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问题
(2022-07-09 20:13:40)分类: 教师篇 |
文章是一个人的生命流露,也是精神的铭刻。今天,我们可以追溯千年阅读古贤人的作品,感受他们的智慧和经典,汲取博大精神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今人成为古人时,也要有留给后人的经典之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写作重要性。我们进入信息时代,无论是网络上的交流和传递,还是学习、生活、工作中的表情达意,都离不开写作。写作的需要成了时代的需要。为了让受教育者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为了能够在以后走上社会有更强的生存力和竞争力,奠基性的初中作文教学理当受到更多的关注。
写作是初中语文学科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几乎占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时, 写作也是语文中考必考内容, 在众多的语文考试中,写作通常是所占分值最大的一道题目。所以, 写作不仅牵动着每一位中学生、中学老师、学科专家的心, 而且牵动着社会民众的心, 这在每年中、髙考后对其作文命题的讨论可以看出。然而, 从近几年初中生中考的作文成绩与日常的作文训练的实际效果看, 当下初中生写作水平不高已是公认的事实。
一、初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解和解决初中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对学生做比较全面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问卷揭示的问题
1、一次问卷调查
为了了解我校初学生的作文水平及作文教学现状,我面向全校二十四个班级发放了调查问卷,共计十道题目,涉及到学生每学期写作的数量及质量、读书及写作习惯、对写作的看法等,回收问卷100份,现将情况分析如下:
1、你喜欢写作文吗?
A、非常喜欢
10人 B、喜欢 15人 C、有时候喜欢 25人
2、你平时是否能够经常留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件
A、经常
15人
3、你平时写作文时,所写的内容大部分是
A、都是心理话
4、请你写出一学期写作文的篇数
A、5篇以下 60人B、10篇以下 20人C、10-20篇10人 D、20篇以上10人
5、你觉得自己的写作水平如何?
A、优秀
10人 B、较好 15人
6、你喜欢上作文课吗?
A、非常喜欢
7、看优秀作文选时,你会做以下那些工作呢?
A、摘录好词好句
35人 B、积累写作材料 15人 C、分析结构层次 10人 D、研究文章立意 10人
E、什么都不看
8、你写作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A、为了完成作业
50人 B、为了提高考试成绩 10人 C、为了提高作文技巧 10人D、为了记录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15人
9、你平时主动用文字表情达意(比如写日记、随感等)吗?
A、经常主动地写
D、被迫写
30人 E、压根不写
10、你遇到的作文困难主要是哪方面的?
A、不知写什么
2、对问卷的分析
通过以上统计,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1)兴趣问题
现在的初中生,对写作文兴趣不高。大多数学生都没建立起对作文的真正兴趣,绝大部分是在教师和考试的双重压力下勉强写作。真正谈得上爱好作文的,对作文感兴趣、乐于写作的不足三成,整体上仅仅是为了避免惩罚而敷衍交差罢了。
(2)写作能力问题
写作能力问题是非常普遍的问题。据问卷涉及的各类学生情况看,他们基本都存在着写作能力薄弱,因而害怕作文、讨厌作文的现象比比皆是,六成以上的学生在作文上存在困惑。如何提高作文水平,将是一个函待解决的问题。
(3)素材积累问题
现在的初中生生活圈子相对很小,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很少。很多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或者阅读时间不足,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生活的积累,缺少情感的体验,于是面临作文则无话可言,为了分数和避免惩罚,在作文中凭空捏造虚设情节也不足为奇了。所以,在问卷中初中生反映出要求外出接触社会生活实际,体验风俗人情的愿望较多,这样可以丰富他们的阅历,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以便在平时的作文中加以运用。
(4)作文题型问题
