体主义的教育,
生树立爱学校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良好的班级
集体融洽师生、同学关系,对学生个体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离群
独处的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帮助其矫正不健康的异常心理。开展立
大志创大业主题班会,消除一些人的虚荣骄傲狂妄心理等情绪,通过
开展一系列活动,增进人际交往,提高心理素质,
健康全面发展。(昆明官渡区毕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