由于作文题型的不同,对初中生写作造成不同适应性困惑。命题作文目标集中,思维相对集中,限制较多。学生的内在写作贮备如与命题作文顺利接轨,则喜气洋洋,笔下洒洒不对应不共鸣者,则冥思苦想而无所得。题目自拟类的开放作文,由于缺乏有效的拟题能力,思维多向冲突而久久不能打开良好的写作局面。因此,相对而言,大多数初中生还是比较喜欢半命题作文,此类作文有所限制但又可适当的发挥,在有限的写作空间放手书写我思我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5)写作技巧问题
由于整体的语文素养和基本作文水平偏低,他们对教师传授的写作技巧知之却不能用之,未能真正化解知识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加上训练不足,因而进步成效不高。在写作技巧上,他们迫切希望得到教师的具体指点,同时借鉴优秀的同龄人文章,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但较多的同学片面模仿和追求写作技巧,在作文开头和结尾处猛下工夫,结果形式和内容脱节,适得其反。个别同学根本没技巧概念,连基本的作文条理都不明白,甚至一篇作文就是一个段落。
(二)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作文教学一向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从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和同行的实践总结来看,一线教师普遍反映教师投入与学生收获不等比,困惑重重,令人忧思。
1、写作态度上,畏难不从容
初中生在面对作文时,普遍怀有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许多学生反映在写作文时,要么无从下手,要么眼高手低,顺畅流利地一气呵成的写作少之又少。虽然教师讲作文时他们似乎心领神会,然而一到自己动手,则一筹莫展,最终完成写作任务也是很不满意。久而久之,因为写作过程的艰难性导致很多学生惧怕作文、逃避作文、敷衍作文。究其原因,现在学生升学压大,生活空间相对狭窄,缺少鲜活的写作素材。在这样特殊的学习环境里,他们生活的接触面小、社会阅历少,缺乏对生活深刻的认知与感悟,因此也难以写出有生活见地真性情的灵气作文。作文的普遍挫败感,严重抑制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和热情。他们惧怕作文也是很自然的了。面对不得不写的考场作文,他们勉强写出来或者杜撰出来的,也是面目陈旧,内容空泛,缺乏生活气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初中生正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处境。
2、选材立意上,虚情不真切
初中生是一群并未真正接触社会的群体,他们所熟悉的不过是家庭、学校,而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接触极少,有限的接触,大大阻碍了他们写作素材的获得。为了考试就不得不编造,写出来的作文内容干巴巴的,表达的往往是“虚情假意”。不少学生眼高手低,思想幼稚,喜欢追求高境界的大事或教师误导了的典型事迹,以为拔高主题则是好作文的标准,假大空的现象仍难以杜绝。他们难以从现实生活的平凡小事中去发掘真善美,从具体生活细节发现人间真情,并将之自然地描述。所以,他们的作文并不能打动人,缺乏生命的真实流淌,多是些“崇高”的空话,意义拔高,内容牵强等等。
3、内容上,空泛不感人
许多初中生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缺乏生活的实际而好造情。随流行的文体样式,人云亦云的较多,而畅述个人见解较少。他们喜欢在历史和虚拟的世界里游离,盲目套编作文飘渺式的内容,而很少关切鲜活的生活现实,叙写真情动人的细节之美。另外,能说真话、抒真情却走入了初中生本身难以把握的极端。大量学生以贴近拘泥于庸常生活的消极层面,沉溺于个体的郁闷、孤寂、凄苦、失落、迷惘情感的宣泄,于是作文的抒情品格没落和审美力枯涸。
4、结构上,守旧不新颖
多数学生喜欢简单地生搬硬套某些常见的范文,死守基本的写作模式。学生的思想由于应试一直处于临战状态,他们所需要的是自己的文章被评分老师肯定。
5、语言上,混用不规范
较多的初中生作文语言风格仍未摆脱小学生的腔调,显得做作而不生动,也缺少初中生应有的朝气和活力。许多的作文普遍存在着错别字、病句、词汇贫乏等毛病。有些作文固守空发议论的语言方式,无视表情达意的妥帖,很有点无病呻吟或没事干号的腻味感。更有甚者,表面看来是在空发议论,而实际上连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什么,语无伦次,自言自语,颠三倒四。近几年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语言跟不上内容表达的需要。在作文语言上,模仿和引用传媒语言的现象较多,而能够正确使用传媒提供的语言经验形成个性化的语言风格的作文较少。在传媒的作用下,初中生在最基本的语言层面上,失去了表达自我的能力。充斥银屏的所谓综艺节目、戏说类影视、痞子文学、网络文化、无厘头式的“精神快餐”给他们提供的“示范作用”不可小视。有些学生囫囵吞枣地搬用新名词、新术语和网络语言,把文章搞得不伦不类。许多语言甚至流露着低俗、粗俗、不健康。(云南红河州张娇娥)